为拍这条视频我和“洋主播”吃了18个缙云烧饼
金黄酥脆的饼皮里,夹着飘香的梅干菜和满满的肉馅,一口气吃完,既饱腹又美味。
拍摄前,我们提前一天去小吃店踩点,隔着玻璃便能看到烧饼师傅周凯在娴熟地制作烧饼,和面、擀皮、包馅料,用擀面杖把饼擀平,再刷一层薄而亮的糖水,然后伸手把面饼贴到滚烫的饼桶里。
一进店,烧饼的香味就飘了过来。周师傅很健谈,十几岁就开始做烧饼,在这个行当里算是老师傅了。
我好奇地伸头去看饼桶,与红通通、热腾腾的炉火打了个照面,脸一阵灼热。桶内饼与饼之间,有着恰到好处的空隙,浙江美食特产一排排、一圈圈,贴得整整齐齐,饼面微微颤动着,逐渐变成金黄色。
与美食为伴,拍摄任务变得十分轻松愉快。拍摄间隙,我们一直围在饼桶周围,一是为了取暖,二是方便取烧饼。正式拍摄那天,为了最佳拍摄效果,也为了满足味蕾,于公于私,我一个人就吃了10个烧饼,“洋主播”Alex吃了8个,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采访中得知,周师傅是国内十大缙云烧饼大师之一,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看周师傅做烧饼这么轻松自如,我突发奇想,要不我也试试。周师傅欣然应允,说要收我当徒弟。
围兜上面印着几个红字“缙云烧饼”,我心想,穿上这个围兜,做出来的饼应该像模像样吧?
哪知,第一个步骤——和面就已经把我难住了。在周师傅手里很听话的面团,在我手里,使了老大劲却左右不成型。包肉馅的时候,眼见着师傅往里塞了拳头一般大的肉馅,我一上手,肉馅没全给包进去,结果饼的外皮五彩斑斓,烤出来之后像个饼皮上堆着菜的“披萨”。
不过,我这个“笨徒弟”也有些许可取之处。周师傅说,很少有第一次做烧饼就敢把手直接往饼桶里伸的。把手伸进饼桶的我刚想美滋滋,结果感觉炉子忽然变烫,一个不小心,直接把饼扔进了炉火里。
亲手做一次才发现,小小的烧饼原来暗藏玄机。其实,缙云烧饼除了好吃之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早在几千年前,烧饼桶是轩辕黄帝的炼丹炉。有史书明确记载时,缙云烧饼已经延续了数百年,与当地文化息息相关。缙云的老人们说,以前,烧饼师傅是“一根扁担挑着两个桶”,沿街叫卖的,前面挂着馄饨锅,景宁畲族特产后面挂着烧饼桶,跟着戏班子,戏唱到哪里,观众跟到哪里,缙云烧饼就卖到哪里。
如今,缙云烧饼不仅是一种食物、开化美食一门手艺,还是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起来的富民产业。不仅是烧饼的制作工艺讲究,就连做烧饼的桶也有门道。
烧饼协会会长告诉我,当地2014年就成立了“烧饼办”,专门支持烧饼产业的发展,2021年缙云烧饼的产值已达27亿元,这些烧饼连起来,差不多能绕地球一圈。目前有2.3万人从事缙云烧饼相关产业,“缙云烧饼”的店铺也已开到海外16个国家,“中国烧饼”正走向全球。
尝完第一个烧饼,Alex告诉我,在他的家乡英国,有一种食物和缙云烧饼长得很像,不过味道不同。他说:“无论来自世界哪个地方,人们对美食的喜爱都是相通的。为了制作出好吃的食物,人们愿意去等待、去花心思,这一切是人类共通的。”(记者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