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詹昌栋:让更多人享受“美味”生活

四川美食特产 2023-12-29 14:1989未知admin

  创业12年,詹昌栋依然会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和员工。这位来自福建省三明市的年轻人,用他12年的岁月在璧山深耕汉堡行业,硬是把当初别人都不看好的“乡镇汉堡店”开到了城里,也开进了很多食客的心里。

  作为一名新璧山市民,詹昌栋虽然乡音未改,但话里话外都离不开“我们重庆”“我们璧山”这样的话语,他说,当初就是听了那句“来了就是璧山人”从而坚定了自己在璧山发展的信心。

  12年过去了,詹昌栋和团队创立的连锁餐厅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和直辖市,未来,这个版图还会不断扩大,他深信,在重庆这样一个多元化、包容的城市,只要创业的想法合理,加上本身足够努力,时间一定会带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詹昌栋的团队在发展中还带领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一起携手向前,不但解决大家就业困难的问题,甚至扶持他们成为区域合伙人,为她们今后走得更远铺路。

  不少创业者这样评价詹昌栋这位伯乐:在事业中,他对求职者从不拒绝,总是鼓励大家要有信心,让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困境,甚至走出了人生的新篇章。

  今年38岁的詹昌栋其实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詹昌栋说,读大学期间,他和许许多多的福建的年轻人一样,秉承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靠兼职打工赚生活费。

  詹昌栋的家在农村,虽然地处福建,但并不算富裕,而当地年轻人几乎有着统一的思想:靠打工赚钱养家比较难,想要过上好日子,就得靠双手努力,学会做生意。

  在此期间,他儿时的发小们在福州读书时也同样在外打工,詹昌栋说,他们早期的一位创始人在一家餐饮店打工时发现,这家店的老板娘对普通员工的态度比较严苛,而对厨师却始终客客气气,最后他们才知道,因为厨师凭借厨艺掌握着一家餐饮企业的发展的命门德阳美食

  后来,几个年轻人打算一起合伙创业,但打工期间发生的这一幕,一直让他们担忧。

  “如果我们要做,就要做标准性很强的餐饮,即便厨师走了,无论换谁来,只要按照标准做,就能做出同样美味的食物。”詹昌栋说,当时,福建当地很多企业开始销售国产汉堡,且在当地销路不错,原因有二:一来是美式汉堡的价格较高,普通食客想要吃饱太花钱;二来是相对于城市来说,乡镇的小朋友要想吃上汉堡薯条并不容易。

  创业的最初,詹昌栋作为一名合伙人投入了资金,而主要的管理都是其他合伙人在做,但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他逐渐意识到,企业要想做好,没有强大的管理是不行的,于是,他辞掉了铁饭碗的工作,全身心投入这份工作中来。

  当詹昌栋把自己辞职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没有阻拦他,只是告诉他,任何事情,想好了再去做,如果要做,就要全力以赴。

  2011年1月,詹昌栋和他的团队经过前期考察,共同投资10余万元,在重庆市北碚区开了第一家汉堡店。

  决定开汉堡店之前,几个年轻人去学了如何专业制作汉堡,但对于一个刚刚创业起步的店铺来说,不要说知名度,就连味道都不一定能让顾客满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詹昌栋回忆,当时长期穿着工作服在店里等着小朋友们来吃汉堡薯条,吃了以后又询问对方味道如何。

  顾客的意见一波接一波地来,詹昌栋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门店打烊后,大家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改善面团的松软度,如何让鸡排的酥脆感固定下来。

  “那会儿为了确定炸鸡排的‘裹粉’数量,我们所进行的每一次实验,裹粉用了多少、炸了多少分钟多少秒,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火的大小等等,最终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解决了顾客提出的问题。”詹昌栋说,包括蜜汁烤翅的酱汁也是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才成功的,为了研究这份调料,当时,大家天天吃烤翅,直到小朋友都说好吃,才算成功。

  为什么对味道把控如此严格?詹昌栋说,由于创业的7个人中,6人来自福建1人来自海南,大家都不是重庆人又想要掌握重庆人的口味,他们和当地的很多顾客成为朋友,通过邀请试吃、发券优惠吃的方式,一路走来一路摸索,让这家店铺慢慢地长大了。

  为了继续寻找发展机遇,他们来到璧山时,詹昌栋和同伴们被立在道路旁的一句广告词吸引了:来了就是璧山人。

  詹昌栋说,作为一个漂泊在他乡的人,如果能够深度地融入当地,对于他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于是,璧山作为他们发展的第二站当即确定下来,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未来,他们将在这里把几个年轻人自创的品牌逐渐做大做强走向全国。

  这里,是老成渝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也是经济非常发达的一个镇,带着先前积累的经验,他们在青杠的店经营得很不错,而更多的问题还在朝他们袭来。

  当时,进一袋面粉基本上两天就能用完,而如果大批次地进货,没有仓库摆放直接堆在地上容易受潮结块,面粉拿来以后,各种不同的面粉还需要在后厨按照比例和面,面粉不可避免地扬得到处都是,环境若被外人看到了,就会有一种“脏兮兮”的感觉。

  为此,詹昌栋和团队的员工分工寻找面粉供货商,尤其是在找到美式汉堡的供货商,希望对方能够按照比例将面粉配好打包发货,减少二次后面的污染,但对方在得知他们的汉堡只有几个店,且主要在乡镇销售时,几乎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嗯!我以前在广东打工,现在回老家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要是你们同意,我也来打工,家里头经济也要宽松一点。”这位母亲的话深深地触动了詹昌栋,他将大姐安排在服务员这一岗位,让她先从服务工作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地了解一个店铺的工作。

  2015年,家住四川泸州泸县的唐若水(化名)也在镇里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事业。当时,才从之前投资失败中走出来的她面临着要还债的艰难,这一天,她在镇上看到新开了一家汉堡店,自己原本在广东打工时就曾经在汉堡店工作过,同样的工作,也许自己可以做呢。

  当她得知自己可以入股这家店时,突然有些激动,“自己干了几个月,知道这个店在乡镇有市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唐若水又开始悄悄筹钱,在父母和丈夫的极力反对下,她向亲戚朋友借到了6万多元,成功地入股了这家店铺,她从一个打工人变成了这家店的股权人,一步一部晋升为管理人员。

  到如今,唐若水在四川泸州管理着50多家店,她也从过去那个求职困难者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区域合伙人,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买了两套房子两辆车,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向詹昌栋和其背后的团队学习各种经验,包括餐饮经营、管理、企业营销等等,这些知识放在其曾经的打工生涯来看,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璧山区双星大道北秀水湾写字楼里,有一个总面积达到176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包括实操培训基地、理论培训基地、训练室等,其中实操培训基地,更是完整地还原了一个汉堡门店所有的设备和经营环境。

  在这里,来自川渝两地的创业者正在认真地学习各种知识,包括汉堡的制作、收银等等。

  来自璧山区正兴镇的村民杜先生表示,自己文化不高,原本对学习都很排斥,只想着靠劳动赚钱养家,但大姨姐入股了一家门店,成为该门店的持股股东,现在带着他们一家人都在做这个店,如果自己不懂行,肯定会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

  来到这里,詹昌栋遇到了来时还很犹豫的杜先生,安慰鼓励他,请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9天的时间,杜先生通过学习完成了考试,这一次考试成功带来的喜悦甚至超过当年女儿考上大学,“我告诉我自己,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差啊。”

  詹昌栋说,他以秀美璧山作为自己和团队孵化梦想的起点,构建起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创业致富的平台,直接帮助璧山区40多人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带动近千人解决了就业难题。

  创业12年,詹昌栋依然会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和员工。这位来自福建省三明市的年轻人,用他12年的岁月在璧山深耕汉堡行业,硬是把当初别人都不看好的“乡镇汉堡店”开到了城里,也开进了很多食客的心里。

  作为一名新璧山市民,詹昌栋虽然乡音未改,但话里话外都离不开“我们重庆”“我们璧山”这样的话语,他说,当初就是听了那句“来了就是璧山人”从而坚定了自己在璧山发展的信心。

  12年过去了,詹昌栋和团队创立的连锁餐厅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和直辖市,未来,这个版图还会不断扩大,他深信,在重庆这样一个多元化、包容的城市,只要创业的想法合理,加上本身足够努力,时间一定会带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詹昌栋的团队在发展中还带领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一起携手向前,不但解决大家就业困难的问题,甚至扶持他们成为区域合伙人,为她们今后走得更远铺路。

  不少创业者这样评价詹昌栋这位伯乐:在事业中,他对求职者从不拒绝,总是鼓励大家要有信心,让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困境,甚至走出了人生的新篇章。

  今年38岁的詹昌栋其实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詹昌栋说,读大学期间,他和许许多多的福建的年轻人一样,秉承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靠兼职打工赚生活费。

  詹昌栋的家在农村,虽然地处福建,但并不算富裕,而当地年轻人几乎有着统一的思想:靠打工赚钱养家比较难,想要过上好日子,就得靠双手努力,学会做生意。

  在此期间,他儿时的发小们在福州读书时也同样在外打工,詹昌栋说,他们早期的一位创始人在一家餐饮店打工时发现,这家店的老板娘对普通员工的态度比较严苛,而对厨师却始终客客气气,最后他们才知道,因为厨师凭借厨艺掌握着一家餐饮企业的发展的命门。

  后来,几个年轻人打算一起合伙创业,但打工期间发生的这一幕,一直让他们担忧。

  “如果我们要做,就要做标准性很强的餐饮,即便厨师走了,无论换谁来,只要按照标准做,就能做出同样美味的食物。”詹昌栋说,当时,福建当地很多企业开始销售国产汉堡,且在当地销路不错,原因有二:一来是美式汉堡的价格较高,普通食客想要吃饱太花钱;二来是相对于城市来说,乡镇的小朋友要想吃上汉堡薯条并不容易。

  创业的最初,詹昌栋作为一名合伙人投入了资金,而主要的管理都是其他合伙人在做,但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他逐渐意识到,企业要想做好,没有强大的管理是不行的,于是,他辞掉了铁饭碗的工作,全身心投入这份工作中来。

  当詹昌栋把自己辞职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没有阻拦他,只是告诉他,任何事情,想好了再去做,如果要做,就要全力以赴。

  2011年1月,詹昌栋和他的团队经过前期考察,共同投资10余万元,在重庆市北碚区开了第一家汉堡店。

  决定开汉堡店之前,几个年轻人去学了如何专业制作汉堡,但对于一个刚刚创业起步的店铺来说,不要说知名度,就连味道都不一定能让顾客满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詹昌栋回忆,当时长期穿着工作服在店里等着小朋友们来吃汉堡薯条,吃了以后又询问对方味道如何。

  顾客的意见一波接一波地来,詹昌栋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门店打烊后,大家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改善面团的松软度,如何让鸡排的酥脆感固定下来。

  “那会儿为了确定炸鸡排的‘裹粉’数量,我们所进行的每一次实验,裹粉用了多少、炸了多少分钟多少秒,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火的大小等等,最终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解决了顾客提出的问题。”詹昌栋说,包括蜜汁烤翅的酱汁也是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才成功的,为了研究这份调料,当时,大家天天吃烤翅,直到小朋友都说好吃,才算成功。

  为什么对味道把控如此严格?詹昌栋说,由于创业的7个人中,6人来自福建1人来自海南,大家都不是重庆人又想要掌握重庆人的口味,他们和当地的很多顾客成为朋友,通过邀请试吃、发券优惠吃的方式,一路走来一路摸索,让这家店铺慢慢地长大了。

  为了继续寻找发展机遇,他们来到璧山时,詹昌栋和同伴们被立在道路旁的一句广告词吸引了:来了就是璧山人。

  詹昌栋说,作为一个漂泊在他乡的人,如果能够深度地融入当地,对于他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于是,璧山作为他们发展的第二站当即确定下来,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未来,他们将在这里把几个年轻人自创的品牌逐渐做大做强走向全国。

  这里,是老成渝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也是经济非常发达的一个镇,带着先前积累的经验,他们在青杠的店经营得很不错,而更多的问题还在朝他们袭来。

  当时,进一袋面粉基本上两天就能用完,而如果大批次地进货,没有仓库摆放直接堆在地上容易受潮结块,面粉拿来以后,各种不同的面粉还需要在后厨按照比例和面,面粉不可避免地扬得到处都是,环境若被外人看到了,就会有一种“脏兮兮”的感觉。

  为此,詹昌栋和团队的员工分工寻找面粉供货商,尤其是在找到美式汉堡的供货商,希望对方能够按照比例将面粉配好打包发货,减少二次后面的污染,但对方在得知他们的汉堡只有几个店,且主要在乡镇销售时,几乎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嗯!我以前在广东打工,现在回老家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要是你们同意,我也来打工,家里头经济也要宽松一点。”这位母亲的话深深地触动了詹昌栋,他将大姐安排在服务员这一岗位,让她先从服务工作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地了解一个店铺的工作。

  2015年,家住四川泸州泸县的唐若水(化名)也在镇里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事业。当时,才从之前投资失败中走出来的她面临着要还债的艰难,这一天,她在镇上看到新开了一家汉堡店,自己原本在广东打工时就曾经在汉堡店工作过,同样的工作,也许自己可以做呢。

  当她得知自己可以入股这家店时,突然有些激动,“自己干了几个月,知道这个店在乡镇有市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唐若水又开始悄悄筹钱,在父母和丈夫的极力反对下,她向亲戚朋友借到了6万多元,成功地入股了这家店铺,她从一个打工人变成了这家店的股权人,一步一部晋升为管理人员。

  到如今,唐若水在四川泸州管理着50多家店,她也从过去那个求职困难者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区域合伙人,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买了两套房子两辆车,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向詹昌栋和其背后的团队学习各种经验,包括餐饮经营、管理、企业营销等等,这些知识放在其曾经的打工生涯来看,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璧山区双星大道北秀水湾写字楼里,有一个总面积达到176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包括实操培训基地、理论培训基地、训练室等,其中实操培训基地,更是完整地还原了一个汉堡门店所有的设备和经营环境。

  在这里,来自川渝两地的创业者正在认真地学习各种知识,包括汉堡的制作、收银等等。

  来自璧山区正兴镇的村民杜先生表示,自己文化不高,原本对学习都很排斥,只想着靠劳动赚钱养家,但大姨姐入股了一家门店,成为该门店的持股股东,现在带着他们一家人都在做这个店,如果自己不懂行,肯定会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

  来到这里,詹昌栋遇到了来时还很犹豫的杜先生,安慰鼓励他,请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9天的时间,杜先生通过学习完成了考试,这一次考试成功带来的喜悦甚至超过当年女儿考上大学,“我告诉我自己,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差啊。”

  詹昌栋说,他以秀美璧山作为自己和团队孵化梦想的起点,构建起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创业致富的平台,直接帮助璧山区40多人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带动近千人解决了就业难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美姑特产甘洛特产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土特产推荐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