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我市2021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十四五”实现良好

江苏美食特产 2022-04-09 15:07107未知admin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奋斗目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坚持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向好,重点工作提速提效、向上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0.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1.9个、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3.3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889.21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237.60亿元、增长11.6%。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7.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全年粮食总产量491.72万吨,较上年增加1.37万吨,增长0.3%,连续五年实现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83.72万吨、下降0.6%,秋粮产量308.01万吨、增长0.8%。粮食播种面积1024.04万亩,比上年增加0.20万亩。年末生猪存栏159.23万头、同比增长8.3%。生猪出栏243.74万头、增长21.5%;家禽出栏6991.52万只,增长2.8%。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2.56万吨,较上年增长20.7%;水产品总产量30.25万吨,增长2.8%。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8%,两年平均增长16.6%;工业增加值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9.5%。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总产值增长6.1%,制造业增长2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5%。分行业看,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94.1%。全市产值总量排名靠前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十大行业除烟草制品业外,同比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合计增长29.0%,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66.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0.39亿元,同比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7%,同比提升0.1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1%;民间投资增长6.4%,占全部投资的81.2%。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6.8%,快于全部投资21.6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76.1%、31.8%、127.5%。

  市场消费总体稳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8.25亿元,同比增长9.1%。分消费形态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514.30亿元,增长22.1%;餐饮收入38.3亿元,增长39.0%。分行业看,全市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9.4%、16.0%、18.5%、29.7%。分商品类别看,全市23个大类商品中,18个大类商品零售保持增长,其中日用品、金银珠宝、汽车等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服务业稳定复苏。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18.89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总额54.68亿元,增长1.0%。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的恢复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5%,其中,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7.3%、52.8%、19.0%、42.1%、68.8%。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涨两跌”,食品烟酒价格、居住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交通通信价格、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1.2%、0.3%、1.1%、3.6%、3.0%、0.6%,衣着价格、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8%、2.4%。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下降0.5%,鲜菜价格上涨2.0%,猪肉价格下降22.3%。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鼓楼特产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7.02亿元,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7.4%。其中,税收收入238.38亿元、增长15.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0.3%,较上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3.01亿元、增长7.8%;其中民生类支出462.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4%。

  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市新设外资项目165个,同比增长13.0%;协议外资41.2亿美元,同比增长7.2%;实际到账外资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到账台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49.2%。新设及增资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9个,较去年同期净增20个。从产业类别看,新设外资项目中一、二、三产项目分别为2个、43个、120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9个。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404.92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65.95亿元,增长13.3%;企业存款余额1963.28亿元,增长9.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537.38亿元,增长19.3%,贷款余额首次超过存款。其中,小微企业贷款1035.81亿元,增长19.5%;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280.60亿元,增长29.7%。

  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持续稳健恢复,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全市主要指标高开稳走、稳中有进,增速快于全省、好于预期,21项指标中有15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六,其中GDP、第三产业增加值、泰州美食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等7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前三。

  产业发展提质扩量、优势特色产业加快集聚。一是现代农业转型增效。全市新增优质食味稻种植面积78万亩、高效设施农业6.1万亩、高标准农田49.5万亩;新增千亩以上连片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个,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产量全省第一,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0%。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品牌价值持续保持全国同类领先。盱眙现代农业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全市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个。“淮味千年”品牌旗下8个农产品获部级质量全程控制技术体系认证。二是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全市绿色食品、新型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6.9%、28.4%、33.6%,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8.7%。庆鼎精密电子成功迈入百亿企业行列并被省政府授予“紫峰奖”,康乃馨织造获评省长质量奖提名和苏北唯一全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威博液压北交所成功上市,纽泰格科技创业板发行获批。实施投资超亿元制造业项目399个,开工建设益海嘉里粮油循环经济产业园、鑫盛丰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今世缘食品产业园、特钢产业园、PCB产业园。三是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237.60亿元,同比增长11.6%,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57.4%;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1.0%、15.6%、14.2%、12.8%。实施投资超亿元服务业项目200个,西游乐园正式开园,白马湖向日葵景区获批国家4A级景区,淮安跻身全国五大新晋红色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293.95万人次、增长49.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4.98亿元、增长51.8%。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全市铁路货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和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34.1%、58.5%和22.0%,涟水县成功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省首批农村物流示范县。

  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三驾马车协同拉动。一是项目攻坚成果丰硕。全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理念,重抓项目招引,成功举办上海城市推介、淮河华商大会、苏商大会、台商论坛等重要活动。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656个、较上年增加134个;其中,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202亿元的中天钢铁钢帘线亿元的台华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实施,比亚迪国内唯一新能源专用车基地项目完成省级备案。全市220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78.89亿元、超年度计划8.9个百分点。实施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7个、主导产业项目194个、超3000万元技改项目100个,天鹏锂能、南高齿轮等超50亿元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消费潜力加快释放。举办“乐享消费•醉美淮安”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建成8个放心消费美食街区,御码头美食街一期开市;成功申创“世界美食之都”,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2.3%,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基本生活消费保持平稳,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10.3%;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70.0%、938.1%。三是对外贸易再创新高。成功获批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全市新培育跨境电商企业300户,新增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户,3个平台获批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海外仓面积近4万平方米、交易额达20亿元。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5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12.8%。建邺特产其中出口43.6亿美元、增长27.0%;进口16.3亿美元、增长6.2%,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均创新高。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7.0%,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58.5%,较去年同期提升3.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6.1%、17.3%。

  民生福祉有效增进,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一是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31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19466元,增长8.8%;经营净收入7017元,增长10.3%;财产净收入2803元,增长11.0%;转移净收入5446元,增长12.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54元,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84元,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8.6%。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01,较去年同期缩小0.03个百分点。二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截至12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8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4%。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别新增6.4万人、2.6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十连增”。累计投入182.5亿元、完成十大类33项民生实事项目。新改扩建幼儿园24所、义务教育学校22所,建成普通高中5所。市一院急诊医学中心、传染病应急救治综合楼等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宜居城乡加快推进。实施540项重点治气工程和4635项重点治气任务,PM2.5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优良天数比率81.6%、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87.7%,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推进镇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分别提高至71.9%和43.2%。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7个,新增省级传统村落5个。获批省级美丽宜居城市试点项目9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提升到61%。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