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特色民俗扮靓美丽乡村
水清岸绿、鸟语花香、庭院深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剪影跃然匾上。近日,在秀洲区新塍镇天福村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内,新塍镇65岁的退休干部陈培明正挥墨作画,将村内的美丽庭院绘制在农户家中常见的蚕匾上。
活动室内,一幅幅已经完成的蚕匾画色彩格外艳丽,每一幅作品上还标出了主题,或是名为《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艳丽牡丹,或是芭蕉夜雨的《庭院芭蕉》,抑或是桑田晓月的《农家乐》活动室的另一角落,两张板凳并列平放,中间空出了30厘米左右的间隙,一张直径约1.2米的蚕匾靠着墙面,正好卡在两张板凳之间,陈培明面对着圆形“画纸”悠然作画。“这还是半成品,一幅作品画下来,最少也需要半天时间。”陈培明说,他计划要画20幅蚕匾画,用它们来装饰美丽乡村。
“天福村正在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无论文化历史还是自然风貌,都是创作素材。村里有400多年的孔家牡丹,有成规模的特色水果园,还有很多的优美庭院。海宁十大美食”陈培明说,虽然解决了创作灵感问题,但蚕匾不像纸张和画布,不能以水墨入画。
由于蚕匾是用竹片编织而成,匾面凹凸不平,加上村里收集来的老旧蚕匾的颜色很暗淡,陈培明在正式作画前要预先处理过,除了平整匾面外,还要喷上一层白色的底料。“今后这些画也都会用来装饰村庄,考虑到防水、防晒等因素,也特别选了丙烯颜料,最后会再喷上一层透明油漆,以隔离空气,利于保存。”陈培明说。
为什么会想到用蚕匾作画装扮美丽乡村?原来,以前种桑养蚕是天福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当时还流行着“吃饭靠种粮,花钱靠养蚕”的线%的农户种桑养蚕,也是秀洲区数一数二的养蚕大村。
“为了传承村里的传统民俗,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收集了一些闲置的蚕匾来再创作,将这些美丽乡村的剪影打造成为美丽宜居示范村中的别样风景。”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挖掘蚕桑文化,天福村还制定了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规划了4个现代农业功能区,其中就有传统蚕桑种植区,传承蚕桑养殖这项江南地区特色民俗。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