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美丽马金溪流“金”淌“银”
溪水绕村,绿柳如荫,景色怡人。8月14日,我们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一幅因水而美、因水而富、因水而兴的美丽经济新画卷扑面而来,村里停满了各地牌照的小汽车,还有湖北省武汉市等地的数辆旅游大巴,带来了一批批观光客。
下淤村共有246户880人,是个典型的山区村,拱墅十大美食全长100公里的马金溪绕村而过。2014年以来,该村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对河道、村庄进行整治,形成集亲水游玩、农事体验、写生创作、户外烧烤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乐园,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国家级3A景区村、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家级荣誉。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集体资产达55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0126元,是全县平均水平的1.5倍。
河滩是垃圾填埋场,河道是垃圾消纳地。十年前,说起下淤村两公里的河滩、三公里的河道,许多人都直摇头。
2014年初,下淤村以“清三河”为契机,大力开展“治水造景、富民强村”行动:河长牌竖起来,责任制建起来,村规民约订起来,村民自己动手清理河道3.2公里、河滩2.1公里,半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猪移栏出村。
河水清澈了、河滩整洁了。“要借助美丽马金溪的巨大优势,将这片河滩地变身聚宝盆。”当年6月,村里将河滩地划分成四段,使用权首次对外招标。村集体经济当年新增49万元,全部投入“治水造景”再发展。不久,河滩上修起了游步道,种下了新草坪,建起了小景观。村里还根据河滩的地势特点,划分出水上游乐区、河滩烧烤区等不同区块,游客秩序统一管理,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经营利润业主共享。
2016年河滩地已经第三次招标,昔日的“垃圾填埋场”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每天大概百来位客人,每位客人消费四十多元。”烧烤园老板叶建林说,几年前,他以每年向村集体上交11.3万元租金的形式,拿到了占地3亩的烧烤园经营权,现在气温高,是烧烤的淡季,春节、“五一”、“十一”这样的节日,一天要接待千余人,全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十年前,下淤村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在外打工,“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是村民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马金溪,出境I、II类水质占比达99.2%,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风光旖旎,吸引了更多的城里人来下淤村游玩。看到商机,一个又一个在外打工的村民开始回乡,依托优美环境发展美丽经济。
“当时,我每月已经能挣到一万多元了,但在外没有家的感觉。”2014年,外出做建筑水泥工人的叶小平带头回乡发展“农家乐”,主营餐饮,还有4间民宿,开张以来,平均每天的营业额达到2000元。
6年来,下淤村将民宿产业作为治水转型的重要载体。依托马金溪,打造滨水休闲带,在开发亲水项目的同时,发展民宿标间260间、床位486张。同时村里投入5000多万元项目资金,先后新建提升爱情主题公园、油菜花海、月亮山、汉唐香府高端民宿、停车场、水上游乐园、农业创意园、“艺宿家”文创基地、果栖民宿、诗词文化基地、乡村振兴讲堂等项目,成功打造“水岸风情、休闲下淤”3A级景区村。目前,全村从事旅游服务经营户60多家,从业人员150多人,2019年旅游营业性收入突破1300多万元。
“十年前腿伤残后一直在家,没想到现在老了还能再就业。”村民郑良仁说,和他一样,在村里只要有劳动能力,哪怕老年人也能找到工作岗位。
郑良仁和60岁的妻子姜苏花都是残疾人。3前年,村里安排他夫妻俩负责水岸游步道的保洁工作,每年工资15000元;同时他又在村口桥头摆了一个小摊,夏天卖饮料,秋冬卖水果和土特产。“节假日旅游旺季每天有100多元收入,家门口创业一年收入超过4万元,今年花了30多万元建起了一幢占地110平米的三层楼,日子真是越过越顺心。”郑良仁说。
今年68岁的村民叶卫洪,和另3位村民共同经营着70余辆观光自行车。“一辆车租金40元,上午租出去8辆。”叶卫洪说,遇双休日每天能租出去五十多辆。
2015年,贯穿该村的骑行道全部开通,可以骑行的路段从不到一公里延长到两公里多。为解决多主体经营的竞争混乱,村里将经营权进行招标,由一个主体统一经营,现在每年上交村集体租金7万元。
叶卫洪相告,经营观光自行车不是体力活,合伙的几个人都是上了年纪的,最小58岁,最大72岁。叶卫洪家里还经营着一个民宿,一年毛收入超过3万元。“我们年纪大了,在村里就能赚来这些钱,足够我们花了。”
据介绍,该村村集体每年的经济收入中,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分红形式“反哺”村民的资金有38万元,通过劳务工资形式发放给村民的将近70万元。每年还拿出26万多元,给全村65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发放100——3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王国成 周露婷 范海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