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活化、创优德清非遗文化
6月11日是我国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乾元镇举行了多种多样的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的活动。让众多市民沉浸式地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力。
德清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首先得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毋庸置疑,近些年来,德清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德清乡土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意识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以乾元镇为例,通过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大家对乾元的里弄、市河、古桥、书院等具有德清人文特色的历史遗存、杭州十大美食古迹等加深了认识,增强了德清市民的向心力,提升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程度。
保护和传承好德清历史文化,应做好普查和调研。这些年来,乾元镇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复兴有目共睹。从孔庙到孩儿桥,从戴公祠到左顾亭,使得这些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历史建筑得以恢复,让今天的德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德清的文脉,使潜藏在里面的优秀文化萃取提炼出来,以得到更好地弘扬与传承。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传承德清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需要有前瞻性,对于今天看起来还存在着的文化,要不断整理挖掘,有意识地保护。比如,蚕桑文化,近十多年来随着东桑西移,本地养蚕茧的农户越来越少,许多蚕具、蚕桑文化习惯,包括一些文化用语的使用频率正在逐年降低,过去德清农民祈望蚕茧丰收常说“蚕花廿四分”,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表示连听都没有听闻过。所以,培养好传人,让后人能够看得见曾经有过的历史,是今天的我们的责任。
保护和传承好德清非遗文化,需要“活化”才能真正实现保护和传承。有些传统文化年长者叫好,但年轻人应者寥寥,其原因之一,是活化程度不够,年轻人没有获得足够的体验。比如以前在德清的城镇都建有书场,孩子跟着成人进入书场,对绍兴越剧、莲花落以及苏州评弹等,从小耳濡目染,而如今,这些吴语戏曲反而让本地年轻人听不明白,感受不到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说得简单些,就是从小没有接触,长大了就没有感觉。也因此,保护和传承好德清非遗文化,要从小抓起。据报道,近日,舞阳街道上柏小学的学生们练习非遗“跑马灯”表演技艺。对于孩子来说,可能这仅仅是一项有趣的活动,但是,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有趣活动,它可以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内心,即使到了中年、老年回忆起来,也是满满的幸福感、亲切感。
保护和传承好德清非遗文化,要不断跟上时代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释放活力。“清溪八味”可谓最具乾元特色的美食,也是德清最有代表性的美味之一。“大火烧”这一“老德清”招牌式点心,在过去被食客推崇的程度不亚于肉夹馍,虽然今天仍有忠实的粉丝,但被喜爱的广泛性大不如前。原因在于“大火烧”太过油腻,在经济困难年代符合需求,但不符合现代人低油化的健康饮食观念。因此,对传统美食不断创新改良,才能让美食更好地传承下去。
保护和传承好德清非遗文化,要善于依托互联网技术放大传承力影响力。对于年轻人而言,通常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相对有限,而对于互联网技术则更为熟悉,杭州十大美食所以,网络传播、网络营销可以跨越界限,比如打造非遗文化公众号,让喜欢的人更便捷地聚集于一起,给本地文化的传播创造更好的条件,杭州十大美食争取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