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共享田园让“三农”活力迸发
盛夏时节,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红枫、樱花、海曙特产银杏大道和栈道、步道相呼应,彩色慢行环线编织出农田的美丽轮廓;六石街道白溪江沿岸,吴良老街、亲子农场、观景跳台、森林栈道等景观点为村里带来更多人气……农业兴旺、农村更美、农民共富,东阳农村这些惊喜蝶变得益于一年多来大刀阔斧推进的共享田园项目建设。
所谓共享田园,即集中整合村域土地、河流、湖泊、山林、作物等基础资源,以建公园的方式建田园,让田园成为家园的一部分,把生产、生活、生态融于一体,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打造集种植、观光、休闲、旅游、商业、生产、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园。
一年过去,六石白溪江、城东寀卢、南市大联、横店盛树头、南马瑶仪、巍山光里湖、湖溪八里湾、歌山镇大里等8个示范型共享田园初具形态,还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旅游健身的首选地和网红打卡点。今年,东阳继续在除吴宁、白云两个街道外的16个乡镇(街道)深入推进19个基础配套型、产业导向型共享田园建设,预计年底前基本完成。东阳广袤农村正源源不断释放出经济新活力。
傍晚时分,东阳市六石街道的白溪江沿岸江风阵阵,共享田园里不知不觉聚集越来越多休闲散步的村民。
“原先这片常年抛荒,打造共享田园让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了。”8月3日,在东阳市六石街道人大副主任何生龙的带领下,我们随人流一起走进白溪江共享田园。何生龙说,经过整治,田园风光焕然一新,部分低效耕地变成高标准农田,新增27亩水田。
“我们坚持以农为本和保护耕地的原则,保持共享田园的农业种植属性和功能不变。通过全域土地流转,原先土地抛荒、复种指数低的问题也得以解决。”东阳市农业农村局计划与农田建设科科长陈奇亮说,目前,东阳全市8个共享田园内抛荒地实现清零,复种指数达200%,比原先高出70%。
土地规模流转破解了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形成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种植经营的新模式,助力不断培育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
在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共享田园的农业示范园区内,种粮大户周国铨今年试种的隆平高科杂交水稻(再生稻)新品种“隆晶优1212”已完成一季收割,“产量和我之前种的‘中早39’相当,但这个新品种人工成本更低,口感更好,产值是原先的3倍左右。”周国铨说,这多亏隆平高科推荐种植的新品种。
共享田园项目打造以来,寀卢村尝试引进隆平高科牵头的现代化播种、耕作、收割、销售模式,代替原先的传统人工耕种模式,将农田编码分块,计划利用5G技术与城市家庭绑定,瞄准消费升级,精准迅捷提供新鲜可口的有机粮食、水果、蔬菜。最终,将引流产生的品牌知名度加注于农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乘着观光车,田园边随处可见太阳能、风向采集传感器等智能化农业设备。寀卢村村委委员闫诏告诉我们,他们还将数字农业技术植入共享田园,使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和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推动生产技术走向数字化。
种粮大户郭生龙承包300亩地种水稻。前几年,他在播种、施肥、除虫、收割、晒干、入库等生产环节进行机械化改造。今年,他又依托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田园”,在线全程监控农田气候、病虫害、水肥一体化、安全保障等情况,并及时进行科学干预。
当前,寀卢村还在打造“寀卢严选”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用什么种子、何时种下与收割、产量多少等数据,都将纳入数字化管理,有源可溯,不仅保障农产品品质,而且能提升附加值,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设计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田园美丽风光之余,也能近距离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在六石街道吴良村,何生龙说,经统筹考虑,他们将进一步打造村庄及田园部分,在保留原有生态基础上,打造吴良老街、共享广场、百亩荷塘、观景挑台、七彩花廊、森林栈道、亲子农场、树岛、森林巨人等景观节点,将原本抛荒的土地和树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共享田园打造成一年四季有看头、有耍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共享田园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尽可能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不改变田园的种植功能,减少硬铺装,采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作物,并与周边的建筑、山体、河道协调起来,最大限度保护村庄原有的景观资源和田园风光。”在东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爱忠看来,共享田园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将美丽村居、美丽田园、美丽河湖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山、水、田、林、湖、村全域美丽。
公园搬出村庄建到田园,新时代美丽乡村呼之欲出。通过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接乱拉,巍山镇光里湖村的共享田园全域实现干净、整齐、有序的转变。寀卢村在一个月内完成村里900多个祖坟的搬迁,并将空出来的空间打造成凤凰和七星两个公园,成为备受本村和附近村民欢迎的休闲游玩好去处。
规模化连片种植,也让田园的线条、层次、色彩之美得到充分显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丽田园,获得生态效益。湛蓝的天空、五彩的稻田、高耸的瞭望塔……去年12月初,在金华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和美乡村现场会上,湖溪八里湾共享田园的颜值折服众多与会者,同时也唤起不少人心中对故乡的那份遥远而又温柔的乡愁。
由于地处集镇,大联打造共享田园既整治抛荒土地,还满足周边人群休闲的需要。通过配套完善休闲健身设施,田园的健身和休闲功能增加,促进村民培育健康生活新风尚。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村民一改以往有空就打麻将、打牌的生活习惯,走出村庄走进田园,在自然山水间健身休闲、放松心情、陶冶心性。
共享田园不仅发挥农田的农业种植和生产功能,开发出乡村休闲和旅游新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也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的新通道。
“原先村里根本没什么人气,现在游客越来越多,特别是晚上和周末,除了周边村子,还有市区过来的,高峰时有上千人。”为了把人气留住,六石街道吴良村村民自发建起10多家民宿和20多个共享灶台,今年元旦期间,这里举办旅游节,推出田园趣味跑、手推车比赛、海曙特产乡村半程马拉松、乡村美食节等活动,海曙特产更有当地28种特色美食亮相,销售额达8万余元。
产业融合带动农家乐、民宿的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但共享田园要可持续发展,一来,后续维护得跟上。于是,吴良村引入第三方公司对共享田园进行日常维护运营,节省政府在这方面的成本开支。二来,得靠产业造血。“早期我们规划建设时,就注重充分利用本土乡材,节约村庄建设用地。田园成为大公园,村庄就不再需要安排建设用地用于公园建设,让宝贵的土地资源更多用于农民建房和产业配套。”陈奇亮说,吴良村正在对共享田园内5亩建设用地进行招商,计划打造田园民宿及动物酒店,并进一步对接运营团队,谋划活动方案,逐步实现业态融合,带动周边村庄发展。
依托东阳影视产业特色,有的共享田园在建设中融入符合影视外景拍摄的需求和元素,尝试让美丽田园风景出现在更多影视作品中。
这两天,东阳市湖溪镇八里湾村的八面来风影视拍摄基地内,进场制景的剧组络绎不绝。在基地场景表上,剧组排片已到几个月后。这个颇为抢手的汉唐风格影视拍摄基地,原为一片工矿用地,如今经过共享田园建设,不仅土地利用率得到提升,还为村庄带来一笔可观的租金收入,而剧组的人流更为村民增收带来商机。
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农业与农耕文化体验、村庄旅游、休闲康养、体育健身、学生研学等新兴产业在共享田园中共生与融合。
八里湾村的程坊自然村,在共享田园建设中引入研学项目,建设研学教室,为村集体带来数万元租金收入,同步引入的炫奇影视、稻鳖共生基地、研学基地、土灶廊等项目,能为周边村庄每年增收数十万元。村里还实现2000多亩优质水稻的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种植,施的是酒糟肥。以前,散卖稻谷2.6元/公斤,如今,稻熟后,先粗加工,再统一卖给红曲酒厂,价格直接翻倍。
田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土地的连片流转,拉动土地流转价格,吸引有实力的投资主体,使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水平得到提升,村集体和村民都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