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被忽视的上海细节(组图)
在这个“全民摄影”时代,用摄影镜头里的方寸观察和记录世界,已然不是什么难事。由闸北区主办的“市民摄影大赛”便在此境况下应运而生。从启动到决赛近8个月时间内,大赛共吸引全市24800名市民摄影爱好者报名,最终,有100名摄影师夺得“百名优秀市民摄影家”的称号。奉贤特产
昨日,“市民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在位于闸北区的海上文化中心开展,展出作品涉及人文纪实、风光、观念、艺术等多个种类,江南水乡、烟火弄堂、闵行特产外滩风韵、耄耋老者、无忧孩童、旗袍美妇皆成为摄影师镜头下最常捕捉的对象。考虑到不经意间“偶遇”的某张好作品并不能完全代表参赛者水平,大赛以每人选送六至十幅照片的方式进行,闵行特产且所有作品需是2012年以来的“新鲜”之作。因而,这些组照都以形式各异却互为映衬的样式,以及一脉相承的主题,给予观者意味深长的内涵。
“评选时,我和其他评委的观察角度一样,不在乎摄影水准是否专业,而是这些参赛作品是否从潜在角度展现了市民对摄影的热爱,以及是否能换个角度呈现专业摄影师无法观察或忽略的生活细节。”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本次大赛评委林路说,有不少摄影爱好者会选择模仿专业摄影师的技巧和角度,力求让作品更“专业”,但更多摄影师会另辟蹊径,避开专业摄影师的“老生常谈”,从生活细节里挖掘鲜活影像,“比如李清智的《弄堂》组照,窄窄的巷子里有人做家务,有人下象棋,互不干扰,自得其乐;周黎罗的《城市映像》将地铁、广告、橱窗、海报、情侣等城市元素混搭在一起,构成气质独特的城市影像。这些作品距离专业技巧和重大事件报道仍有相当距离,却为‘市民文化’这个主题营造了多元影像空间。”
与专业摄影师常将关注点聚焦于专业技巧与艺术水准的打磨相比,市民摄影师的可爱之处在于,其对生活面貌的触探比专业摄影师要深得多,也广得多,亦愿意以更诚恳的态度将镜头对准生活肌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以及不足为奇的表情,在他们的捕捉下常显现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也让人感慨,是否人们对生活太过习以为常,才忽略掉近在眼前的精彩?
作为首届市民文化节十大赛事的“收官之战”,本次展览昨日起将展出至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