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这个村的美食上过央视你吃过吗?
说到吃江鲜,一定要去周王庙镇胡斗村走一遭,胡斗村的江鲜可是鼎鼎有名,不时有上海、江苏等地老饕驱车赶来,连央视《味道》栏目组也曾专门探访。
胡斗村的“渔”文化也相当丰富。能干的胡斗村渔民用智慧探索出抢“潮头鱼”、平水放钓、浅水插网等捕鱼方法,上演一场场探寻小渔村味道符号的精彩好戏,一次次触动人们的味蕾。
老渔民张建荣就是捕鱼人中的佼佼者,2017年,央视《味道》栏目组还跟随他拍摄了出海捕鱼、回家做鱼的情景。
又为何走进了央视的视线岁,皮肤黝黑,头发有些灰白,穿着很朴素。他和妻子张群都是胡斗村人。年轻时,张建荣做过公路养护工作。大约在女儿出生前不久,他开始捕鱼。“当时想给女儿多挣些奶粉钱,就想到了去捕鱼。”
在张建荣之前,家族里没有人捕过鱼。“捕鱼有一定的危险性,还真不是谁都敢做的活。”
张建荣是钱塘江边长大的孩子,对江水很熟悉。他七八岁时便会撒丫子和小伙伴们在当时海塘边松软的沙子上追逐打闹,也敢去抓沙滩里藏着的大螃蟹。
从张建荣第一次下江捕鱼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每次捕鱼都要花上3个小时左右。他跟随着潮汐的节奏,或天亮时出发,或上午时出发,有时能捕上几十斤鱼,有时只能捕上几斤。
“佳丽从小就爱吃鱼,特别是刀鱼。”张建荣口中的“佳丽”便是他的女儿。夫妻俩现在经营着的一家杂货店,便是以女儿名字命名的。
张建荣说,开化美食女儿毕业后在杭州工作。“工作忙,她不能每个星期都回来,一般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但不论佳丽多长时间回家一次,张建荣和妻子都会为女儿精心准备好她爱吃的菜。
其实钱塘江的刀鱼与价格昂贵的长江刀鱼不一样,两者属同一物种科,算“远方表亲”,但价格却相差甚远。
然而,在张建荣女儿张佳丽看来,这条钱塘江的小小刀鱼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蕴含了老爸无限的爱。她最爱的菜就是老爸张建荣做的清蒸刀鱼。
张建荣做清蒸刀鱼十几年,摸索出了两个窍门儿。第一个,千万不要刮去刀鱼的鳞片。“刀鱼的鳞片很特殊,会在烹制的过程中慢慢融化成油,所以,做清蒸刀鱼时也不用放油。鳞片融化而成的油就是最好的。”张建荣说。第二个窍门是做清蒸刀鱼不要放姜。一般做鱼时,大家都喜欢放姜。张建荣刚开始做清蒸刀鱼时也放了姜,但每次做出来的刀鱼总染着浓浓的姜气,吃着不那么美。
“这事儿还是我女儿佳丽先发现的,她跟我说这刀鱼怎么总有股怪味道。”张建荣笑着说。
现在,女儿常年不在身边,回家的次数也少了。张建荣和妻子心里总是惦念着佳丽。每次佳丽回家,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让女儿舒舒服服地在家里待上两天。
有一次,佳丽回到家放下行李下楼吃饭时看到自己的饭碗旁放着一只盘子,盘子里盛满了挑出了鱼刺的刀鱼肉。
“爸妈,你们把刀鱼里的刺给挑出来了?这多麻烦呀!”佳丽既感动又不好意思。
“一点都不麻烦,只要提着鱼尾巴,用筷子这样一撸,这些刺就能出来了。”张建荣笑着说。“就是,一点都不麻烦。”妻子张群也笑着说。
是不是提着刀鱼的尾巴一撸就能将刺挑出来这事儿佳丽不知道,但盘子里一堆鲜香温润的鱼肉她却看得清清楚楚,这里面都是爸妈对自己的爱。
如今,胡斗村融进“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进一步传承“渔”文化,传递“鲜”味道,以更鲜明的形象吸引八方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