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金融丨金融初心在浦江之畔熠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事、喜事。建设银行把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国之大者”作为“责之重者”,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淬炼新时代国有大行本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使命担当。为了展现建行上下增强“三个能力”、推进“三大战略”,持续深化新金融行动,献礼二十大的生动实践,《今日建行》推出专栏“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金融”,鼓舞奋进新时代、建功新金融的干劲,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的氛围。上海美食今天刊出第一篇:金融初心在浦江之畔熠熠生辉。
2021年,上海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地位;2021年,上海经济总量比2016年增长33%,年均增长5.9%;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57692元增至2021年的82429元,年均增长7.4%。这一组组数字奇迹的背后,不仅是上海城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辉煌见证,也凝结着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支持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践行为民服务守初心的使命与担当。
大道溯源,潮涌浦江。身处党的诞生地,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沐浴初心之地荣光,胸怀国之大者,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时刻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对标对表,不断提升“三个能力”,持续推进“三大战略”,大力践行新金融行动,用心服务支持“五个中心”与“五大新城”建设,始终以饱满昂扬的姿态在黄浦江畔开拓耕耘,经营发展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时代气象。
近日,得知5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获批通过,上海康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总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这轮疫情来势汹汹,持续时间又长,对我们这些小微企业来说,生产、物流、资金都经受了巨大考验,真是挺难的。”刘总感叹道,“感谢建行的‘及时雨’,我现在就全力抓生产!”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对一个企业发展往往起着关键影响。“只有拿到充足的资金,才能安心抓好生产”,刘总的感叹不仅道出了广大企业家的心声,也道出了实体经济对金融资金支持的热切渴望。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世纪疫情的叠加影响,实体经济对金融资金的需求越来越急切。上海市分行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紧扣上海特大城市特点,以“立足本地,服务实体、助推城市功能”为行动宗旨,积极探索发力都市普惠金融服务,取得了喜人成效。据了解,从2018年建行启动普惠金融战略以来,上海每一家建行网点,都有普惠金融服务人员能够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在他们身后,还有来自上级管辖行乃至一级分行的产品经理、资深专家,能够及时响应网点需求,为普惠金融提供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疑难解决等各类支撑保障。正是这样的三级人员架构布局,让上海市分行得以为超过4万家市场主体提供普惠金融贷款。
甘当企业金融服务“店小二”,才能更好地与企业共成长。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战略的过程中,上海市分行还积极致力于源头筑坝,努力在生态场景中实现对小微企业批量化、精准化、高效能服务。2021年12月,建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签署《金融支持专精特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整合资源,形成了优势互补和规模效应,共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助力上海市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主动与核心企业系统对接,实时交互交易、资金及物流信息,为其上下游企业创新打造“核链云贷”平台;一方面出台专项活动方案,优化授信业务会议机制,重点关注张江科技城、G60科创走廊、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的科技创新和研发项目,努力实现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科创产业、企业成长路线的“四个对接”。
此外,上海市分行还积极发挥建行集团全牌照优势,创新升级金融产品服务,以更强有力的担当为上海“新基建”及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从华虹NEC到华力集成电路项目,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到TESLA上海超级工厂项目,建行人正用心助力打造一批行业新高地。在服务新兴科技产业的过程中,上海市分行还特别独创了最长贷款期限达10年的“研发贷”,并在业内率先推出小企业“科技云贷”等线上信贷产品,多渠道为企业解决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只有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展现更大作为。上海市分行不仅在积极完善普惠贷款方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作为,还不断完善容错机制,全面落实尽职免责,推动形成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重点发布20条支持民营经济具体措施,并通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与企业共同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难题、成长中的烦恼。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末,上海市分行普惠贷款总量已突破829亿元。
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才能富美安康。人民金融的“温度”不光体现在对社会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上,更是体现在服务为民的用心程度上。近年来,上海市分行积极聚焦社会民生问题,努力探索用金融的力量纾解社会痛点,在住房租赁、上海美食乡村振兴、绿色节能等众多领域用劲发力,让更多客群分享到了金融“活水”的甘甜。
作为特大城市,上海房价及房价收入比长期高居全国前列,流动人口多,租房需求大,租房人口约1000万,占常住人口40%。租赁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易发生纠纷,房东、租客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租赁配套不完善,租住体验待提升。对此,上海市分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号召,全力推进住房租赁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聚焦解决超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打造了住房租赁“上海模式”。截至目前,累计签约租赁房源超5万间,规模居上海市场前列。
此外,上海市分行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为各类国企R4大型租赁社区输出委托管理及系统专业服务。截止2022年6月末,住房租赁贷款余额16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的以R4用地为主的住房租赁项目已达68个,建成后预计可提供7.1万套房源用于出租。
上海不仅人口多,车辆也多,沪牌这块“最贵铁皮”已超过9万元,买车养车还有一系列麻烦事。对此,上海市分行积极与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合作,推出全线上车牌分期业务,全流程只需几分钟。以车牌分期为起点,为车主客群打造了“智慧出行权益链”,构建了“拍牌-购车-出行-养车”的全流程闭环生态圈。车主加入“魔都爱车”互联网应用平台,将可以享受无感停车、汽车卡、汽车养护、违章缴交、汽车租赁等服务。
截至目前,上海市分行无感支付合作停车场库达400余家,洗车合作门店200余家,机修合作门店190余家,先后与汽车之家、携车网、一嗨租车、车点点等知名互联网汽车服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丰富了平台用车场景,也大大方便了客户的用车生活。
如果说服务百姓生活体现的人民金融的“温度”,那么助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体现的是人民金融的“深度”。近年来,上海市委提出要“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措施。上海市分行紧跟绿色转型发展要求,积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探索尝试,专门成立了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工作委员会,围绕顶层设计、资源倾斜、政企合作、重点产业、创新引领、科技赋能、低碳运营、行业研究八大方面提出服务举措,并通过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建立了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此外,建行上海市分行注重强化重点区域支持,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试验田,制定了长三角绿色一体化“六个一”示范方案,为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提供基本户等金融服务,承办了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成立大会。截至2022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已达908亿元。
金融“活水”甘甜,百姓生活滋润。作为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的上海乡村,不仅是美丽上海的鲜明底色,也是金融“活水”的主要灌溉地。近年来,上海市分行积极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努力把金融“活水”引流到乡村振兴的最前沿:2019年下沉布点,推进“‘裕农通’进乡村”,半年实现全市1500余个行政村全覆盖,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五百米”。2020年探索创新,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创新“裕农生态园”,探索农产品带货新模式。
2021年全面赋能,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签署战略协议,推出《深化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十条实施意见》,系统内首创“裕农乐游”平台与“乡村振兴港湾”。持续创新“品牌贷”“批次农业担保贷”“智农贷”等普惠涉农特色产品,积极探索金山“三个百里贷”、奉贤“贤农贷”、崇明“民宿贷”、青浦“草莓贷”等,形成“一行一特色”信贷产品库。此外,在人行指导下,推进完成嘉定、金山4个“信用村”的评定和挂牌。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末,建行上海市分行普惠涉农贷款余额已逾15亿元。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是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上海改革逐步从政府部门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近年来,上海市分行借助金融科技战略优势,努力将金融服务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让金融触手可及、普惠泛在。
“跨省通办”,让千里之外变为一步之遥。作为上海同业及系统首家试点全国31个省区市“跨省通办”的银行,实现跨省189个大类事项、2167个分事项上海本地办理,让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为“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迈出重要的一步。截至2022年6月,上海市分行上线项,覆盖便民服务、不动产、工程建筑信息、公安、公积金、交通、教育、企业信息、人行征信、社保医保、市场管理、税务、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其中查询类1193项、办理类885项、打印类98项。为市民提供各类政务相关信息的查询,异地申请、登记、变更等在线办理政务事项服务,解决外省在沪人员各类资质证明及明细信息打印需求。截至目前,上海市分行通过建行智慧政务一体机已累计为市民办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23.62万笔。
智慧与温度,共同融合为标杆数字城市的重要肌理。近年来,上海市分行持续发力数字化经营,努力让数字科技更好服务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数字场景应用更趋丰富完善。
据了解,目前上海市分行手机银行MAU客户已近400万户,“建行生活”APP注册用户150余万户,上架商户5000余户;“车点点”“低碳”“微医”“在机场”4个样板间成功入选建总行百大样板间。2020年4月,首单“临港集团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实现了企业本外币一体化运营管理诉求,上海市分行作为首家金融机构接入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金融和政务的融合,对建行人来说绝不仅仅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探索和尝试,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庄严承诺。为了给更多百姓带来想不到的意外获得感,上海市分行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持续强化数字化经营能力,努力把更多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带给人民群众,创新推出了客户自成长数字化经营生态系统“约惠魔都”。
据了解,该系统在建行手机银行app的“约惠魔都”专区,上面整合全行客群服务、权益优惠的活客平台,让客户在手机银行约惠魔都平台中可以一站式获得美食、娱乐、购物、出行等十大生活场景和代发、理财、个贷、信用卡、龙支付等五大金融专区服务,通过高频生活场景“活客”,带动低频金融场景“盈利”,助力全行加强客户在线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手机端“约惠魔都”场景已为上千万客户提供服务,通过引入一码通乘等高频的生活场景,C端访问量达1921万,场景服务客户205万。
2022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倒春寒”让上海按下了暂停键。人民金融,服务人民。面对疫情防控“倒春寒”,上海市分行积极勇担企业社会责任、统筹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坚定地成为这个城市的守“沪”者,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智慧与力量。上海建行人坚守岗位、逆行而上,疫情以来,全行489名逆行者在岗位坚守,最长的值守长达65天,全力以赴维护金融“脉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复市,跑出了金融驰援加速度,全力以赴为客户打通资金流“堵点”。
据统计,2022年3月以来,上海市分行对公贷款累计投放超1616亿元,其中支持防疫、城市保障重点领域超过206亿元,有力保障上海各类生产和建设项目平稳推进。
全行27支“心联馨”抗疫志愿服务分队,1500余名干部员工,勇担使命、积极作为,主动投身献身抗疫最前沿,服务累计近70000小时。“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心联馨抗疫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街道特殊的“流动大白”,在防控一线留下了一幕幕令人动容的逆行身影。
此外,上海建行人还积极主动对接医院、街道、企业、困难群体,问需问暖,捐赠抗疫物资和生活日用品,送去对最美“逆行者”们的深情敬意,构筑起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坚强战斗堡垒。据统计,疫情期间建行上海市分行各条战线累计为社会各界捐赠抗疫医疗物资236000余件,各类物资用品达240余吨,支持金额950余万元,发放200份爱心大礼包给困境儿童,共举办3场线上守护孩子身心健康系列活动。
科技搭桥,助农助销,在疫情能够防控的关键阶段,上海建行人深情牵挂沪上农户,努力纾解疫情带来产销不畅的心头痛点,积极携手市农委和市农展馆,依托“建行生活”APP对接“鱼米之乡”平台开展多轮次合作,做到采摘、销售运输、推广“一网牵”,助力上海本地农产品“出村进城”。自2022年3月底上海全域静态管理以来,上海美食“建行生活”APP上的“鱼米之乡”交易金额已超过230万元,为滞销西瓜拓宽销路,上线”一周内销售量累计突破20万斤,共计促成逾5万份农产品套餐销往全市千家万户。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站在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门槛上回望过往岁月,中共“一大”会址展览馆留下了上海建行“心联馨”志愿者讲解服务的活跃身影,养殖渔场的光伏发电板传唱着上海建行人为之谱写的绿色音符,“悬空老人”加梯梦圆背后印刻着上海建行人为群众办实事的辛勤付出……这些温暖人心的点滴,正是源于金融为民的初心坚守、使命传承,也正汇聚成上海建行人“服务大众安居乐业,建设现代美好生活”的宏伟愿景。
在未来实现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新征程上,上海建行人将一如既往踔厉奋发、善建躬行,以新金融行动的扎实推进,努力向上海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金融答卷,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的二十大庄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