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出台“保护海派特色小店方案”
一篇名为《抢救上海小店》的文章日前在朋友圈刷屏,成为今年上海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青年报记者昨天获悉,黄浦区已经出台了“保护海派特色小店的实施方案”,拟对区域内小店进行系统排摸、弄清底数,排定区海派特色小店名单,崇明特产并召开相关企业、专家座谈会,就特色小店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听取各方意见。
据悉,黄浦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既有南京路、淮海路等集聚着大型商业体的主街,也有分布在主街周围的后街支马路,一批富有海派韵味的小店蔓延生长。近年来,由于房租高企、外卖行业发展迅猛等原因,街边小店的生存空间愈发窄小。
该方案将海派特色小店分为四类:服务周边居民的民生特色小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便民生活类摊点;独具上海情怀的海派特色小店;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特色小店。针对四类特色小店,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针对民生特色小店,对没有扰民、环保、邻避问题的业态,可与菜市场、大卖场建设相结合,打造邻里生活中心;针对便民生活类摊点,重点做好布点规划,进一步提升便利度和服务质量;针对海派特色小店,引导向区内特色街区转移,倡导特色街区作为特色小店的孵化地,谋求街店共生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街区影响力,如餐饮类的特色小店向云南路美食街集聚,文化类的特色小店向绍兴路文化特色街集聚等;针对品牌特色小店,引导有一定客群规模的品牌小店向主要商街的支马路转移,与市、区级商圈建设相结合,做厚“后街经济”。
方案提出,充分发挥社会在街区管理中的自治作用,崇明特产鼓励特色街区设立商家协会,由商家协会对入驻街区设置准入门槛,制定负面清单,建立完善相应评估机制。同时,政府也不能缺位。方案提出,政府要做好统筹引导工作,将保护特色小店工作切实纳入到区商业规划中去,做到与商业规划、品牌(老字号)规划同步规划、同步扶持。
青年报记者获悉,黄浦区很早就认识到特色小店对于主街商业具有重要的补充与辅助作用,在去年制定的黄浦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中,为特色小店在黄浦区的发展勾勒了蓝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包括海派风情体验地、主题文化地标、国际美食潮流汇聚地。
据介绍,打造海派风情体验地,将以思南公馆洋房建筑、田子坊里坊风貌为承载,提炼街区气质,集聚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引领街区时尚消费、休闲消费、文化消费风潮;打造主题文化地标,依托福州路文化用品街、金陵东路音乐文化街等已具深厚文化底蕴的街区氛围,进一步提升街区开放度和商业品质,使其成为沉淀文化经典,领略上海人文传承与内涵的窗口;打造国际美食潮流汇聚地,以云南路、湖滨路为代表,以差异化、场景化、个性化为发展方向,打造上海特色老牌美食荟萃、国际潮流餐饮交相辉映的美食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