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的菜场居然这么高大上!
为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改善全区集贸市场的生态布局规划,由区经委牵头,全区各乡镇大力推进生态市集建设改造,持续打造“便民生活圈”。
当前,首批4家生态市集已通过验收评级,其中3家为2星级,1家为1星级;另有4家生态市集建设完成,已陆续开业或试营业,即将进入最终验收流程。
这是一家基于标准化菜场打造的生态市集,展现了崇明本地菜场未来建设提升的方向。自2019年11月完成基本改造以来,天峰菜场持续提升软硬件水平,不断增强便民惠民力度。“菜场清清爽爽,蛮上档次,我一两天就逛一下。”买菜的施阿姨赞不绝口。整洁有序、商品优质,这是居民对生态市集的普遍感受。“装修后,整体环境提升不少,我们商户和买菜居民都觉得舒心。”正对菜场门口的摊位上,赵阿姨一边招徕顾客,一边爽朗地说道。
天峰菜场历史悠久,历来是新崇、北门、川心街等周边社区居民买菜的首选去处。改造前,老菜场各类设施老化,内外整洁度较低,纠纷发生时也缺乏成熟的调解机制,商户与居民整体满意度有待提升。这一切都成为生态市集建设的着眼点。
“环境卫生是生态市集建设的关键。”菜场负责人施陆军介绍,“如今,有专门的环卫队伍保障菜场整洁;每天午间人少时、晚上下班后,还会各进行一次消杀。”
便民服务台位于菜场显眼位置,自设置以来发挥了显著作用。借助服务台配置的公平秤,管理人员多次帮助买卖双方调解分歧、化解误会;配备的免费口罩、医药箱、血压计等,则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菜场管理办公室里,先进的农残检测设备十分显眼。为了让市民吃得放心,菜场着力加强菜品源头管控,规范了菜品质量准入条件。每天开市前,菜场专职人员按照标准对菜品进行抽检,杜绝“三无”“过期”“变质”菜品进市场。另外,菜场还建有快检室,每天在菜场内随机抽取摊上在售菜品进行检测,上海十大美食检测内容包括蔬菜农药残余、猪肉注水和瘦肉精等情况。相关检测结果每天在菜场门口的公示栏内公示。办公桌上,整齐码放的一摞摞送货单确保了农产品的可追溯性,一旦发现问题商户,菜场将严格依照相应规章处理。“生态市集就是要处处下功夫,确保居民健康,提升买菜综合体验。”施陆军说。
此外,菜场一角还专门开设了“自产自销”分区,上海十大美食提供给周边农户灵活设摊经营,售卖优质的自产蔬菜。“居民对本地菜认可度高,农户经营积极性高,‘自产自销’区便应运而生。”施陆军介绍道,上海十大美食“在这一分区,我们实施更低的设摊收费与同样严格的质检标准,为地产农产品提供销售平台。”
生态市集,是基于标准化菜场的一次提质提升。“先前,上海市区在推广菜场标准化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区经委市场科科长朱耀辉介绍,“生态市集,是我们对标标准化菜场,融合崇明特色,遵循生态发展理念而提出的高品质市集方案。”
具体而言,生态市集需满足多项绿色技术指标,其倡导生态节能理念,引进新能源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在环境友好、节能减排方面较传统集贸市场有显著优势;生态市集十分重视适老化、人性化设计,极大提升了居民的购物体验。
2018年12月,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崇明区生态市集建设与管理指南》,为生态市集建设提供了指引。近3年来,区经委联动各乡镇及区有关部门,细致规划,开展先行试点,推动4家生态市集投入营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居民真实体验反馈,采纳来自农户和消费者双方的意见建议,着力打造崇明特色农产品展销功能,不断打磨生态市集各项细节,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生态市集建设将逐步覆盖崇明三岛全域。当前,在陈家镇、横沙乡与新河镇,各有1家生态市集处于建设阶段。其中,位于新河的新建市集计划依照3星级标准打造。据了解,3星级生态市集不仅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需达到更高标准,其在外观与功能特征、人性化设计、设备配置等领域也具备详细指标,建成后将成为后续生态市集打造的标杆。
“整个‘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打造30家星级生态市集。”朱耀辉说,“到明年年底,预计实现15家的阶段性建设目标。”
后续,区经委将联动各乡镇和区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在不断推进生态市集建设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督查评估,就建设标准、管理规范、价格品质及服务水平等进行评分评比,在市集间打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持续营造规范、便利的消费环境,让惠民、便民政策落到实处、取得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