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会·美食 下沙烧卖香飘来
春风春雨,气象更新。年味未散尽,又隐隐约约闻到一股烧卖飘香的美味儿。起源从航头镇下沙老街漫过浦东,漫过黄浦江,沁入人们的心脾。这种芳香有一种莫名的舒适感,或许是下沙烧卖风味的强劲所致。
下沙烧卖,南汇特产面皮是用特殊擀面杖擀制而成。烧卖分咸味和甜味两大类:咸味烧卖包裹着新鲜的春笋、鲜肉和秘制熬成的猪皮冻馅料;甜味烧卖包裹着豆沙、核桃肉、瓜子肉和陈皮橘制成的馅料。边烧边卖,故俗称“烧卖”。成形的烧卖上笼旺火蒸10分钟即可端出,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撩人胃口。尤其是赏花时节,吃过“下沙烧卖”的游客无不为之赞叹:竹笋烧卖满口汤,白糖细沙甜心肠;中外游客齐青睐,年年三春赏花忙;饱了眼福饱口福,桃花人面烧卖香。
这个现实版的画面,我曾身临其境,留下一个笑线月间,我和几个舞文弄墨的新航头人一同游览航头。我身穿西装,系着领带,一路春风。中午时分,大家歇息在沪南公路下沙烧卖店。他们笑呵呵说,下沙的烧卖是有名气的,我却不以为意。在浦西居住的时候,大饼油条吃腻了,偶尔换个口味到摊点上买来烧卖,就是面皮包酱油米饭,堵在喉咙口,味道怪怪的。上海美食特产说是店老板糊弄顾客倒有点夸张,也许那时浦西烧卖就是这样制作的。单一乏味,从此我在食谱中删除了吃烧卖的选项。
热乎乎的烧卖上来了,我像完成任务似的掐住一个就往嘴里塞,谁知里面的汤汁从我嘴角边溅出来,在我挺括的西服上烙下不和谐的油渍斑点。几个同路人见我哭笑不得的神态,先是惊讶,而后即兴打油诗调侃:“烧卖汤汁香,南汇特产动嘴勿猖狂;悠着吮汤汁,免得脏衣裳。”
原来,下沙烧卖内藏令人玩味的汤汁,深藏不露。不吃不识货,一尝全明了。风味独特,香飘溢汁。若没有这么一个体验过程,留下笑料,也许这辈子我亦想不起来给“烧卖”恢复选项,还其“鲜美”桂冠。
下沙烧卖起源于明代,是浦东南汇地区的代表小吃。2011年,下沙烧卖制作技艺被列入浦东非遗目录。除了下沙烧卖的鼻祖下沙老饭店烧卖,相继还有下沙烧卖有限公司出品的下沙烧卖、奉贤特产下沙德特烧卖、下沙老街烧卖、下沙二厂烧卖等等,有时老年服务中心自己动手做烧卖,南汇特产给老人送去一片温馨。遗憾的是年复一年,大都风靡在春天里。独特的风味能否再创新独特的工艺,让别有风味的下沙烧卖香飘四季?(王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