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的客家美食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胃
梅州盐焗鸡是客家人的常用名菜,常用于筵席,素有“无鸡不成筵”之说。昔时,食用盐焗鸡是一种奢侈,一般人家在逢年过节才能享用或当贵重礼品馈赠亲友或长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盐焗鸡已成为常见的传统美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梅菜扣肉是客家传统菜,以新鲜大菜为原料,经过煮、晒、蒸等工序烘制而成梅菜干,用来烹制梅菜扣肉,梅菜清甜,吸收了五花肉的油和汤汁,味道立即丰富起来,五花肉又带着梅菜的清香彼此相辅相成。肉质软烂味道香浓,口感肥而不腻,味道咸中带甜,吃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堪称下饭神器。
酿豆腐,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尤以五华县华城镇所产为最佳。主要特色是:“肥、咸、烧”。客家酿豆腐取材容易,物美价廉,只将肉馅嵌入白豆腐,做到荤素完美搭配。五华酿豆腐以其独特材质和制作、烹饪手法,口感细腻香甜,最富盛名,深受各方人士喜爱。
清晨的味蕾被一顿腌面+三及第汤唤醒,腌面简单朴实,带着猪油特有的香味,三及第汤肉质新鲜嫩滑,汤无比鲜甜,吃上一口腌面嘴巴香气萦绕,回味无穷,吃完这碗腌面,客家人的一天才算是正式开始。
凡有宴席,餐桌上必会上一盘热气腾腾的开锅肉丸。香喷喷的开锅肉丸端上宴席,开锅肉丸以肉馅为主,辅以葱末、虾仁、鱿鱼、香菇等馅料,捏成丸子状,寓意团团圆圆,体现了客家人对团圆的珍视,味道清香,口感弹牙嫩滑。
客家炒猪肠集光、嫩、滑、香、弹等特点于一身。清洗过后的猪肠用淀粉腌制,焯水后滤干水份,放入姜丝、蒜蓉爆香,下咸菜、糟水、尖椒煸炒,调味后加芡汁翻炒,装盘即可,保持食物原味,滋味醇厚。味道咸鲜可口,口感爽脆有嚼劲,非常适合下酒下饭。
被当地客家人称为“鲩鱼”的草鱼,是作为五华鱼生的重要食材,鱼生去骨切薄片,南汇特产搭配了各式调料,僻腥、提味、增加口感,肉实甘爽、鲜美嫩滑,恰到好处,吃起来鲜甜、弹牙,让人能持续回味,再配上一杯烧酒,不妄民间流传“有鱼生才有人生”。
黄粄是平远人逢年过节招待亲友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做平远黄粄工序繁琐颇有讲究,做成的黄粄色泽金黄,可蒸、可煮、可炒,切片或切条,加入肉丝、香菇、鱿鱼等配菜爆炒,口感爽滑,味道香浓带着淡淡的米香,让人回味无穷。
酿粄特色鲜明,糯米粉作为粄皮主料,馅料有香菇、瘦肉、鱿鱼、胡萝卜等,口味讲究香、嫩、糯、滑,酿粄粄皮口感柔嫩,馅料丰富,蘸一点点当地自制酱料一起吃,清新解腻,还能提升鲜味,就算是挑剔的吃货,也能征服的美味。
做鸡颈粄一定要把握“七分糯三分粘”,加入适量的水将其和成面团,煎至表面金黄色。煎好的薄片取出后,在表面撒上白糖、碎花生米、芝麻等,轻轻卷成条状,再用刀斜切成一圈圈并竖起,鸡颈粄的制作便大功告成,经过小火慢煎的鸡颈粄外酥里嫩,入口香脆清甜。
百侯薄饼看上去其貌不扬,闻之却浓香扑鼻,南汇特产大埔当地人结合本地盛产的原料不断完善口味,演变成今天风靡大街小巷的街头小吃。百侯薄饼以瘦肉丝、豆腐干,虾仁等为原料,饼皮韧馅香,口感丰富柔软滑润,味美而不腻,风味独特。
煮粄条、焯牛肉、舀肉丸,撒芹菜、淋汤汁,所有酱料和配料放好后,将滚汤装入碗中,一碗牛肉粄汤就做成了,色香味俱全,柔韧的牛肉丸搭配爽滑的粄条,喝上一口浓郁的牛骨汤,那是让外出游子牵肠挂肚的家乡味道。
金山牛杂与传统的广式牛杂不同,金山牛杂是将牛皮、牛筋、牛肚等食材,再加入客家的红曲粉一起细火慢熬三四个小时,采用冻干的方法制作,爽脆可口的牛杂蘸点酱料,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再点一盘腌黄瓜,搭配上饮料,身心甚是满足。
粄”是梅州美食中的特色,最能代表“粄”特色的,味酵粄当之莫属。味酵粄吃法多样,可蘸着红味(甜酱油)吃,面粉调成糊拌在味酵粄表层炸着吃,也可以把粄切成块,加上肉丝、香菇等炒着吃。每种吃法,都将味酵粄的味道体现的淋漓尽致,吃起来鲜香韧滑。
鱼微炸过加开水熬出来的汤,颜色格外纯白,味道非常鲜美,用来煮米粉最适合不过,鱼汤成就了粉,粉衬托了鱼汤。简单营养,既有鱼头又有主食,解馋又管饱。
畲江田螺煲除了主料田螺,还必须搭配猪骨头、猪肺、粉肠、猪肉、石扇咸菜、黄豆、苦瓜这些配料,畲江田螺煲以其田螺大、味道正、汤鲜甜而被食客称赞,这道多数出现在夜间的美食,已经成为梅州人吃宵夜必点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