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上海人舌尖上的非遗骄傲地转起!

上海美食特产 2021-09-17 02:59118未知admin

  奉贤特产

  每次看《舌尖上的中国》,都被里面传承了几代人的手艺所吸引,馋吐水淌淌滴……

  其实阿拉上海也不缺这样的能工巧匠,在“吃”方面,上海已经有4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啦!你知道是哪4项吗?

  南翔小笼以“皮薄、馅大、汁多、形美”著称于世,是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闻遐迩的上海古猗园南翔小笼馒头已有143年历史,其馅料配制秘方和制作技艺由师徒六代人薪火相传至今。

  据专家考证,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对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两面粉制作10只馒头,每只加馅3钱,折褶14个以上,做工讲究。

  据小笼面点制作师傅透露,南翔小笼好吃,功夫全在馅上,以猪腿肉为主,都用手工剁成,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谈到小笼的吃法,有个名堂叫:一口开天窗,二口喝汤,三口吃光。(这里太有画面感了……小编好饿 T_T)

  来自上海德兴馆的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同样有着130多年的历史,兼容了徽菜的浓油赤酱、粤菜的精致清鲜、鲁菜的考究大气等“八大菜系,十六帮别”的“秘诀”,上海十大美食经本地化改良后,形成了以“雅”见长,底蕴深厚,被称为颇有“文人情怀”的本帮特色。

  作为上海本帮菜泰斗的李伯荣1932年出生在上海浦东三林塘临江村。1945年拜本帮菜的鼻祖、德兴馆的杨和生大厨为师,上海十大美食悉心专研本帮菜的烹饪技法。师父谢世后,李伯荣挑起了德兴馆的大梁。他说,“本帮菜就是上海本地的菜肴,是从上海地区的农家菜、市井菜发展而来的。烹调手法以红烧、生煸、滑炒、蒸、煨、糟为主。浓油赤酱是本帮菜的主要特色。”

  在很多上海人心目中,素食就是功德林,不仅因为它是上海目前历史最长的素食馆,也因为它自创立以来从没有中断过素食的烹制。

  功德林第三代传人张洪山,在这家90年老字号工作了30年。他介绍说,把笋、松子、核桃、蘑菇、青豆、胡萝卜等蒸熟,切成绿豆大小,加麻油、姜汁、料酒、味精、糖,在锅中炒匀,和粢饭拌在一起,再用豆腐衣包裹,捏成鸭腿、鸭身、鸭头、鸭颈、鸭翅模样,拿细草绳捆扎好油炸到外脆内软,拆绳装盆,最后用香菇汤加酱油、味精、糖勾薄芡,淋上麻油,外观鲜亮、口感软糯的素八宝全鸭做成了,而这道菜只有功德林还能做出来。

  钱万隆酱油问世于1880年。创始人钱锦南是当时“奉南川”三县的名人,也是唯一一个头戴红顶子花翎、身穿黄马夹经商的“浦东人”。因为他的酱园声誉良好、经营有方,钱万隆在清朝光绪年间获授一块“官酱园”的烙金招牌。最巅峰期,这儿出产的酱油卖到了豆油价!

  非遗传承人王良官讲解钱万隆酱油的酿造技艺:从搬料、汰豆、蒸豆、制曲、制酱醅、晒酱、榨油、炒酱色、配酱色、晒油,到最后酱油出缸,12道工序全凭经验掌控,“眼看、心记、手研、鼻嗅、口试”。再好的师傅,也保证不了次次都酿出好酱油,因为有捉摸不定的天、风、空气,还有菌。“工业化生产的酱油,最短10天就能装瓶。我们酿成一缸酱油,最少1年,多则2年,有的甚至要3年。”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