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闵行2035总规公示 形成两大城市副中心五大地区中

上海美食特产 2021-06-01 09:23179未知admin

  今天起公示的规划草案,明确了闵行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生态和交通等重大专项统筹、实施保障等内容,提出闵行将重点关注四个维度的战略支撑——

  1、突出创新功能支撑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的承载区,成为全市最具创新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功能集聚区之一。

  2、突出开放功能支撑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成为全市面向国际面向长三角开放合作的门户地区。

  3、突出文化交融支撑区,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载区,营建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新城区。

  4、突出生态宜居支撑区,建设上海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的重要承载区,营建品质卓越的生态宜居新城区。

  至 2020 年,初步建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主动适应与中心城共同构成上海市主城区的新定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跨越,形成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功能集聚区的基本框架,城市功能持续提升,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实现。

  至 2035 年,把闵行建设成为上海全球城市重要的战略支撑区,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

  至 2050 年,全面建成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各项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战略支撑区。

  在2035规划中,人口和用地规模被列为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年,闵行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54万人以内。(注:基准年(2015)人口数为253.8万。)

  按照全市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要求,至2035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锁定在288.8 平方公里。(注:基准年(2015)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87.9平方公里。)

  结合全区的功能布局调整,在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内还划定了19.5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作为战略留白区,包括吴泾工业区、莘庄工业区东区、浦江南部工业地块(东方经济城)。

  梳理全区空间格局,至2035年,闵行将总体形成“一带两轴四板块”的空间结构。

  以功能区促进街镇空间整合,形成四大板块,即北部国际商务集聚区,中部宜居生活提升区,南部科技创新核心区,东部宜居宜业文化新市镇。

  加强板块之间联系,形成三条发展轴带,即黄浦江发展带、七莘路-沪闵路服务轴、紫竹创新轴,强化城市功能与综合交通的复合。

  包括华漕镇(南虹桥地区)及新虹街道(虹桥核心区),是虹桥主城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状虹桥核心区功能割裂、空间联系不畅的问题,规划重点提升南虹桥地区的国际配套功能,提高设施能级,浦东新十大美食完善虹桥主城片区的高等级文化、体育设施配套和居住生活配套,强化综合交通衔接,尤其是强调完善骨干路网和中运量系统,促进南虹桥与虹桥核心区的直接通勤联系,建设虹桥商务区的国际化配套新中心。

  包括七宝镇、虹桥镇、莘庄镇、古美路街道和梅陇镇,是闵行区城市化程度最成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针对现状生活居住高度集聚,但城市建设短板明显、居职存在一定程度失衡的问题,规划重点结合存量更新增补设施、增补绿地,提升城区宜居生活品质,并引导低效商办退出,围绕轨道站点集聚一批集中商务区,形成就业核心,优化职住关系。

  包括颛桥镇、莘庄工业区、马桥镇、江川路街道、吴泾镇,是闵行区先进制造业最核心的承载区,龙头园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度集聚。针对现状产城交织、中心体系不完善、城市功能欠缺的问题,规划重点促进园区、校区、社区的三区联动,强化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产业社区的建设理顺产城关系,通过公共中心体系的健全优化产城配套,通过综合交通体系的提升优化通勤环境,打造上海西南部的科技创新中心。

  包括浦江镇、浦锦街道,是上海中心城周边发展基础较好的新市镇之一,也是上海城乡统筹试点之一。针对现状有浦江漕河泾园区、意大利风貌小镇、大型居住区、郊野公园等重大市级项目落位,但对全镇发展的整体思路缺乏提前规划,导致多种功能之间缺乏联系,空间拼凑的问题,规划重点强化对区域性职能的培育,通过闵东工业区转型、郊野公园建设和古镇开发,彰显文化特色,形成中心城周边新兴经济的重要集聚空间。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外减量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周康航浦城镇圈的统筹发展,重点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综合交通、生态廊道等方面的衔接。

  构建闵行区“主城区(中心城、主城片区)—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参照中心城模式和标准实施设施配建和规划管理。

  发展策略:突出生活宜居功能,重点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增补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绿地。

  发展策略:强化莘庄主城副中心,培育颛桥、七宝等地区中心。对于颛桥和江川路等就业岗位较为集中的工业区片,适度增加住宅用地促进职住平衡,增加租赁性住房的规模。促进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工业区产业转型提升,与紫竹共同形成产业创新单元。积极推动吴泾地区战略留白。结合存量更新新增生态空间。加强闵行南部与中心城的联系,构建片区内部中运量轨道交通网络。

  发展策略:培育虹桥主城副中心,聚焦枢纽、商贸功能。完善虹桥主城片区的综合配套功能,并针对创新型人才重点增加租赁性住房供给。加快构建虹桥主城片区的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完善虹桥枢纽交通疏解通道,增加与核心区联系的轨道交通线路和内部中运量轨道系统。控制和建设沈海高速、沪渝高速两侧绿带,加快推进吴淞江两侧的生态空间建设。

  发展策略:结合闵东工业区转型,完善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参照中等城市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浦江郊野公园,打造中心城周边文化休闲功能区。构建组团内部轨道接驳系统,加强与中心城的公共交通联系。

  发展策略:以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传统风貌和自然环境为基本原则,对闵行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分类引导。

  规划确定保留 3 处保护村,包括马桥镇的彭渡村、浦江镇的正义村和革新村。保留 6 处保留村,位于马桥镇和浦江镇。

  至2035年,规划完善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的三级公共中心体系,形成两大城市副中心和五大地区中心的中心新格局。

  五大地区中心——南虹桥、七宝-虹桥、梅陇、元江地区-剑川路两侧和浦江五大地区中心,并进一步形成多个社区中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虹桥城市副中心包括虹桥核心区,是引领虹桥主城片区的功能核心,同时成为面向国际、面向长三角的门户枢纽,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前沿和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同时为虹桥副中心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门户枢纽预留空间。

  莘庄城市副中心包括莘庄枢纽和莘庄商务区等区域,重点培育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核心功能,形成面向闵行主城片区以及上海西南近郊地区的区域级综合服务中心,远景考虑与闵行滨江地区联动发展,强化向闵行南部地区的辐射功能。

  南虹桥地区中心:联动虹桥城市副中心,以国际医疗、国际文体、国际服务等配套功能为主导。在空间布局上,加强南虹桥与虹桥城市副中心的功能互补和交通联系,形成服务闵行北部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上海美食特产

  七宝-虹桥地区中心:跨外环整合七宝文化公园、七宝商务区和吴中路上盖地区,重点培育商务、商业、文化、休闲等功能,形成服务七宝、虹桥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元江地区-剑川路两侧地区中心:联动元江地区、剑川路商务区、向阳工业区,通过园区、校区、社区的三区融合发展,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商业、文化等功能,形成服务闵行南部地区的特色服务中心。

  梅陇地区中心:结合梅陇春申地区更新和春申塘结构绿带建设,重点培育商业、文体、休闲等功能,形成服务梅陇、颛桥地区的生活服务中心。

  浦江地区中心:结合闵东工业区整体转型和浦江郊野公园开发,重点培育商业、文创、文体、休闲等功能,形成服务浦江地区乃至中心城区的特色服务中心。

  此外,还将形成多个社区中心,服务人口约5-10万,承担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生态宜居主城区的功能体系。

  为保护文化资源,保障文化发展,针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和重大公共文化功能区,逐级分类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

  保护七宝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浦江召楼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浦江革新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马桥彭渡村中国传统村落。依法严格保护闵行区各级文物与优秀历史建筑144 处。

  保护黄浦江、吴淞江生态廊道,按照不小于 100 米的宽度控制生态廊道范围。自然文化景观保护线涵盖各类自然保护区、历史公园、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等自然人文环境要素。

  包括全区重大市级文化、体育设施的布点区域。涵盖城市中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较为集聚、对城市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及战略留白空间。

  2035 年,闵行区划定城市生态空间不小于 115 平方公里,将形成“一廊两环五带”的总体生态结构。

  其中“一廊”指大治河生态走廊,“两环”指近郊绿环及外环绿带,“五带”指黄浦江间隔带、浦闵间隔带、吴泾间隔带、申嘉湖间隔带、吴淞江间隔带等生态间隔带。浦东新十大美食

  结合闵行区内绿地、林地以及河湖水系等生态空间布局,在闵行区城市开发边界内形成“五横五纵”的生态绿带网络,并与闵行区大治河生态走廊、近郊绿环、外环绿带、生态间隔带等结构生态空间相衔接,共同形成闵行区的总体生态格局。

  其中,“五横”——淀浦河生态绿带、春申塘生态绿带、六磊塘生态绿带、剑川路生态绿带以及周浦塘生态绿带;“五纵”——北沙港生态绿带、北横泾生态绿带、沪金高速生态绿带、新泾港生态绿带以及浦星公路生态绿带。

  努力打造闵行区“45 分钟”对外出行圈、“30 分钟”区内出行圈和“15 分钟”社区出行圈。

  规划形成“七横五纵一射”的高/快速路网络布局,总里程为 123.6 公里。其中,“七横”分别为 G2 京沪高速、北翟高架-北青路高架、崧泽高架、G50 沪渝高速、S20-G60沪昆高速、S32 申嘉湖高速、漕宝路;“五纵”分别为嘉闵高架-嘉闵高架南延、S20 外环线 沪金高速、中环线、虹梅南路高架、浦星公路;“一射”为沪闵高架。

  全面贯彻“小街坊、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大力度建设支路网。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内,规划全路网密度大于 8.0 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支路网密度超过 5.7 公里/平方公里。

  规划 2035 年,全区城镇住宅新增住宅总套数约 25 万套,中小套型占比超过 70%。

  保障华漕地区,结合地区整体转型,鼓励新增商品住宅规模,以中小套型为主,支撑大虹桥地区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保障闵行南部地区,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和公共活动中心,适度增加商品住宅规模,促进职住平衡发展;

  适度控制闵行中部板块和闵行浦江地区的新增商品住房开发规模,重视存量住房的改造。

  租赁住房鼓励就业核心区域着重增加,包括颛桥元江地区、欣梅转型地区、吴泾紫竹园区、浦江漕河泾地区等;租赁性住房按照新增住宅不低于 20%的比例配建,并结合动迁回购、存量住房再利用等政策创新,探索多种配建模式。

  依照全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要求,结合全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特征,构建具有闵行特色的“国际化、高品质、全覆盖”的高能级地区服务和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

  坚持更高标准,打造华漕国际医疗和国际教育、紫竹国际教育、马桥国际体育、浦江国际文体等多个国际化特色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区。

  规划 4 处市级文化设施,其中现状保留 1 处,规划新增 3 处市级文化设施,分别是虹桥国际文化中心(华漕镇)、浦江文化综合体(浦江镇)、莘庄文化中心(莘庄镇)。

  规划 4 处市级体育设施,其中现状保留 2 处,规划在华漕镇、浦江镇各新增一处市级体育设施。

  规划 6 处市级医疗卫生设施,其中现状保留 1 处,改扩建2处,于紫竹、华漕、元江地区各新增1 处市级综合医院。

  规划 8 处市区级福利设施,其中保留 3 处市区级养老设施,规划新增 5 处市区级养老机构。

  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口袋(线性)公园”的五级城乡公园体系。规划至 2035 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 15 平方米,公园绿地500 米半径居住用地覆盖率 100%,全区绿道总长度不低于 400 公里。

  打造具有“江南韵味、国际风范”的魅力主城区。浦东新十大美食注重展示闵行良好的自然本底,通过蓝映两岸、田园入城,通江达绿、步步林荫等策略,展现闵行江南气质,凸显生态魅力;依托红贯南北、绿动闵南、水绿交织、城景相依等策略,展示闵行优质的城市建设以及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

  “四河”:包括黄浦江、苏州河、春申塘、大治河四条区域性骨干河道,也是全区重要的区域级滨河绿道。

  “四环”:包括全区四大板块内部串联中心的四条活力绿道环,依托蓝绿复合的品质空间,联系起板块内各级活力中心。

  “多廊”:包括依托闵行区内部河道及沿路绿地形成的多条蓝网绿道,形成各风貌板块之间的链接廊道。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