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鳜鱼之乡”池州:养好“一条鱼”做强“
“目前池州市鳜鱼养殖面积4万余亩,主要有池塘主套养、虾鳜连作、大水面增殖和跑道集约化养殖等多种模式。”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养殖品种主要有翘嘴鳜、秋浦斑鳜和秋浦杂交斑鳜。池州市鳜鱼年产量达5086吨,庐江特产年产值3亿余元。
近年来,池州市高度重视鳜鱼产业发展,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市场主体,池州鳜鱼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去年10月,中国渔业协会专家组对池州市申报创建“中国鳜鱼之乡”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专家组认为池州生态环境优美,渔业资源独特,鳜鱼养殖方式生态安全、优势明显,生产的鳜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品质天然的特点,一致通过评审,授予池州市“中国鳜鱼之乡”称号。
池州自古盛产鳜鱼。相传五代梁昭明太子萧统食秋浦河鳜鱼,以其水好鱼美,封其水为“贵池”。据考证,明清以来,著名徽菜“臭鳜鱼”就是以池州鳜鱼为主料,配以特有佐料烹制而成。黄山十大美食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品尝秋浦河鳜鱼后,留下了“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于掌”等佳句。
为大力开发秋浦河鳜鱼这个独特的地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庐江特产池州市渔业部门就致力鳜鱼亲本选育与苗种规模化繁育研究开发,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鳜鱼亲本选育与苗种规模化繁育、产业化养殖及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注册“秋浦花鳜”商标。2014年池州市选育的秋浦杂交斑鳜填补了安徽省选育水产新品种的空白。
“去年我家的鳜鱼养殖比较成功,收入十分可观,因为前景很好,今年准备扩大养殖规模。”贵池区牛头山镇牛头山村的鳜鱼养殖户戴申贵一边为他的100亩鳜鱼喂食,一边和记者拉着家常。“饵料鱼”一投入池塘,水面随即出现一个个旋涡。据介绍,鳜鱼只能以活鱼为饵料,因此它们一般都是成群追赶食物,会形成较大的旋涡。
池州市鳜鱼产业主要集中在贵池区,该区自古就有“鳜鱼之乡”的美称。近年来,贵池“秋浦花鳜”产品相继获得省、市名牌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及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养殖面积逐年增加,“秋浦花鳜”鱼苗已销往苏、浙、沪等28个省市自治区。去年11月,池州秋浦特种水产开发公司的“秋浦花鳜”牌鳜鱼、青阳徽缘食品有限公司的“徽缘”牌古老手法腌制花鳜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
池州市鳜鱼产业基础较好,东至、贵池、青阳均形成了产业相对集聚的鳜鱼优势产区,造就了一大批鳜鱼养殖能手和劳动大军,池州市已设立43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休闲渔业发展加快,已建成10余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鳜鱼关联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已创建省市级水产龙头企业4家,注册认定渔业家庭农场100家、水产专业合作社数150家。
“池州目前的鳜鱼主要有6个品种,其中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秋浦杂交斑鳜,填补了安徽省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空白,该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二等奖,并获中国国际渔博会‘养殖增效绿色发展贡献奖’。”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叶周表示,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他们致力于科技创新研究,已取得了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证书1份、省级科研成果3项,申请受理和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制定了鳜鱼系列省级地方标准7项。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鳜鱼遗传育种中心、全国现代鳜鱼种业示范场、国家级鳜鱼原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池州市发展鳜鱼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鳜鱼种苗繁育和供应基地。然而,池州市鳜鱼养殖也存在一些“瓶颈”:一是大规模苗种培育难度大;二是产业规模偏小,基本都是小而散的个体养殖模式;三是养殖水面利用率较低,商品鱼养殖水面只能利用1/3,其余2/3用来养殖鳜鱼的“饵料鱼”。
据了解,池州市鳜鱼投放总量自繁自育的苗种仅占9.5%,引进后再培育的苗种占池州市投放总量90%,直接购进外地的苗种占池州市投放总量0.5%。由于苗种来源不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苗种存活率存在较大区别。自繁自育的苗种成活率在90%以上,培育引进的苗种成活率在70%,而外地购进的苗种成活率最低,估计为5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