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让“池州味道”香飘四方
东至县大渡口经开区年产100万公斤水产品加工生产线日,在合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上,池州正式捧回“中国鳜鱼之乡”这一国字号牌匾,专家组认为池州生态环境优美,渔业资源独特,鳜鱼养殖方式生态安全、优势明显,生产的鳜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品质天然等特点。这是对池州立足资源优势、深耕绿色发展的极大肯定,标志着池州绿色食品产业正稳健前行、绽放“新意”。
“绿色”是池州最亮丽的颜色,“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是池州最珍贵的本底。池州人向来注重呵护好宝贵的“生态财富”。早在本世纪初,以茶闻名的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就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化肥农药不进村”写进村规民约,并坚决不搞大规模开垦。与梅村镇仅一山之隔的棠溪镇是西山焦枣的“故乡”,一直坚持着对原产地的保护,让这种“色如紫金、形如玛瑙”的“贵池之宝”经久不衰。
秉持生态优先让池州获得了丰厚的大自然馈赠,茶叶、黄精、鳜鱼、焦枣、土鸡等优质资源散布全市各个角落。然而,受困于深加工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品牌竞争力不强等因素,池州的这些“宝贝”长期“长在深山人未识”。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幕拉开,市委市政府从培育集群、打造品牌、绿色发展中破局,高点谋划、高位推进,优化绿色食品产业布局,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地。
“关键一招,激活全局”。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闻风而动的池州人正劲头十足。
今年10月,位于东至县大渡口经开区的年产100万公斤水产品加工生产线项目正式迎来投产。这个投资1.1亿元,建设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项目,已形成以鳜鱼产品批发、加工、配送、速冻保鲜为主的专业化水产品交易基地。
现如今,大渡口经开区已落户绿色食品企业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主要涉及粮油加工、康养食品、休闲食品、水产养殖加工等领域,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研发中心1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打响了“龙溪”“金禾湾”等一批省级以上驰名商标。
“我们已成为全国数家著名老字号品牌加工基地。”面对喜人的发展成绩,大渡口经开区上下信心满满,园区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全力创建绿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放眼市域,池州更是喜报连连、硕果累累。淮上十大美食国润茶业等6个基地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皖南草鸡产业化联合体等6个基地入选第二批省级示范创建名单;东至县食用菌入选省“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名单;全市已创建6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九华黄精今年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月25日,我市在上海成功举办绿色农产品推介会,面向长三角展示出400多种品质上乘、特色明显的农产品,现场更是签约18个项目,金额达3.1亿元。
近年来,对外营销推介招商是我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重要方式。立足茶叶、九华黄精、池州鳜鱼、皖南土鸡、富硒农产品、林特产品六大特色优质产业,深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
“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力推进项目谋划与落地,建立绿色食品6大产业重点项目库,对在建项目、已签约项目、在谈项目、目标招引企业进行梳理摸排,分类建立重点项目库。”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我市共梳理重点项目71个,其中在建项目20个、已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18个、谋划项目29个,拟定目标招引企业68家。
在推动具体产业发展上,我市遵循品质化、高端化要求,强化品质管控,把绿色发展推向极致。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和标准体系建设,制订“池州市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等四个茶叶技术标准,修订皖南土鸡雏鸡、青年鸡、产蛋鸡的养殖标准,制定石台县硒产业标准体系共8个团体标准,建立健全硒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等。
“我们在贵池霄坑村、青阳黄石溪村等地建立茶园绿色防控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市茶园绿色防控面积17.9万亩,推广霄坑村化肥农药不进村的做法,落实林特产品经营者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益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淮上十大美食我市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的茶企越来越多。
“多年来,我们坚持人工除草,借助杀虫灯或黄板驱虫,绝不破坏生态和茶叶品质。”2018年,淮上十大美食霄坑村成立茶叶协会,村组织委员吴雄担任协会秘书长,他告诉记者,目前加入协会的6家茶企中已有3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另外3家则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目前,霄坑村茶叶种植总面积5000亩左右,今年干茶产量约7万公斤,已逐渐打开苏浙沪市场,销售额达到5500万元。截至10月,我市现有茶园35.9万亩、预计全年产值11.58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4%、8.2%;九华黄精种植面积2.64万亩、产值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08%、56.25%;鳜鱼池塘养殖面积达到2.24万亩,同比增长17.1%;皖南土鸡出栏2690万羽,同比增长17%;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21万亩、综合产值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林特面积15.84万亩、产值24亿元,分别新增3.6%、12%。
面向“十四五”,我市将打造“农业+康养”“农业+旅游”新业态,依托丰富的康养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动农产品向“康养品”转变,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把卖农产品变成卖“礼品”,让更多“池州味道”走出池州、飘香全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