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变“宝贝”海宁这项传统手艺流传千年!你
用稻草编一双草鞋,老底子时并不少见,可如今想要看到这样的手艺,着实不容易。
“会的人越来越少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失传了呢!”尖山新区(黄湾镇)64岁老人施惠林退休后一直奔波在传授技艺的道路上,他有一个心愿:要把黄湾草编技艺发扬光大。
黄湾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制品,也是劳动人民通过实践所得的生产、生活用品。6月24日,黄湾草编正式列入海宁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个消息这让这位老人颇为激动,也让他传授技艺的劲头更足了,“一根根不起眼的稻草也能变成宝,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感受这份传统手艺的魅力。”
7月18日,施惠林走进安正时尚集团“小候鸟”爱心教室,给企业新居民职工子女上草编课。一般老师去讲课,拿的是教材资料或是笔记本电脑,而施惠林却是背了3斤玉米皮。
“老师,这些玉米皮真的可以变成‘花瓶’‘葫芦’‘宝塔’吗?”教室里近40名孩子好奇地望着讲台,提出的问题带着些不可思议。
受邀到安正时尚集团上公益课,施惠林开了50分钟车,早几天就在收集玉米皮,当他看到这一双双充满浓厚兴趣的眼神,他知道,“这一趟来得值!”
“对,你们看到的这些草编工艺品就是用其貌不扬的玉米皮‘变’的。”说着,玉米皮在施惠林的手上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撕开约三分之一,玉米皮绕成一个小圈,再把另一根玉米皮穿进小圈……
教室里,孩子们认真地看着学着,却总是状况百出,施惠林不厌其烦地逐一指出每个人的问题所在,帮他们改正。
施惠林十几岁时候就开始学习草编,他的父亲、哥哥都是草编能手。小时候遇上下雨天,在挑秧苗等田间劳作时他舍不得穿雨鞋,怕弄脏,就穿上自己编织的草鞋。
“现在不用穿草鞋了,但是真希望孩子们可以爱上草编,编织出喜欢的物件,也能成为草编能手。”他笑着说。
传承非遗项目,关键在人。目前,施惠林是黄湾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主要“舵手”。退休前,他是尖山新区(黄湾镇)总工会副主席,退休后他就把精力全部扑在了草编上。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草编用品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会草编技艺的人不多喽,即便会编,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施惠林的话中透着些许无奈。他表示,黄湾草编能入选我市非遗项目的重要原因是尖山新区(黄湾镇)具有一定的传承基础,施惠林的草编技艺具有本地特色,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适应乡村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需要。
退休后的施惠林,发挥余热,重新专研草编技艺,谋求在原有草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小时候,景宁畲族特产大多用稻草来编织,这种材质有一定弊端,就是成品比较粗糙,不够光滑。”于是,施惠林开始寻找新的材料,龙泉十大美食他发现玉米皮质地细腻,一张玉米皮可以撕成小条,也能编织,他开始尝试了一番,确实成品表面很光滑。
施惠林还在色彩方面寻找新突破。一般草编工艺品都不上色,施惠林觉得比较单调,在他生活的乡村,有蓝花印布手工艺,他就想到可以给草编作品增添一丝色彩。他向蓝花印布手工艺人讨来了6种颜料。首先,他将玉米皮晒干,染色之后再次晒干,等到编织的时候,就把上好色的玉米条编织进去。花瓶、花篮就有了花色,样子更好看了。
就这样,他只要得空,就会编草编,作品越编越多,有的放在家中作为饰品,有的还作为农博会的展品进行了展览。庆元特产
2016年的冬天,施惠林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了慧灵编织社,这个编织社主要就是推广黄湾草编项目。“慧灵”两个字和他的名字谐音,这个编织社就是传承的起点,经过发展,目前有固定成员30多名。
随着施惠林和慧灵编织社名气越来越大,市农经局主动找到了他,邀请慧灵编织社代表嘉兴参加2016年浙江省农博会。农博会邀请到了省内地级市展示农耕文化和当地特产,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展示区。于是,他在慧灵编织社的摊位上,放置了草编花瓶等成品,赢得不少人的关注。
之后,尖山新区(黄湾镇)各村(社区)也积极开展草编培训,既有老年人的培训,龙泉十大美食也有暑期“万名学生下社区”活动的培训,施惠林一年教过的学员足有200多人。同时,他还受邀去嘉善县等周边县市培训草编技术。
“希望能够通过培训、创新,将这项非遗项目传承下去,让黄湾草编项目流传更久走得更远。”施惠林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