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台:福禄红双喜 飘香致富路
阿拉尔特产图木舒克特产在奇台县,提起挂面,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传统手工挂面。作为奇台县非遗项目的福禄红双喜挂面,不仅承载了一份传统手艺,也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
12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奇台县老奇台镇的奇台县福禄手工挂面厂生产车间,面条特有的香味从鼻尖飘过,沁人心脾。奇台县手工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云飞和妻子王丽霞正在紧张有序地制作手工挂面。
挂面成为“非遗”乌鲁木齐美食,乍看难免令人费解:如此具象的食材,怎么能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其实,所谓舌尖上的“非遗”,并不是指送入口中的食物本身,而是制作美食的烹饪技艺。
“‘非遗’挂面制作工序可不简单,我们以当地优质小麦粉为原材料,经过和面、擀面、揉面等28道工序,耗时30多个小时。”白云飞说。
白云飞今年39岁,在他的记忆里,父辈挑着竹筐,游走在街头小巷,一圈圈细白如丝的面条,一摞摞堆叠在竹筐里,衣角也蹭上了面粉……
“我家与挂面的缘分已有34年,是祖祖辈辈的传承。”白云飞说,他从爷爷那里学习了制作手工挂面的手艺,除了夏季停工4个月,其他时候正常做面,每个月要消耗3吨面粉,制作2.4吨挂面。
2017年,白云飞成立奇台县福禄手工挂面厂,申请“福禄红双喜”商标,统一了挂面制作标准,增加了韭叶面、石磨黑全麦面等6个品种,让这项非遗手艺变得越来越规范,也让这门手艺带来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我们还按照客户的喜好需求,设计不同的包装和规格,凭借爽滑筋道的口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产品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白云飞说,今年,他们已销售手工挂面24吨,营业收入70万元。
真正经验丰富的师傅手工制作精细,工艺流程独特,具有传承性,制作的手工挂面白、细、韧、筋、爽、香,口感爽滑筋道,味道香绵。
站在那一排排洁白如丝的挂面前,白云飞感慨地说:“手工挂面制作工艺流程连贯性强,操作强度大,年轻人大多不愿学习这个手艺活。”
“我不仅免费为学徒传授技艺,每月还为他们发3000元工资,这样老手艺才得以保存。”谈及未来的发展,白云飞有很坚定的想法乌鲁木齐美食,“明年,我们要把现有的300平方米厂房扩大到1000平方米,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学艺、就业,帮助更多群众过上富裕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