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左岸蕴芳华
峡山湖、潍河,波光粼粼,晨起的阳光洒在河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微风吹拂,顿时金光被扯成无数块碎片,在河面上飘荡,奉贤特产两岸的野花、小草、杨柳,在春风的轻抚中,柔弄着黄眉绿眼,舒展着轻软的胳膊,一切,都是那么春意浓浓,生机勃勃。
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埠望庄村南,草木掩映中,几台钩机、铲车正在一处旧建筑前作业。这处占地面积八千多平米、建筑面积1600余平米的废弃冷库,在数月后,将变身为生机盎然的雨林生态动植物园,里头会有热带雨林动植物隧道,有溪流生态圈、萤火虫生态圈、上海美食特产雨林树蛙生态圈、食虫科生态圈等主题部落,人们可以和龙血树、榕树、椰子树、棕榈树并肩而行,在不知名的大树下驻足沉思,在小动物的低吟中恍惚穿越,在急流瀑布下合影留念,徜徉一场久违的曼妙旅程。
创新主持废弃冷库变身雨林生态园的,是来自台湾的中华阳光曼波农渔业产销促进会理事长黄文祥团队。融汇两岸农业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数年来,黄文祥他们曾先后为新泰市禹村镇南泉头村、潍坊昌乐县高崖水库窝铺村等地进行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导入,他们利用生态素材,让当地的石头、木材变废为宝华丽转身,成为原生态文创作品;他们搞健康烘焙坊,将山上种植的苹果、桑葚制作成精致的伴手礼;他们组织村里小朋友成立小瓢虫生态环境保护少先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生态保护的理念,慢慢地,这些原本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变了新模样,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能量。
王家庄街道位于风光旖旎的峡山湖、潍河左岸。作为潍坊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绿肺”,如何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是街道一班人时刻萦绕脑海的“第一问题”。自去年以来,街道创新思路,坚持文旅创新先行,以环湖漫道为轴线,串联各村实行连村协作、融入创意农业、教育研学、生态科普、人文公益,致力打通一二三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潍水左岸“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基地”“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峡山区生态会客厅”“潍水文化展厅”“潍水左岸好品走廊”系列品牌。
在生态上,他们遵循“两山”理念,立足生态定位,坚持生态贯穿始终的原则,让岸边、房顶、脚下、烟囱、墙面生态处处可见、四季可见。
在人文上,他们考虑以公益人文项目为先行,打造区域文化符号,包装挖掘潍水之战、郑玄、朱熹等历史文化典故,以传统文化寻根铸魂,带给人们“回老家”的归属感。
在产业上,他们研讨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旅游+”的思维和模式,以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为基本依托,推动旅游与农业、农产品升级,推动文化、教育、研学、康养等产业发展,上海美食特产实现以农带旅、以旅促农。
在具体项目上,他们将建设包括雨林生态动植物园、观光牧场和宠物乐园在内的儿童群体乐园,在水库大坝稍南建设左岸观光公园;以旧火车人文纪事为背景,还原峡山乡村振兴“火车站”,另外在“潍水左岸”百里风景线沿途建设“奉茶亭”“铁马驿站”,串连盘活各村落及郑玄、朱熹等文化古迹,共建“稷下书院”和“农村数字融媒平台”,发展艾草产业及其他优秀农品,融合特色餐饮民宿、房车露营、休闲垂钓、篝火晚会等等,实现“吃住游购在左岸”。
“要问我,理想的乡村振兴是什么样的,我想,应该是和谐的乡村氛围、良善的村民、快乐的儿童笑脸、信手可得的生态延伸吧。”这是黄文祥眼中的“潍水左岸”。
“集乡村旅游、美食享受、研学实践、上海美食特产文化体验、产业振兴等为一体,‘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有产业、有生态、有互动、有手艺、有公益、有人文……”,这是王家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振军眼中的“潍水左岸”。
潍水左岸,河网交织,田畴沃野,春风里,柳枝早已吐绿,樱花正在含苞,一切都在萌动,一切都在生长,一切,都在奔赴一场鸟语花香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