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版“清明上河图”里我们找到了这些闵行好
闵行区与著名插画师团队乌合麒麟联合聚变工作室FusionEra策划创作推出艺术长卷《上海之本 未来之城》,以水墨画般的风格、电子动态的方式,生动再现马桥文化至今“闵行”历史的市井繁华和诸多经典片段,虹口特产堪称闵行版的“清明上河图”。即日起,“今日闵行”相关媒体平台为大家盘点《上海之本 未来之城》里的闵行元素,带大家领略闵行好风光。
黄道婆手摇纺纱织布机技术娴熟,叶宗行站在滔滔江水前若有所思,召稼楼高耸稻田,香樟树风中摇曳,一号路车水马龙,马桥手狮舞动得欢快,老街汤圆仿佛香气四溢,“零号湾”创新不断,高新区策马扬鞭,越来越多的高楼鳞次栉比,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文化地标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这其中有你熟悉的元素吗?
以上海闵行区马桥镇马桥文化遗址命名的马桥文化,最早发现于1959年,1978年正式提出命名,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发现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
马桥文化展示馆位于北松公路858号,就在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内。展示馆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展示馆是以“天”“地”“人”为创作理念,以“马桥文化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以“让文物说话,再现马桥远古人居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基础,运用高科技新媒体手段,打造的一座新概念远古文化展示馆。
漕宝路跨越古河道蒲汇塘的这座蒲汇塘桥,70多年前叫七号桥。建在桥边上的这个碉堡叫七号桥碉堡,原名漕宝路七号桥纪念地。
从外观看,碉堡主体是一座蘑菇状叠加连体钢筋混凝土建筑,底部最长径为7.6米,高约6.8米;分上下两层,底层为鼎足状分布的“蘑菇”三连体,其上叠加一个大蘑菇形碉堡,顶部偏东还建有1.2米见方、高2米的方柱形中空瞭望塔。
解放战争时期,漕宝路是进入上海市区的重要通道,七号桥正好位于陆路(漕宝路)与水路(蒲汇塘)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七号桥碉堡是碉堡群中的母堡,是解放军解放七宝、进军上海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防线日,解放军向七号桥碉堡发起攻击,鏖战三天三夜。至5月21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日夜激战,终于攻占七号桥阵地,七宝镇宣告解放,同时也打开了解放上海的西大门。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西南的蒲汇塘与横沥港的交界处,初见于后汉,形成于北宋。这里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千年古镇。
七宝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要数这座横亘蒲汇塘的三孔石拱桥——蒲汇塘桥。据有关资料,虽然古镇在宋初就初具规模,但直至明代,蒲汇塘上尚无一座石桥,南镇、北镇分隔,来往甚为不便。到明正德年间,始有石桥,石桥的名字就叫做蒲汇塘桥,由此七宝南镇、北镇相通。
20世纪50年代,蒲汇塘桥附近就是古镇的中心,桥两侧摆满了各色风味小吃、土特产品。天还未破晓,摩肩接踵的人群和各种食品发出的香味,夹杂着小贩的叫卖声,形成了七宝早市特有的情调。
召稼楼古镇位于闵行区浦江镇(浦江镇革新村内),源起于元朝初期,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现今面积达150亩。目前古镇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有“礼耕堂”“梅园”等。
漫步于召稼楼,领略“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的江南古韵,丁字形的街道和市河相向展开,波光粼粼的姚家浜、复兴港呈十字形逶迤伸展,新绿的杨柳与参差的屋宇相偎河畔,彰显乡村古镇的淡定从容和淳厚的文化质地。
据了解,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召稼楼“城中村”改造项目于2022年6月获市级批复现已启动,故2023年1月21日起将关闭景区并停止营业。大家如想欣赏古镇风光,可要抓紧了哦~
锦江乐园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游乐园,作为上海“老牌”的大型游乐园,它是80后的上海人小时候春秋游必选地,带来无限的欢乐,承载着无数童年和青春的美好记忆。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锦江乐园有着20余项大中型的游乐设施,其中上海最高的摩天轮——108米高的上海大转盘,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登高俯瞰下的宽阔视野成为沪上网红打卡地。
上海海派艺术馆坐落在闵行文化公园内,毗邻宝龙美术馆和闵行博物馆,别具一格的红瓦青砖设计具有浓郁的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气韵。
展馆引入上海市文联和上海各文艺家协会优质艺术资源。海派艺术馆对艺术家而言是一个交流和雅集的场所;对文艺爱好者而言是一个普及和提升的平台;对普通观众而言是一个体验和互动的乐园,海派艺术馆将成为闵行人民家门口的“优质艺术作品的展示地,全新艺术体验的集聚地”,成为闵行文化新地标。
预约方式:海派艺术馆实行全员 (包括老人、儿童) 实名制、分时段预约,暂不接受团队预约。请您合理规划行程,通过“文旅一码游”预约参观。
旗忠网球中心作为世界一流的多功能比赛场馆,可同时容纳22000人观赛,已连续10年成功举办ATP1000上海网球大师赛。旗忠网球中心以丰富多彩的赛事文化活动,让每一位观众享受体育文化娱乐带来的快乐。
以前江川路街道给每条路都编号,江川路是主干道,因此被命名为一号路,其他还有2至10号路。因整条路以多年香樟为特色,也叫“香樟一条街”。从开工到建成仅用78天,创造了建设速度上奇迹。
在建筑样式上,大街两边有不少供职工居住的苏式、捷克式多层住宅群,并在临街住宅底层设置商业服务设施,饭店、百货商店、邮局等应有尽有,使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使“香樟一条街”也成为当时闵行的“南京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大金刚”在闵行诞生,这“四大金刚”可不是上海人说的大饼、油条、粢饭、豆浆……而是四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它们曾集结10万产业大军在老闵行地区,创下了新中国重工业的诸多“第一”,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近年来,厂内重新建造展示中心、毛主席雕塑广场、学习型演练中心、文化中心、“万吨”精神学习长廊等,“四大金刚”已成为闵行区“红色游”热门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