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猛料!上海在嘉定规划市级商业中心!
本次规划共确定29个市级商业中心。其中,规划近期市级商业中心19 个;规划远期市级商业中心远期10个,其中包括
2009 年以来,《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纲要(2009-2020 年)》、《上海 市商业网点局规划(2014-2020 年)》先后发布实施,在引导和规范全市商业设 施建设、合理空间布局、扩大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上海 消费市场规模体量稳步扩大,供给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能级显著提升,“上海 购物”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提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为全 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 2035 年,上海将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推动高质 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导向,上海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适应消费升级和数字 化转型趋势,指导上海商业发展打开新空间,提供新动力,提出新要求。
按照“开门做规划”的要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以 下简称:上海 2035)编制群策群力,在全市范围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发挥 全市各委、办、局以及各区力量,同步开展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充分体现城市总 体规划战略平台和空间统筹作用。作为市域层面专项规划,本规划充分落实和深 化“上海 2035”,从更高起点、更大力度推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适应 新形势、凸显新需求、构建新体系、重塑新空间,更好地规划指导上海商业空间 布局长期可持续发展,谱写出新时代“商业,让城市和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上海市郊区各区总体规划、上海市中心城各区单元规划、《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导则》(2021)
《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商流通函〔2021〕
397 号)、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城市生活物资保供工作的通知》(2020)、商务部等 7 部委印发《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2021)
《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2021)、商务部办公厅等 11 部门关于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的通知(2021)
本次规划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总目标,研究对象覆盖依托商业空间开展的各类消费活动,既包括零售、批发、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商业功能业态,也包括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信息、金融等消费内容。同时将新型消费、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兴消费模式与空间纳入研究范畴,指导商贸物流、商业数字化等配套支撑体系的规划建设。
1、人民至上,需求导向。顺应人民消费升级趋势,商业设施供给兼顾保障性与品质性,优化建设,引导创新,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2、统筹城乡,确保供给。以推进上海城乡格局构建为导向,结合城市各圈层产业发展水平与生活品质发展阶段,统筹布局商业设施。在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合理控制总体规模,确保底线需求,兼顾弹性生长。
3、精明布局,分类引导。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商业辐射力相适应的商业空间层级体系,组织有机的市域商业设施网络。结合公共活动中心、产业园区、居住社区等不同类型区域,实行分类指导、精准定位、紧凑布局。
4、创新转型,力塑品质。推进数字化改造,加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针对性改造存量商业空间,积极探索新型商业形式。指导商业空间彰显文化特色,注重环境友好与绿色低碳。
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 加快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力争至 2025 年形成万商云集的消费供给、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闻名遐迩的消费商圈、丰富多彩的消费模式、近悦远来的消费环境。基本构建层次清晰、布局协调、功能完善、品质精良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空间体系。
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商业文明,全面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全球消费吸引力、商业品牌竞争力、商业文化引领力、城市品格独特性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高度匹配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的、体系健全、布局精准、业态先进、品质卓越的商业体系,将上海打造成全球消费展示窗、消费市场制高点、消费潮流风向标和消费体验示范地。
对应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空间体系和公共中心体系,匹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全市构建“4+X+2”的商业空间体系,包括由“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构成的 4 级商业中心体系,“特色商业街区、首发经济示范区、夜间经济集聚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构成的 X 个特色商业功能区,以及以“商贸物流体系、商业数字化体系”为主的2个配套支撑体系。
国际级消费集聚区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广域性、超广域性消费人群,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供国际化、最顶级的综合消费服务,集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休闲娱乐、酒店会展、健康养老等功能于一体。云集国际国内精品、引领时尚消费潮流,在商品和服务、客户、品牌商家等方面兼具全球性和门户性特征,展示中国商业特色和消费文化,体现上海消费体验最高水平。
东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以“一江一河”交汇处的“黄金三角”功能区为核心,依托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高的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小陆家嘴-张杨路、淮海中路、豫园商城、北外滩等市级商业中心,联动周边文化、旅游、体育、休闲、金融、健康养老等各类高等级消费空间共同组成。
西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虹桥副中心为依托,发挥“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的区域优势,打造联系亚太、面向世界、辐射国内的重要商贸流通中心。
国际消费窗口:划定多个具有“买全球、卖全球”国际消费特征的功能节点,例如迪士尼小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等。未来可以根据实际建设发展情况予以调整。
市级商业中心主要面向全市、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广域性消费人群,匹配大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提供综合消费服务,集聚高端购物、餐饮美食、商务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体现城市活力、配套服务齐全的综合性商业功能区。
本次规划共确定 29 个市级商业中心。其中,规划近期市级商业中心 19 个,包括南京东路商业中心、南京西路商业中心、小陆家嘴-张杨路商业中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商业中心、北外滩商业中心、淮海中路商业中心等;
规划远期市级商业中心远期 10 个,包括徐汇滨江商业中心、杨浦滨江商业中心、苏河湾商业中心、莘庄商业中心、吴淞商业中心、嘉定新城商业中心等。
地区级商业中心指服务于本区域及周边区域的消费人群,以满足区域内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等综合消费为主要功能,形成规模中度集聚、行业业态较为齐全的商业功能区。
其中主城区内共 31 个,包括控江路商业中心、打浦桥商业中心、长寿商业中心、曹家渡商业中心、南外滩商业中心、世博商业中心等。
主城区外共 14 个,包括五大新城内的嘉定老城商业中心、青浦老城商业中心、奉贤老城商业中心等,以及新城外的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商业中心、城桥商业中心等。未来可根据实际发展建设情况适当调整。
社区居民,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规模应与社区居住人口规模相匹配,功能业态符合日常活动特征。
城镇地区的社区商业设施可分为“社区级商业中心”和“邻里商业设施”两类。社区级商业中心应步行 15 分钟可达,满足日常多元化的生活消费需求,功能相对完善且有一定针对性,服务半径约 800-1500 米,服务人口 3-5 万人。
邻里商业设施应步行5分钟可达,优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包括菜场、早餐网点、药房、洗衣房等,主要服务就近居民,服务半径不超过 500 米。
乡村地区的社区商业设施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以周边乡村居民基本生活服务保障为主,兼顾生产服务需求,可包括便利店、杂货店、药店、理发店、餐厅、金融服务、维修点、末端配送、奉贤十大美食农产品销售展示中心等。
社区商业设施的配置应当兼顾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基本保障类业态指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务等基本消费需求的业态,主要包括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指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健康、社交、娱乐、购物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业态,主要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特色餐饮店、蛋糕烘焙店、新式书店、运动健身房、幼儿托管点等。
特色商业街区是指满足人们个性化、差异化、专业性等特色消费需求,由某一特色吸引力衍生出众多规模不一、特色鲜明的商业及服务设施,以带状街道形态为主线,呈网状辐射,依托主街、支马路形成连绵的商业功能片区,统一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商业集群。
本次规划结合现状发展基础与历史风貌、环境景观、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规划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鼓励各类特色商业街区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彰显特色,推动形成“一街区一主题”,将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成为激发消费创新活力、展示城市民俗风情的城市标志性名片。
首发经济示范区是品牌集聚度高、时尚消引领性强、首发平台影响力大、首发活动密集且稳定持续的特色功能片区。
优先依托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和知名市级商业中心,选取体现上海消费文化特质的空间节点,如新天地、西岸艺术中心、豫园、1862 船厂、上生新所、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民生艺术码头等区域,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标。
夜间经济集聚区指在晚7时至次日6时的时间段内,依托公共空间或街道,在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各类夜间经营活动领域具有一定活跃度的特色功能片区。
本次规划打造“1+15+X”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体系。其中包含1个世界级水岸夜生活体验区,依托“一江一河”和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部分重点区域,分别打造滨水夜经济活力带和都市夜生活核心活力圈,集中承载全球24 小时城市金融、文化、创新、游憩等核心功能,展现全球城市夜间特色与魅力。积极打造 15 个具有标志性、体验丰富、包容多元、与时俱进的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在各区培育打造 X 个主题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标志性夜市和具有吸引力的夜间经济特色示范项目。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与上海超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由中心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构成的三级市场保供体系。本次规划在全市构建由东南西北四大中心批发市场、六大区域批发市场、N 个专业批发市场组成的“4+6+N”空间布局体系,作为城市主副食品的保供底板。
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构建畅通高效、协同共享、标准规范、智能绿色、融合开放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在全市范围内加快布局“区域物流枢纽-转运分拨中心-社区物流设施-末端配送设施”四级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保障空间供给与实施落地。
围绕商业领域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创新,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推进商业数字化主体培育、商业数字化载体建设和配套新基建基础设施。推进传统商业数字化创新,鼓励建设一批智慧购物示范场景;鼓励线上平台与实体商业深度合作,打造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数字化示范区、数字商圈商街、智慧早餐网点、智慧菜场、直播电商高地等实施建设。加快智慧零售终端建设,落实智能快件箱、智能取餐柜、智能售货机、智能回收站等各类设施规划布局。
倡导商业空间及环境设计的复合化、人性化、智慧化、艺术化、生态化和流畅化“六化”发展导向,竭力培育体现大都市空间环境品质的精品商业空间。
1、功能联动、多元融合。商业空间应适应多元功能需求,预留弹性空间适应业态变化。鼓励集约布局、地上地下立体化开发,确保空间利用效率。
2、以人为本、安全舒适。加强慢行系统设计,优化步行环境,营造连续、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开展精细化空间设计,提升各类人群的购物消费体验。
3、科技引领、智慧赋能。应用智能信息技术提升商业服务水平,空间设计应满足智慧技术应用的空间需求,为技术应用提供支撑。
4、精彩多样、点亮城市。培育消费环境特色,挖掘历史文化风貌价值,凸显本地特征。强调空间的辨识度和丰富性,强化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和主题特色。
5、绿色生态、自然亲人。以生态绿色理念营造空间、提供服务,鼓励灵活设置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口袋公园等生态空间,鼓励融合绿色消费功能。
6、便捷可达、组织合理。以 TOD 理念引导大型商业空间与公共交通枢纽统筹设计,注重商业空间与公共交通、停车场的便捷联系,提升到发体验。
多头并进,全范围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
推进消费地标打造:重点聚焦国际级消费集聚区,着力构建云集国际国内精品、引领时尚消费潮流、吸引全球消费客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深化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小陆家嘴、淮海中路、豫园等市级商业中心能级提升。支持佛罗伦萨小镇等打造国别商品特色街区,打造武康路、愚园路等一批海派特色商业街区。
建设五个新城商业:加快建设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综合性新城商业中心,形成层次分明、奉贤十大美食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业态先进、错位发展的新城商业体系。强化新城面向长三角区域和市域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功能综合的新城商业中心。加快建设新城“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商业,形成功能集成、线上线下融合、消费便利的综合性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推动新城结合历史街区、城市生态景观、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形成商旅文结合的特色消费功能区。
塑造门户枢纽节点:着力打造面向国内外的商贸流通门户和商业前沿堡垒。结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培育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动建设临港新型国际贸易枢纽;依托青浦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特色古镇,打造“水乡客厅”门户商业枢纽节点。
夯实基础民生保障:完善主副食品供应链体系,有效保障城市主副食品供应。建设一批运营高效、管理智能、交易便捷、体验升级的智慧菜场。填补商业服务覆盖盲区,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
创新新经济新消费:做强首发经济,推动“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聚焦品牌经济,促进知名商圈的本土品牌竞争活力增强和进口品牌集聚。提升夜间经济活力,推动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限时步行街的打造,持续办好上海夜生活节等活动。
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国家级和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在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用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在服务保障民生、促进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