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记忆】奉贤那些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你知道几

上海美食特产 2021-06-01 12:13112未知admin

  位于上海南部、杭州湾北岸的奉贤,江河纵横,田地肥沃,祖祖辈辈不懈农耕,不辍渔牧,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和丰饶的物产,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风味。

  奉贤区新闻办说,在城市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一些传统特产由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工序和习俗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对于已经上了年纪的人或者在外的游子来说,当年那道家乡的风味菜可以立刻唤醒儿时的记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三官塘镇人口已超千,是中等规模的集镇,三官塘,原名三官堂。宋初,该地已有移民流徙居住,漳泉港穿村而过。宋元时期,镇周边乡村豆腐作坊兴起,尤以镇东杨王规模最大,设店成市。相传,三官堂豆腐出名与明代刘伯温有关建造屠氏庙有关,素食豆制品业与日俱增。清康熙年间,包括杨王在内的多家豆腐作坊迁址镇内,使得三官堂豆腐业更加空前兴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官堂的豆面店坊有6家非常出名,分别是:创办于1923年的夏德记豆腐坊(十字街西口)、何永顺豆腐坊(仁寿桥河北)、许恒兴豆面坊(北街);创办于1928年的何鼎兴豆腐坊(仁寿桥河南);创办于1935年的吴兴记豆腐坊(东街市)、潘鸿兴豆面坊(东街中段)。

  当时的三官堂豆腐不仅销量大,而且质量优,其特点是:色,雪白如玉脂;质,细嫩不易碎;食,上口滑而不腻。民间歌谣赞曰:“三个老爷坐一堂,一无典当二无行。豆腐摊贩挤满巷,众称豆腐三官堂,买块豆腐烧只汤,一家吃得精精光。”三官堂豆腐还被挑担穿街走巷叫卖:“豆腐——三官堂!”“三官堂——豆腐!”意思是三官堂豆腐是正宗货,品位高。久而久之,“豆腐三官堂”的名声便流传开了。

  对于年轻一代的奉贤人来说,都未必知道自己的家乡还有一种沪上闻名的特产,那就是“漴(音同崇)缺鲫鱼腊板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上海人乘公交汽车经过漴缺时,有的还会特地下车停下来吃顿饭,目的就是为了品尝奉贤当地特产鲫鱼腊板黄。

  漴缺原来是当时奉贤西南海边的一个小集镇。腊板黄鲫鱼的特点是两头小,肉段大,脊背阔,肚皮肥壮,鱼鳞呈金黄色。个儿大的每条达一市斤,小的也有三四两。肉嫩而肥,口味鲜美,其营养成分比一般鲫鱼高,煮成鱼汤可做病人和产妇的滋补佳品。

  “漴缺鲫鱼腊板黄”为什么能成为当地的特产呢?原因是当地独特的水质与自然环境造就的。漴缺地处海边,夹塘(两条海塘之间)里是静水河,其水味咸,土质含沙而色黄,河里有肥壮青嫩的芦根和壮草,鲫鱼长得特别肥壮,鱼体又呈黄色,“漴缺鲫鱼腊板黄”由此得名。

  早在1930年,青村乡吴家驳岸里吴泗渔创办了“延陵桃园”,辟地9亩,从浙江奉化引进桃苗,品种有玉露、五月早等,经奉化王姓果农精心传艺、吴氏家人认真栽培,九亩桃树硕果累累。奉贤特产收获季节,雇船装运,远销上海、天津等地市场。1940年,延陵桃园扩展至32亩,并从外地引进新品种,每年可上市鲜桃300余担。自此,驳岸里水蜜桃声名遐迩。

  解放后,延陵桃园品种由原来的2个增加至9个,除玉露、五月早外,还有白风、红露、黄桃、太仓、江山早生、白花六林、万象早黄。后来,规模扩展到200余亩,产、供、销全部纳入国家计划。旺季时,上海市区、闵行、南桥等地也有不少人来批发采购。

  青村港,原名青溪。松江美食宋初有移民流徙居住,渐成渔村,溪水穿村而过,直通大海,松江美食故被称作青溪。早在清朝光绪年间,“青村港大蒜”就已闻名奉、南、川3县及嘉善、平湖一带。但数量之多,品质之好,要算青村港西南一里地的翁家塘。翁家塘是翁氏世族居地,当地曾有“大蒜王国”之称。民国初年,青村港大蒜的产、销正逢时兴。翁家塘基本上家家户户种植,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后种植范围扩展到邻村蒋家塘这一带、朱桥、朱店、于庄、王家等地。

  “青村港大蒜”为何能如此出名呢?青村港的农户除了掌握大蒜生长规律外,还能利用水生杂物作有机肥料,在河滩、塘垛、宅前屋后的田垅上,捣泥、采勒、播蒜种,然后把河里的浮萍、水草打捞上岸,复盖在蒜勒表土上,既保持土壤通透性,又防御寒潮袭击,水生杂物腐烂后又是优质肥料。蒜苗长高后,茎扦挺拔粗壮,叶色翡翠欲滴,蒜瓣层叠饱满,最重的蒜头足3两以上,深受农家、客户的赞赏。

  在柘林的历史上,曾有一种土生土长的中草药类的特产,名谓野生铁梗青蒿,属丰富菊科多年生草本,当年环镇数里都可见到。青蒿茎梗直立,高1.6米以上,在微风的吹拂下,绿叶泛光,枝影婆娑。铁梗青蒿不但杆躯挺拔,上海美食特产且香气足而味微辣。每年秋收时节,当地的老百姓像收割稻子一样,全家老少齐上阵,满怀喜悦地收割野生的铁梗青蒿。铁梗青蒿被镰刀割倒后,就在原地太阳下晒上几天,然后收割者人挑车拉运往农家场地上,经晒干后整理成齐齐整整的一大捆一大捆。也在这个时候,就有收买者前来收购,常有运输船将晒干的柘林铁梗青蒿运往上海药栈,并销往各地。

  铁梗青蒿之所以成为柘林的特产,这与柘林冈身一带的气候和土壤沙质有关。中药铺除将柘林铁梗青蒿直接用作中草药配剂外,还特别制作消暑的清凉饮料,当堂销售。在苏州和南京的多家中药铺前悬挂着“柘林铁梗青蒿露”的招牌,曾一度成为名闻遐迩的金字招牌。松江美食苏州一家中药铺曾将此金字招牌,一直悬挂到20世纪50年代。

  天花粉,俗称“杜瓜粉”,又叫“玉露霜”。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栝楼”,亦称“瓜蒌”,俗名“杜瓜”。其富含淀粉的肥厚块根,经加工制作成粉剂后即称“天花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它能“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疾结,利咽喉,止消渴,消痛肿疮瘘”。

  约在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高桥地区贩售药材的肖姓商人发现杜瓜的药用价值,并将挖掘瓜根进行制作的经验介绍给左邻右舍。嗣后,采挖杜瓜根制作天花粉的工艺很快地在高桥地区农户中流传开来。时至1933年,“金正记天花粉”被列为江苏省土特产展览会展品之一。“高桥天花粉”在上海地区更加出名,不少南货店也有出售,成为当时市面上的畅销品。

  当年奉贤高桥地区及四方不少的农民,每逢冬春之际(即11月~翌年3月份是采集杜瓜根的最佳季节),利用农闲时间,两三结伴、三五成群到野外杜瓜易生之地,在竹林、老宅基地前后、久旱田、河滩、塘滩等各处荒芜土地采集杜瓜。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