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千山绿遍地瓜果香——黔西南州山地特色高
立足山地资源,厚植生态优势,创新山地高效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黔西南用相对较早到来的丰收季,诠释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
躲在初夏的树荫里,抬手摘下一颗红得发黑的杨梅,放进嘴里一嚼,酸甜的果汁瞬间带走一丝暑意。
5月中旬,光照充足、降雨量充沛的望谟县弄林村,杨梅进入最佳采摘期,省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品尝比其他地区提早近半个月上市的杨梅。
成熟较早、果脆汁多、味道香甜纯正的四月李,深受人们的喜爱,吸引了远近客商前来收购。李子盛果期亩产约2000公斤,上市每公斤市价约10元,市场潜力大,农民种植热情也高。贞丰县已种下四月李25.7万亩,使过去光秃秃荒山荒坡变成了“绿色银行”,为当地农民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兴仁锁寨村的油桃,南盘江岸边的芒果、凤城十大美食火龙果、百香果……正待上市的瓜果长势喜人,为黔西南的夏季添香增色,述说着山地高效农业的勃勃生机。
黔西南多山、海拔跨度大、生物性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大。结合石漠化严重的实际,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黔西南坚持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出“顶坛模式”“坪上模式”等产业化治理石漠化新路子,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
近年来,黔西南奋力打造民族特色山地经济创新示范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已有的四大产业发展模式基础上,黔西南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三条立体农业产业带——以精品水果、凤城十大美食早熟蔬菜为主导产业的低热河谷产业带;以薏仁米、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烤烟等为主导产业的缓坡温凉山区特色产业带;以有机茶叶、干果为主导产业的高坡冷凉山区绿色产业带。
按照“优一、强二、扩三”的产业发展思路,黔西南州突出“六抓六促”工作措施,全面实施“大生态扶贫”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经济林木、“两江一河”精品果业为主导产业,结合“一县一业”,适度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生态养殖”等林下经济,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凤城十大美食宜草则草,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经过不断探索和培育,黔西南州山地高效农业渐成气候。2017年,全州建成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427.9万亩,粮经比由35∶65调整为30∶70。省州高效农业园区达56个,实现产值182.07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4个,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15%。
尤其在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号角声中,黔西南牢牢把握“八要素”,早部署,早落实,在脱贫攻坚“1+20”系列文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制定2018年产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了调减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食用菌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退一进十”的思路,并配套实施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干部夜校等载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争取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充分运用金融手段激发活力;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200余家合作社、20余家州内外农产品直营店建立联结机制,形成市场保障;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推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进“五共四化”党建扶贫示范村创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扶贫力量不断加强。目前,黔西南州共新增高效农作物面积逾90万亩,其中已种植替代作物面积71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9.38万亩。全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种植面积扩大到430万亩以上。
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产业基地、农业园区建起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来,网上渠道、“空中航线”连起来。一批批农特产品运出山外,一沓沓票子揣进腰包,山区群众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