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有喜事】昆山张浦:星光更盛处 乡野有硅谷
央广网苏州12月6日消息(记者王姝姝 见习记者顾炀威)乡村搞科创是无中生有吗?走过江苏大大小小的乡村,昆山市张浦镇尚明甸村提出“乡野硅谷”的愿景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深感好奇。
昆山张浦镇的最南端藏着一个江南水乡式的村庄——尚明甸村。驶出高速公路,拐入村口,“江南圩田 乡野硅谷”八个大字映入眼帘,驱车向前,黑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辽阔的田野一望无际。
科创似乎与传统印象里的乡村南辕北辙,但在将“现代化”作为勾画目标的昆山乡村,记者看到了乡村与科创的碰撞,土地与星空的相遇。
乡村振兴,必须产业振兴。尚明甸村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乡村+科创”。两者能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尚明甸村科创之家里一家企业给出了答案。“来到这里办公面积更大,环境更舒适,大家的劲头也足。”陈宇星是个时尚靓丽的90后,她对村庄办公给出了高度评价。考虑到尚明甸的地理位置优越,来往上海和苏州主城区都很便利,在当地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这家深耕苏州市区多年的企业转战尚明甸村。
“基于真实需求,让数字更有价值。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陈宇星身后的屏幕上,是一线城市热门景区的虚拟投屏,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游轮在水面航行,两侧高大建筑美轮美奂,海量的城市信息数据能配合完成一些城市管理功能。
低头探索“科技宇宙”,抬头眺望田野风光,不得不感慨,科创+互联网,造出了一条互联互通的发展之路,架起了一座让乡村通向一切可能的桥梁。“乡野硅谷”的愿景因为年轻人的到来,成为现实。
“尚明甸村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保护性开发,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农创、文创和科创的三创融合。科创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人才、项目,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机遇。”尚明甸村党总支书记孔玉表示,乡村搞科创并不是无中生有。
通过改建废旧厂房,优化空间布局,尚明甸村入驻了科创企业,也建起了院士楼。顺着孔玉指的方向秦淮十大美食,“科创之家”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村里自由开放的创业氛围激发着年轻人的创新活力。未来,这里会以“元宇宙”为主题,汇集更多高科技企业和尖端人才。
科创企业在这里并不是孤岛。目前,尚明甸村通过招引光电院士站等在内的多家科创企业,打造乡野硅谷,并完成soso咖啡店、舍里生活馆、七玖年花园民宿、清溪里民宿、元蓁斋民宿等科创、文旅配套。接下来,还有美术馆以及更多新伙伴加入,共筑新未来。
“乡村和科创的生活部分和产业部分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它不是一般的产业园。”乡伴文旅集团尚明甸理想村项目负责人迟明负责科创板块的项目招引等工作,“目前科创板块已经进入到项目的尾声。我们以科创为主题,整合多元业态,鼓励带动新老村民参与家园建设,共享乡村美好。”
在村里点一杯拿铁,走过稻田,咖啡并不仅仅是一杯饮品,也是白领们加速灵感的催化剂,是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以及企业融合团队的妙招。
记者推门走进一家康养民宿,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面而来,店内咿咿呀呀地播着小曲,古朴墙砖前站着店内的“1号员工”——咖啡机器人。憨憨的大白机器人熟练地摆臂,稳稳地制作出一杯杯手冲咖啡。“咖啡时间”与“乡村慢生活”在这里“接轨”,来自长三角的“旅客”也在这个村庄停下脚步。
“来这里的游客都很享受乡村特有的松弛感。”一家民宿负责人王铎表示,巧遇乡村振兴招商契机,因喜爱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她留了下来,她的不少邻居也是从“游客”变成了“留客”。
在咖啡店的周边,不同装修风格的民宿成了村容的“颜值担当”,典雅中国风、复古欧式风、浪漫花园风……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村里还引进了露营地、自行车主题餐厅,建设新美术馆。”谈起村内的变化,党总支书记孔玉最有发言权。
“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为科创人才在乡村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也为乡村旅游提升承载力。”孔玉顿了顿说,“在村里搞科创,得和我们村民息息相关。就像我们文旅产业也是作为科创配套打造的,是新业态的一部分。”
村庄南部是当地村民的集中居住地,北部片区则是科创新业态。南北片区之间有一座连接两岸的桥,见证着新老村民的融合。新村民走过桥,感受乡村的淳朴,老村民们也正走过桥,感受时代在前进。
在村里,一杯咖啡也为许多老村民打开了新的生活方式。虽然还不太理解,但也让尚明甸村的老人们得意了好一阵。“我们有好几家咖啡店,别的村可没有,要镇上买了带回来。”
“不少村里长大的年轻人回来得越来越勤了,喝杯咖啡、品尝美食,所有人都在为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孔玉扬起嘴角。
除了咖啡的香气,多年深耕沃土的老村民们也从稻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当无人机起飞,宇宙呈现眼前,一幅致敬航天的巨型宇航员稻田画作惊现眼前,大地正踮起脚尖仰望天空。
其实,当稻田画设计团队在几年前第一次来到尚明甸村时,村民们并不理解。看着设计师们拎着电脑、测量田块,曾是老村长的马利新相当困惑。“什么叫稻田艺术?我们种了这么多年,哪有这么种地的?”
几个月后,迎来丰收的稻田边停满游客的车辆,马利新和几位“种稻好手”早已成为团队一员。他高兴地介绍:“稻子里种出花样来了,周围没有人这么种的!这么多人来看,都觉得稀奇,还带动了旅游。”
“土地不会辜负你的付出。”稻田画设计团队负责人虞洁带着小伙伴们在稻田画出了新故事,“前三年我们做了昆山的特色文化昆曲,今年的稻田艺术主题是仰望星空,这与尚明甸村的科创主题相契合,也是致敬祖国的航天事业。”
除了稻田画,马利新和老村民们关心的还有粮食产量和销量,毕竟种出再好的花头也不能浪费粮食。对此,记者也在稻田画入口的销售亭见到了他们的“创意”——装有彩色稻谷的易拉罐。“我们希望通过改进保存方式和呈现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设计师团队介绍。
新村民的到来让村庄焕发新活力,老村民“乡村之根”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秦淮十大美食。稻田画、黄桃果园等,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农创的活力,其背后是新老村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实践‘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村民宿集’市场,壮大合作社等,带动村民全面增收!”孔玉一边跟老村民们打招呼,一边向记者介绍不远处建设中的新农居。“未来秦淮十大美食,我们也会发动一些有意向的农户加入到民宿阵营。”孔玉兴致勃勃地描述着尚明甸的蓝图,计划到2025年,打造一条集民宿、农家乐、稻田艺术、蔬果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村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提高。
“江苏的乡村,特别是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水平非常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与记者分享了江苏乡村建设的整体情况,“特别是尚明甸村探索科创的尝试,让我们意识到,现在的乡村早已不是传统观念里的‘农村’了。”
保留乡愁,也要发展未来。乡村要发展,一定是结合自身特点的探索。张春龙以昆山为例进行分析,昆山拥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科研要素,市区外溢的现象很明显,给乡村探索科创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尚明甸村是昆山市区到南部水乡古镇的必经之地,身处上海一小时经济圈,这些地区科创资源集聚,辐射效能强烈。
而对于马立新等参与种稻新模式、参与智慧农业的老村民,张春龙也高兴地称呼他们为“新农人”。“新农人是指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所有人,无关年龄与经历。传统农民也可以通过学习、转换思想,成为新农人。咱们的返乡青年、返乡农民工,甚至许多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传统农民,他们参与现代化乡村建设中,就是新农人。”
张春龙表示,当然,除了帮助传统农民转换思想、学习技术不掉队,我们也要注意到农村需求,在留守老人养老、留守儿童成长等方面做好关心服务工作。
站在村内的聚福桥上,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乡村民宿抱团蝶变,现代科技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尚明甸村蹚出了一条从“传统乡村”到“乡野硅谷”的蝶变之路。
近年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排头兵,昆山的探索从未停歇。尚明甸村作为一种可能性,是张浦镇的乡村振兴探索中涌现出的新兴代表之一。接下来,张浦镇将结合“百村共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产业赋能“百村共兴”,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标杆。江苏美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