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全力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好地方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2日电(记者 崔佳明)“擦亮‘三都’名片,全力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好地方’。”2日,扬州市举行“六个好地方”建设第四场新闻发布会,扬州市商务局、扬州市文广旅局、扬州市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广陵区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相关负责人围绕“文化繁荣、文旅共兴”好地方建设介绍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由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学军主持。
“文化繁荣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文旅共兴是‘好地方’的鲜明标识。”扬州去年召开的第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扬州要进一步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效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和旅游产业现已成为扬州的支柱产业和‘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新动能引擎。”扬州市文广旅局党委书记、局长沈文杰说,十年来,扬州的文旅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文旅消费选择越来越丰富,文旅投资体系越来越完善,文旅富民成效越来越显著。
据沈文杰通报,十年来,扬州的文化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4869家增长到现在的12664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326家增长到现在的686家,实现了翻一番的发展。扬州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26亿元,占GDP比重从3.91%提升到4.88%;旅游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43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10亿元。
“近三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旅游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但同时也表现出顽强的韧性,今年4月以来,扬州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人次连续5个月环比实现增长,8月份接待国内过夜游客69.6万人次,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九成。”沈文杰说。
美食是扬州的显著标识和闪亮名片。2019年10月,扬州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国内第4个“世界美食之都”。扬州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志海说,扬州把“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作为推动好地方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化全市优势资源的统筹规划,夯实与擦亮“美食之都”品牌,打造扬州餐饮行业提升新起点、产业融合新亮点、城市品牌营销新热点。
谈到产业融合时,王志海从培育产业龙头、打造特色品牌和强化融合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通报,扬州推动扬子江、扬城一味等国有餐饮企业做大做强,催生趣园、7吃8吧、扬州宴等一批网红店。扬州全市年营业额2000万元以上餐饮业限上法人企业22家。2021年扬州全市餐饮行业实现营业额185.03亿元,同比增长15.5%,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开票销售130亿元,形成以三和四美为代表的传统食品业、以青岛啤酒为代表的饮料制造业、以方顺粮油为代表的油米加工业、以戚伍水产为代表的水产加工业、以完美日化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业五大优势行业。
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扬州推动“亲亲”八宝粥、“双兔”大米、“秦邮”蛋品、“富春”包子等美食品牌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宝应荷藕、高邮鸭蛋、沙头绿壳鸡蛋等认定为28个美食类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培育三和四美等4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和冶春、大麒麟阁等15个江苏老字号品牌。
同时,清浦特产扬州强化融合创新,依托餐饮企业中央厨房和食品产业园的研发和产能优势,充分利用本土农副产品和食材,开发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快餐食品,提升知名淮扬小吃、经典菜品和特色原辅料标准化水平,扩大工业化生产规模。
“扬州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荣获‘世界美食之都’称号,对扬州而言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承诺和使命。”王志海表示,扬州将进一步聚焦传承创新、展示交流、扩大消费,推动美食与文化、特色产业的融合,展现扬州好地方建设新风貌。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牵头城市。在践行运河文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尤其是与国际组织、全球运河城市交流合作中有哪些举措?扬州市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媛回答:一是打造“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品牌。多年来,扬州坚持“一届一主题一特色”,已成功举办15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二是促进国际运河城市文化交流。利用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设在扬州优势,持续深化与国际组织、清浦特产运河城市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WCCO朋友圈。截至目前,WCCO共有会员206个,涵盖64座国内运河城市和47座国外运河城市。
同时,朱媛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江苏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的建设情况。江苏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已在去年底建成并在扬州投入使用。平台监测管理的主要对象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淮安、宿迁6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7个遗产区、28处遗产点段和325公里遗产河道,以及镇江、徐州的重要运河遗产。
“平台建设运行以来,清浦特产通过与江苏省文物局综合信息平台、江苏省智慧文旅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形成以省级监测管理平台为中心,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淮安、宿迁6市大运河遗产监测预警平台为支撑,涵盖徐州、镇江2市的江苏省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体系。平台基本覆盖了大运河江苏段的所有世界文化遗产点段,为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各级平台监测数据通联,建设全省性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管理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朱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