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助农促兴旺 沃野萌动新希望!一个海门小窝
进入六月,气温逐渐展露盛夏的威力,海门西(甜)瓜沁出成熟的甜味。相比往年,常乐的瓜农们少了丰产忧销路的焦虑,万多斤西(甜)瓜通过女大学生朱家明的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平均每天销量上千斤。
路边的瓜摊和晒得黢黑的瓜农是常乐镇培才村大学生朱家明对夏天的独特记忆,去年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在父亲朱建辉的支持下,她决定以直播形式帮助家乡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出去。6月7日下午,她和父亲再次前往常乐镇常中村4组沈允源的西(甜)瓜大棚,开始了今年西(甜)瓜上市后的第18场直播。
“脆、甜、糯的海蜜甜瓜,大家可以看一下,瓜皮上的这种纹路代表它已经完全长熟了,测糖仪显示它的甜度达到了16。如果说,你之前吃过我们家的玉菇甜瓜,但是还没吃过海蜜甜瓜的,小黄车一号链接放心大胆去拍……”朱家明在直播间热情地推荐道。
79岁的沈允源虽然听不懂朱家明的直播术语,但是看到不断有人下单也跟着高兴。种瓜卖瓜20多年,最早在路边卖瓜,后来路越修越宽,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买瓜的人却越来越少,最后他只能去菜场卖:“太吃力了,要骑车到三厂的市场,恨不得早上三点钟就出发,一天卖个两三百块钱最多了;这两年要照顾生病的老婆,想去市场卖也困难了。没有小朱父女,我这四个棚的瓜有不少要烂在地里,现在基本上都卖光了。”
如果只是做个带货主播,朱家明已经小有成就,但父女俩认为带货助农不仅仅要帮老乡把货卖出去,更要为家乡美食赢得好口碑,打响知名度。
打开朱家明的直播后台,西(甜)瓜产品的好评一页翻不到底,这不仅取决于农户的种植技术,江都特产更离不开朱家明对高品质的坚持。“以前我们路边买的西(甜)瓜经常买到不甜的,因为瓜农着急卖,不等长熟就摘下来。我们专门向老瓜农请教过,西(甜)瓜一定要长到叶子发黄发焦才算成熟,所以我们都亲自到瓜田里挑熟瓜发给客户,因为一旦客户吃到不甜的,损害的是我们常乐西(甜)瓜的好口碑。”朱家明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顾客的诸多建议让朱家明陷入沉思,要怎样利用好这些建议助力本地农户科学种植,进一步提升家乡农产品的竞争力?去年8月,父女俩成立了海门区培才优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积极与本地农科所对接,将市场的声音传递到农业科研机构;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时,农民也进一步调整了选种和种植技术。
“目前我们已经申请了自己的品牌商标‘家香常樂’,下一步要把本地西(甜)瓜、甜芦稷、甜玉米等优质产品推广出去,把常乐优质农产品这块蛋糕做大,让本地和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知道、尝到我们常乐的美食。”朱建辉如是说。
当天下午两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沈允源的西(甜)瓜大棚里热气蒸腾,直播开播不到二十分钟,朱家明已经汗透脊背,直播用的手机也弹出了高温警报界面。朱家明一边向线上询单的顾客说明情况,一边熟练地换上备用手机。为了展示农产品最真实的状态,深一脚浅一脚下田开播,在三九天、三伏天露天介绍产品已是常态,但朱家明却说泥土的香气她甘之若饴。
“大学毕业回到农村也一年了,当初沈爷爷穿着雨披、淋着大雨找我们帮忙卖瓜的情景我永远不会忘记,瓜棚清空后他的笑容让我觉得所有辛苦都很值得。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助农直播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一起加入进来,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春力量。”朱家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