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在外市场难觅 “钟楼奶糕”生产地搬离西安
虽然早已立秋,但是西安温度依然很高,不少人想吃冷饮,西安80后邓斌想吃“钟楼奶糕”,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在钟楼旁边几个冷饮摊点都没找到,颇有些遗憾。今年极端高温天气让一些精明的商家嗅到商机,不少市民预计“清凉消费”走俏商家赚美了,然而华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市民记忆深处的钟楼奶糕如今很难找到。钟楼奶糕去哪了?
近期西安街头闷热,华商报记者来到钟楼附近走访,刚走几步就满头大汗,走访了几圈、咨询十多个冷饮店,都没看到传说中的钟楼奶糕。
在钟楼地下通道里,华商报记者以客户身份问一位卖冷饮的店主有无钟楼奶糕,对方摆摆手说没卖的。再问哪里有卖的对方说不知道,旁边一位女士说,为啥非要找钟楼奶糕,也可以买其他奶糕。在西大街鼓楼附近,路边有人推着车子拿着冷饮在卖,但没看到钟楼奶糕。据附近一位店主任先生介绍,钟楼奶糕几年前卖过,但现在大部分都是私人销售,也不知道真假。钟楼奶糕本来是一个文化符号,“可能停产了吧,具体情况咱不了解。”
不光普通市民找不到,做冷饮生意的陕南人郭江也遇到同样的情况,7月底天气热,江苏十大美食想批发一些钟楼奶糕,可在钟楼附近找了一圈都没找到,有人说钟楼奶糕已经停产,也有人说换地方了。
华商报记者从钟楼走到东门附近,都没找到钟楼奶糕。然而,时间往回倒推十几年,排长队就为买个钟楼奶糕的情景,让许多市民和冷饮经销商难以忘怀。
说起西安“特产”钟楼奶糕,西安人有太多记忆。对很多行业人士来说,老品牌的遭遇引发深入思考。
“钟楼奶糕”曾有辉煌的过去。20世纪70年代,江苏十大美食在西安钟楼附近有一家小铺面的钟楼食品店,最早的奶糕从这里诞生,因此得名“钟楼奶糕”。其以低廉价格和堪比冰激凌的口味,深受西安市民喜爱。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多个冷饮品牌抢滩西安市场,内外因多重因素下钟楼奶糕一度淡出西安市场。
华商报记者联系上了西安钟楼冷饮食品公司副总经理罗世民。他介绍,钟楼奶糕并未停产,而是旺季结束控制产量,经销商处还有售卖。
“最红火的时候,一天生产7000多箱,一箱50支。”罗世民介绍,鼎盛时期“钟楼奶糕”还一度打入全国市场。2002年左右钟楼牌奶糕产销量位居西安前列,还打入甘肃、湖北、山西等地,被国内许多消费者所认可,这是钟楼奶糕最辉煌的时期。
然而,随后厂子面临城市改造无奈搬迁、重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份额。同时,国内乳制品生产巨头抢夺西安市场,以强大的资本优势和渠道优势展开进攻。外来品牌利用资金优势和规模优势,采取给冷饮代售点免费提供冰柜的方式,钟楼奶糕的销售渠道被抢夺瓜分,逐渐从市场上淡出转向农村市场,甚至一度产生停产传闻。
罗世民介绍,如今企业还在生产。最近市民买不到是因为销售旺季到立秋结束,网点暂不主推,而企业不复往日辉煌有多方原因。
城市改造是第一个原因,“几次拆迁对我们影响非常大。”罗世民说,先搬到大兴路,再搬到半坡路附近,设备搬迁就没法生产。本来打算扩大市场结果遇上城市改造,无奈暂时放下市场份额,非常可惜。
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进入西安市场,竞争激烈是第二个原因。华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东大街路边冷饮店面很多冰柜是企业提供的,比如伊利、优悦、蒙牛等,必须售卖该企业的奶糕、冰棍等。免费提供冰柜的方式迅速抢占了市场。市民可选择的更多,忠实客户慢慢老去。
顺着地图指引,华商报记者昨日来到西安市半坡路附近钟楼奶糕生产公司,看到附近有几家门面销售钟楼奶糕。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立秋前缩减产量,工人陆续休假,最近厂子处于暂停生产状态,只有部分行政人员在上班。目前在西安其他地方也有一些销售网点。去年前半年,考虑到汉中当地水质较好,江苏十大美食就搬迁到了汉中一处工业园,跟一家公司合作生产。
钟楼奶糕这么好的品牌,却在市场的风浪之中衰落,虽然其衰落有诸多原因,但是缺少资本的支持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郝渊晓分析,前些年蒙牛、伊利等大品牌进入西安,主要是采取给零售点免费提供冰柜的方式迅速占领了西安市场。当时,如果钟楼奶糕有较为强大的资金支持的话,也给零售点免费提供冰柜,这些外来的品牌很难打败钟楼奶糕。缺少资本,就难以在产品创新、营销渠道等方面进行发力,即使是30多年的金字招牌也难免衰落,钟楼奶糕未来要想卷土重来,借力资本,才有更大的机会。
罗世民介绍,钟楼奶糕生产基地搬到汉中,主要是在兼顾西安市场的同时,开拓汉中市场。未来希望继续南下进入川渝和云南市场。
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对华商报记者分析,钟楼奶糕这样的特色产品应该发挥特色占领本地市场,然后不要局限本地,一定要做全国市场,俗话说“物离乡贵”,走出去跟外界竞争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创新和提高。
郝渊晓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钟楼奶糕不要依靠回忆和情感牌来吸引客户,这是错误的选择,“对钟楼奶糕有感情的人已经步入中老年,这些人已经不是冷饮消费的主力人群,90后、00后才是主力消费人群,而这些人对钟楼奶糕并没有多少印象。所以,钟楼奶糕未来要想突破产品创新才是核心。” 华商报记者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