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贵州这些从口甜到心的美食你吃过几种?
镇宁波波糖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颇具特色的一种民族传统食品,始于是清朝咸丰年间。 是用糯米加工的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 它主要特点是香、甜、脆,色泽麦黄。 食之口内久留芝麻的清香,香甜、易化,所以又叫“落口酥”。
习水土城苕丝糖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采用当地种植的红薯和糯米为原材料,芝麻,花生,核桃为辅料制作而成,口味独特,香甜可口。 经蒸、煮、煎、搓、揉、压等三十六道工序精制而成。 具有酥脆爽口,香甜不腻,营养丰富,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绿色健康食品。
原名“麻片糖”,问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最早的玫瑰糖是在1874年,青岩人用玫瑰花、红砂糖、糯米、小麦、芝麻、核桃仁、红砂糖制成条状或块状,吃着酥软,绥阳特产咬开后糖内的糖心进入嘴中,使得整个嘴巴中都有了玫瑰的香味。
贵州巴结镇的古法红糖,被誉为“东方巧克力”,弥漫着一种自然浓郁的蔗香和焦香,比巧克力更润泽质朴。 掰下一块放进嘴里,浓甜在舌尖慢慢散开,直至心里甜甜的。
赫章财神核桃糖色泽金黄、糖稠甜蜜、柔韧清脆,早已享誉四方,系赫章县财神镇的特产,过去曾经是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高档礼品。 在赫章当地流传有“财神核桃糖、味道赛蜂蜜”的俚语。
贵州陶老者米花糖源于黔东南苗侗各民族民间传统美食,取材当地源生态的材料溶入独特秘制工艺精制而成。 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口感香,酥,脆,甜,和回味悠长的特点。
贵州省黔西南州地区的苗家手工姜糖采用传统配方手工制作而成。口味香甜、纯正。
遵义鸡蛋糕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汉族传统名小吃。具有柔软、香甜、爽口、色泽深黄、富有弹性、入口蛋香、回味悠长、容易消化的特点。
冲冲糕是黔南少数民族家中常见的点心,人们也常说“多吃冲冲糕就会长得高”,所以这就成了小孩子的最爱,虽然这是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冲冲糕的却很有营养。 冲冲糕制作工具是当地人手工制成,有隔板、蒸笼、木棒、高压锅这些。 口感质柔软香甜。
都匀太师饼是流传于都匀的一种点心,系贵州风味小吃名点之一。太师饼皮酥,味香,咸甜皆备。据说:远在商代,武王伐纣,纣王派闻仲太师随军出征。太师为了缩短进兵时间,制作了一种糖烧饼,备为行军干粮。此后,烧饼制作传到民间,经过工艺上的不断改进,形成了酥皮果料糖馅的甜食饼。后人为纪念闻太师,命名为太师饼。
威宁荞酥是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生产民间特色小吃。这种糕点以其原料独特和制作历史悠久,威宁荞酥是以苦荞面粉为主料加猪油等多种配料制成的糕点,香酥松散,味道鲜甜,口感清爽。传说荞酥还曾在朱元璋生日时被进献,大获赞赏,被列为贡品之一!
洁白如银的糕面上撒有白芝麻,侧面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小孔,使它格外的轻软,咬上一口,甜甜绵绵的很有韧性,咀嚼中偶尔的那一口芝麻香,令人回味。
毕节汤圆味道香甜可口,质地细腻。 汤圆用上等新糯米磨制成米浆,过滤晒干而成精制汤圆米粉,用冷水或开水调和米粉制成面皮,用苏麻、核桃、花生、蜜枣、芝麻、洗沙、玫瑰、桔饼、火腿、白糖、红糖、冰糖、香油等制成馅子。 包上馅子的汤圆洁白细腻,下锅后不用猛火,不用瓢在锅底搅动,待馅子煮熟,汤圆自然飘浮水面即舀盛碗中食用。
花甜粑是贵州思南土家族独有的美食,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甜美而享誉四方。 花甜粑便于储存。 待蒸熟的花甜粑凉透后放在水缸里用清水浸泡,可以吃到第二年的农忙季节。 花甜粑里折射出了独特的文化,反映了思南土家族的原始图腾意识,蕴含着丰富的祈福意愿和伦理观念文化。
糕粑稀饭是由“糕粑”和“稀饭”组合而成的食品,还加上了用玫瑰酱调制的玫瑰水,搅拌均匀,芳香清淡,甜而不腻。 相传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一对夫妻逃到青岩古镇,也带来了令农家人大开眼界的宫廷美味——糕粑稀饭。
糖麻圆也被称作是麻团。 在从前的铜仁,糖麻圆是常见的路边摊小吃,口感软糯,再加上芝麻的清香,味道香甜,很受本地人及游客的喜爱。
糯米包子,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细末为馅,蒸熟后滋味丰满、甜香鲜酥。 吃时最好用碗盛着吃,以免油馅漏掉。 糯米包子,于民国时期得名,在贵州民间亦称为糯米团。 趁乌江运输之利,饮食业亦空前繁荣,故民国时有王尚贤的糯米包子、冉隆平的荞面、董老汉的油饼子、大席场老婆婆的糯米糍粑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