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城美食三绝
上世紀50年代初,地处盘江八县中心的兴仁县城有李家华春面;陈家宛耳糕、重重糕;解奶的掐掐汤圆;屠五耶的糯米饭等许多风味名小吃,其中:屠国安的鸡屎藤粑粑、王丙清的三镶豆沙粑、蒋文开的豆浆稀饭享誉兴仁县城乡和盘江八县,无论是骚人墨客或富商巨贾、达官显贵,都喜欢这“三口”,有机缘到兴仁县城都要前往品尝。
上世紀30年代初,家住兴仁县城内的青年屠国安被县政府抓去当兵,不堪忍受折磨,两年后开小差流落他乡,为了生计,给一小吃店老板打工。他起早摸黑,吃苦耐劳,手脚麻利,灵机转变。经过三年观察,老板厚爱屠国安,把该店名小吃——鸡屎藤粑粑的全套工艺毫无保留传给他。屠国安感恩,又和老板打拼几年,思乡心切,30年代末,对老板千恩万谢后回到久别的兴仁县城。
40年代初,屠国安娶妻生子,上有老下有小,为一家五口生计,无职无业的他,把在外学会的做鸡屎藤粑粑技艺置业。此小吃工艺独特:选用优质糯米、籼米各半,磨成米面,按米面重量的1%加入鸡屎藤粉末,用适量温水反复搓揉压成面团,取约50克用手掌压为圆形面团,放在平底铁锅上用适量猪油微火翻煎,再用铁锅铲压为直径约12厘米圆形薄皮放在锅边。打一个鸡蛋调散放入已加热适量的猪油锅中翻煎并用锅铲划为碎块,放肉末约20克、脆臊5、6颗和蒸熟的糥米饭约50克用酱油、葱花、胡椒粉等炒匀后,与鸡蛋一起铲入粑皮内作馅,粑皮对折闭合成半月形,多次翻转煎烤后出锅就可食用。
屠国安对鸡屎藤粑粑的制作工艺早已烂熟于胸,并在老板家独立操刀多年,做此小吃是小菜一碟。他感到头痛的是,兴仁县境内有没有鸡屎藤?为此,他足迹遍及兴仁城乡。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乡村问到此藤,当地父老乡亲只知其名,不知有何用处。
屠国安为安全起见,采挖几棵回到县城,恳请县城名中医姜先生辨认。姜老中医翻阅《常用民间草药手冊》,确认此是一中草药。他告知屠国安说:“生闻此藤时有鸡屎熏味而得名。鸡屎藤有开胃、健脾、平肝、养血功能,能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四肢软弱、头晕、耳鸣、虚肿等症。”
姜老中医还翻阅《常用中草药手冊》后对屠又说:“鸡屎藤能消食化积,化痰止咳,祛风散湿。茎、叶主治小儿疳积、腹胀和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咳嗽”等症。屠国安聆听了老中医讲解,按捺不住内心激动,拱手作揖拜谢姜老中医后回到家中,他把挖回的鸡屎藤茎、叶晒干,舂成粉末,按比例加入米面内,按工艺流程做了几个,先送给姜先生品尝。姜先生见此粑白里透乌,吃了一口,又糯又脆,蛋香、肉香、脆臊酥香、糯米饭清香、鸡屎藤芳香,诸香融合为馥郁的特殊风味。姜老先生吃完一个,拍手称绝。屠国安满怀喜悦说,今晚在中大街肖家湾十字路口开业卖夜宵,请老先生到时来捧场,老先生点头称是。
屠国安请风水先生测算过,当晚是黄道吉日。傍晚,他把早已准备齐全的摊子,挑到肖家湾十字路口,找一宽敞地方设摊,煎、炒、烹饪不久,一股独特清香弥散四周空气里,引来男女老少驻足闻香,在纸糊灯笼烛光闪烁中,大家好奇地观看这一从未见过的小吃。姜老先生守信赴约,他向各位在场观众详细介绍鸡屎藤粑粑的食疗价值。姜先生在县城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生,大家对他的话坚信不疑,争相购买品尝,屠国安虽精于此道,还是忙得满头大汗,虽有妻儿打下手帮忙,还是供不应求。
屠国安的鸡屎藤粑粑在县城一炮打响后,从上世纪40年代初至兴仁县解放后的50年代中期,生意一直兴隆,经久不衰,是盘江八县妇孺皆知的名小吃。农业合作化高潮时,各行各业不准单干,屠国安的生意受影响,不准设摊点经营,只得挑起摊子走街串巷。60年代初,全民饿饭时,因物质匮乏无法生产而停业。“文革”中割资本主义尾巴,屠国安也不敢胆大妄为。80年代初,屠翁辞世,故此名小吃在县城已成为县人的美好历史回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县城百业带来生机,早年跟屠国安学过做鸡屎藤粑粑的县城人蒋文开,把此绝技传授给县城人戴晓国。戴继承此业后,仍白天晚上挑摊走街串巷经营,受县人追捧。至今,有几位县人经营此小吃,贵州美食但遗憾的是,没有早年的独特风味,打听其原因,县内鸡屎藤这种中药材已挖绝迹,现在名为鸡屎藤粑粑,实是一个煎炒的糥米饭粑粑而已。虽如此,此小吃经县方志工作者郭礼中调查撰稿推荐,鸡屎藤粑粑已载入《中国食品大全》,名传九州。
1945年起,兴仁县县城小东门外王丙清家的“三镶豆沙粑”也是驰名盘江八县的风味独特小吃。他把原以小豆沙作馅的油炸糯米粑改为由豆沙、洗沙、肉丁作馅料,称之为“三镶豆沙粑”。该小吃前期加工较繁琐:精选上等糯米淘洗干净,蒸熟舂半茸备作粑皮。芸豆去杂质洗净煨熟至烂,用纱布过滤去渣,沉淀后去水即得洗沙。用猪油、菜油或混合油2斤入铁锅加热后放入红糖1斤熬化,将洗沙8斤倒入反复翻炒,使油、糖、洗沙完全融和成料。选用猪的瘦肉切成丁,用醬油、葱花、胡椒等调匀,取舂半茸的糯米粑约50克,揉压为直径10厘米的粑皮,放入洗沙、豆沙、肉丁各约20克作馅,将粑皮对折合拢成半月状,放入油锅内炸至金黄出锅趁热享用。“三镶豆沙粑”皮酥内糯,馅咸甜相融细腻,口感独特,清香扑鼻。
此小吃开业以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经久不衰,县城内部分妇孺老弱、大人细娃、文人雅士每天清晨到此饱口福,直至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反对各行各业单干,王家生意受政策限制逐漸冷落,到1960年饿饭年代,此小吃销声匿迹,成为县人街谈巷议的历史回忆。贵州美食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给县城内百业带来生机。丙清老翁早年谢世,初中毕业的女儿王学芬继承父业,仍在县城解放东路家门口设摊经营,每日清晨,部分中、小学生和上班族、打工者来此早餐,生意不减当年。经县方志工作者郭礼中撰稿推荐,此小吃已收入《中国食品大全》,享誉全国。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进入90年代,王家“三镶豆沙粑”不知何故退出历史舞台,家住县城广东巷的李本玉油炸粑(又称盒子粑)基本继承王家“三镶豆沙粑”的传统工艺,成为县人喜好的名小吃,至今县人学操此业者不下十人,李奶虽已离世,子承母业,李家油炸粑技高一筹,博得县人厚爱。
民国末年,兴仁县小东门外,蒋家豆浆稀饭也堪称县内三绝之一。操此业者姓蒋名文开,后因此美食博得一雅号,县人称蒋稀饭。蒋家豆浆稀饭做工考究:选上乘籼米、黄豆淘洗干净,浸泡一夜,再将黄豆用石小磨磨成浆,纱布过滤去渣成浆备用,早年用柴灶(后改煤灶)铁锅,先放入干净井水,把浸泡后的籼米过滤后入锅,用柴禾燃烧煮熬,同时用木制挠桨在锅中长时间搅。“煮稀饭不用巧,只用三百搅”,这是县人脍炙人口的俗话。待煮到八成熟时加入豆浆,用文火熬制,继续用挠桨搅转,防止糊锅,待米烂成浆和豆浆融为一体后,舀入土陶烧制的圆形特制框架大沙罐内,罐底用煤火保温,挑摊至小东门口王家摊旁应市,县人蜂拥而至,买上豆浆稀饭一碗,摊主放上适量早已备办的葱花、生姜丝、盐和胡椒,食客再买一、二个王家“三镶豆沙粑”,色、香、味俱全,早餐后各为生计奔东西。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化革命,因前述政策打压,蒋家稀饭难逃厄运。70年代,蒋老驾鹤西去,其子女中无人继承此业。80年代至今,县城内有几家卖豆浆稀饭,陈姓稀饭较有名气,但还是不能和蒋家稀饭相提并论,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