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这些漳平风味小吃你最喜欢吃的是哪一样?

福建美食特产 2021-12-08 10:4497未知admin

  德化特产福建美食特产

  漳平,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红色闽西的东大门。走进漳平,你会被她的美景所慑服。这里山清水秀,派生出江南水乡的风光。九龙江穿城而过,倾诉着漳平的靓丽迷人。不过,漳平的迷人,除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山水自然风光,还有那令人如痴如醉的风味小吃,如米浆粿、油炸粿、“苹婆”冻、风鸭糊、萝卜榚等不一而足,各有风味,各具特色。

  米浆粿和油炸粿,已成为漳平风味小吃的精品。说是漳平的符号和名片都不为过。这种传承了近百年的小吃,为现代社会增添了一种古朴气息。

  米浆粿是漳平最具代表的传统风味小吃,由于可以逐层剥离,外形又像糕点,故又称为千层糕。我这个初到漳平的“外来客”对这一特色小吃充满了好奇,自然也就有了探访其庐山真面目的急切渴望之心——当天下午,在漳平市美食协会会长陈晓梅女士的陪同下,我就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间寻找这种美食了。

  陈会长带我走进深巷中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是专门经营米浆粿小吃的,可谓是“百年老字号”。找到位子落座后,陈会长用漳平话和店老板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大致是介绍我是省里下来写漳平小吃的作家,想了解了解米浆粿。不一会儿的功夫,两盘晶莹剔透、色香俱全的三角形糕点就端上了餐桌。切成块状的糕点从侧面看,一层一层,如树木砍倒后清晰可见的年轮。毫无疑问,这就是有着千层糕之称的米浆粿了。夹起一块米浆粿,揭一层,金灿灿,亮锃锃;抖一抖,颤悠悠,柔韧无比。热情周到的陈会长说,食用米浆粿时蘸以蒜醋、辣酱、卤汁等,别有情趣且不觉腻,若再配上一碗酸菜猪血汤和一小碟卤猪头肉,那便是一餐美味佳肴了。

  我们正交谈间,店老板便端来了一碗酸菜猪血汤和一碟卤猪头肉。此时,揭一层米浆粿入口,再夹一块猪头肉配食,两种香味,两种不同韧度的口感,再配上一勺酸菜猪血汤,真是大饱口福,令人都舍不得离开餐桌了。

  米浆粿,顾名思义就是用米浆制作而成。制作米浆粿前,先要精选出优质的大米,放在水里浸泡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将浸透的大米磨成米浆,在米浆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油、葱花等调料。一切准备就绪,待火势烧旺后,用勺将调拌好的米浆均匀倒入垫有白布的蒸笼里,抹平,使米浆刚好覆盖蒸笼底,成薄薄的一层,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葱油花,将锅盖盖好。熊熊的旺火蒸上十几分钟后,掀开锅盖,霎时就有一阵扑鼻的葱花香和米浆粿特有的碱香味溢出。此时,蒸笼里的米浆也已变成了韧性十足的美食。只见店老板又舀了一勺米浆泼洒在已蒸熟的米浆上,然后抹平,再撒上一层葱油花,盖上锅盖。如此循环反复,一层一层叠加着,蒸熟一层,再添上一层等量的米浆,可蒸至二三十层。蒸好一盘米浆粿需费时两三个小时。关键是,在蒸的过程中,火候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蒸出来的米浆粿才会层次分明,口感筋道,还可逐层剥离。

  这一独特的风味小吃,早已成为漳平各大大小小酒店设宴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特色菜。可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老百姓能吃上一顿米浆粿,算是很奢侈的事了。只有在每年立秋的这一天,每家每户才会蒸上一笼米浆粿,庆贺秋收之季即将来临。不过那时,也只有生活较富足的人家,才会从墟上买回个猪头,用八角、白糖、蒜头、酱油等佐料卤,与米浆粿配食。

  漳平油炸粿,又名油浆粿、油制粿,是漳平城乡人家的小食品。在漳平城乡街巷小店门口,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妇人,竖一炉,置一锅,当街浮制油炸粿。

  浮制油炸粿要比制作米浆粿简单很多:头一天晚上取来适量的黄豆及白米,淘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沥干水汁,将浸泡过的黄豆和白米磨成浆,在浆中加入葱末、五香粉、胡椒粉、精肉末、食盐、味精、白碱等佐料拌匀,即可备用油炸。然后是生火涮锅,一般要选择火势较旺的火炉(如今多为三眼蜂窝煤炉或煤气灶炉),炉上置一盛了半锅油的铁锅,待锅中食油烧沸腾时,就可以浮制油炸粿了。

  取圆勺一把,在拌匀的粿浆中轻舀一勺,伸入沸腾的油锅中,霎时雪白的粿浆凝成一圈油粿,油粿的颜色由白色渐渐转变成淡黄色,几分钟后被浮炸成焦黄,这时的油粿就浮在油面上了,用筷子稍微翻动几下,就可以用圆勺打捞起来。这种油炸粿在很多地方都有,但唯独漳平的油炸粿是用山茶油浮制的。

  油炸粿须趁热吃,入口时又脆又香,很耐咀嚼。大凡油炸性的食物,一般属热性,于是当地老百姓用豆浆、豆腐花等良性流质食物配食,说是一热一良,可以中和。

  如今,漳平城中,晨暮间大街小巷的路边常有一些妇女竖炉置锅浮制油炸粿,给漳平的街巷增添了一道景色。特别是早间时分,那三五成群的学生,肩上背着一个硕大的书包,每人手中都握着一串用竹签串起的油炸粿,边走边吃边追赶着,迎着朝阳兴高采烈地赶往学校。

  从漳平走出去的人,天南地北的都有,回到漳平都要去尝尝家乡的特色小吃,那滋味中蕴含了漳平小吃的色、香、辣、脆,更有一种对家乡的依恋。

  盛夏的漳平,赤日炎炎,街边定会有人叫卖:“苹婆”冻——“苹婆”冻——。掏出一两元钱,向叫卖的人要一碗“苹婆”冻。喝下,瞬间感觉浑身上下一阵凉爽,全身津津生凉。

  漳平永福镇的一些农家房前屋后,都生长着一种藤蔓植物,此植物绕树而长,叶片呈椭圆形,四季长青。每年春季长出悬藤垂挂着圆锥形青果,至立夏时节即饱满成熟。当地老百姓方言称这种植物为“苹婆”。苹婆果成熟时,农家人将果子摘下,用刀剖开果子,将果壁内结满似花蕊般的黄色果籽掏出,盛于簸箕中,端到日头下晒干后收起。永泰特产

  到了夏天,天气炎热,贮有苹婆籽的人家便从深井里打出一桶清水,取来一块白净的纱布,抓一撮苹婆籽置在纱布中扎好,然后放在清水里荡洗。当桶中的清水逐渐由清变浑,进而变成粘稠状时,取一块石膏,用刀片削下少许石膏粉入桶中,再将桶提至荫凉处放置即可。

  隔一夜时辰,桶中清水里结满一圈厚厚的呈淡黄色的冻,此冻便为“苹婆”冻。拿刀将“苹婆”冻划为块状盛在清水中,想喝时,在桶中捞起一块软棉棉冰凉冰凉的“苹婆”冻放入碗中,用刀片划成碎块,再滴上几滴蜂蜜,用汤匙拌匀,即可饮用。

  苹婆这一植物原本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带的永福镇,制作“苹婆”冻的也是永福镇人的“专利”。因其味美,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适合解渴,后来其他各村镇也种上了这种植物,学会了制作技术。如今,在火热的夏日里,漳平城中随处可见卖“苹婆”冻的人们。

  漳平小吃,别有风味,店家卖家也有不少的盈利,但做工极其讲究程序繁多,像米浆粿、“苹婆”冻,你没有那细工夫根本做不来。而相对于米浆类的小吃,魔芋和风鸭算是漳平另类美味佳肴了。

  漳平市区往南行40公里,便是著名的“高山花园”永福镇,那里气候凉爽,很适宜花草的种植生长。自宋代以来,一直是很有名气的花果之乡。

  永福镇的魔芋就是得益于那里的气候及水土,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芋科品种。魔芋是芋类中特殊的一种,生长在永福镇农家田间地头,其茎头与普通芋头相差无几,但芋叶呈碎花状,且叶茎秆带有虎斑纹,芋棵比普通芋矮小。永福的魔芋不能单纯用于蒸熟煮烂食用,而是制作成块冻后炒食。

  制作时,取魔芋头,用水冲洗干净后,将适量的白咸碱水在锅里烧沸,将魔芋头倒入锅中煮熟,捞出芋头,剥皮后将芋头捣成泥状。捣时要加入大量的白碱水,直到芋泥发胀成一团似发过酵的白面便可。然后将芋泥倒入蒸笼中,置于锅里蒸煮半小时,芋泥就变成了一笼又软又韧且富有弹性的粿冻了。待粿冻稍凉后,即可持刀切成块状,然后放入盛满清水的桶里,浸泡一夜,次日即可炒食。

  在清水桶里抓几块浸过的魔芋,切成薄条,放在热锅中,将魔芋片的水分烤干,至魔芋片发黄卷缩时,即装盘备用,然后用五花肉下锅炸油,待锅中油肉变热,便将魔芋片佐以酱油、五香粉等,倒入锅中小炒,配以蒜叶或芹菜梗,炒出来的魔芋鲜嫩无比,美味可口,是上等的酒菜,配饭的佳肴。

  而在博平岭下的漳平农家,每逢入冬,家家户户都会宰杀一批番鸭,褪毛弃肚后,用事先劈好的竹片将番鸭的肚子撑开,然后用五香粉、胡椒粉、味精、食盐等佐料抹遍番鸭内外,将番鸭悬挂在既通风又能晒上太阳的走廊过道中,任凭呼啸的北风吹刮,任凭柔和的阳光照晒。时至腊月,番鸭身上的水分已被吹干晒干,抹在其身上的佐料也渗透到了番鸭的体内。此时,番鸭已成干,便可食用。也正因是凭借自然风吹干的,故称之为风鸭。

  风鸭是漳平农家招待客人的上等佳品。要是谁家里来了客人,主妇定会兴冲冲地跑到走廊上叉下一只风鸭,用锋利的菜刀将风鸭剁成小块,放入冒着油烟的热锅里小炒一会,配之以蒜叶,立马有满屋风鸭味飘香溢出,是下酒的绝等好菜。那风鸭骨里肉里均是佐料的香味,片刻间就令斟酒豪饮的主人和客人于咸香味中不知不觉酣醉,飘然若仙。

  然而,漳平农家招待客人更胜一筹的却是风鸭糊。若是你到一户农家做客,主人端上桌的是香气四溢的风鸭糊,则是把你尊为佳宾,视为贵客了。

  所谓的风鸭糊,即是用番薯粉与剁成碎块的风鸭肉,和之以冬笋丝、香菇片、碎肉、大蒜及食盐、味精等佐料拌煮成糊状而成。风鸭糊状似粉冻,要用汤匙舀着吃。舀一勺风鸭糊送入嘴中,霎时会感到满嘴的糊冻香味在淌出。客人也就自然体会到主人的一腔盛情,如风鸭糊般温烫炙口。

  据传民国年初,客地汀州府一七旬名厨,一日偶到漳平会友,主人以风鸭糊款待。这位厨老汉食毕目瞪口呆,赞叹此糊竟胜过汀州客菜,遂举家搬迁至漳平,全家学习做风鸭,拌风鸭糊,至今其后辈仍生活在漳平城中。

  原标题《风味漳平》,选自《走进漳平》,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由福地炎黄(ID:fudiyanhuang)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用必究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