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柏树里村:风光美如画 特色产业兴
柏树里村地处章安街道东北部,耕地面积860余亩,全村两千余人。它的发展可以说是章安近些年村落发展的缩影。近年来,章安街道按照“集中选点,全面推进”的战略部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各村亮“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这几年,柏树里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新建了村文化礼堂、党建广场、厂房等,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几年前,柏树里村面临着违章建筑侵占建房用地、限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难题,拆违工作成了迫切发展的突破口。
在三改一拆工作中,村两委将群众工作做在前,党员干部率先自查、带头自拆私搭乱建,“以心交心”赢得支持,顺利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村居村貌美化、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短短8个月的时间,拆除村内违法建筑125处,涉及土地面积近3.34万平方米,在全区获得首个“无违建村”的光荣称号。
2014年,村里建成六间四楼标准厂房,同年村主干道硬化工程,完成14800平方米。
2016年至2017年,在小祠堂修建文化礼堂、扩建村部大楼,村民休闲长廊、文化广场、体育公园陆续建成。2020年,沿河游步道建造完成。作为美丽乡村的项目之一,水漾长廊公园风景美如画,亭台、流水、小桥,充满了江南的风情之美。
走在村子里,道路整洁有序,除了偶尔飘下的落叶,一点垃圾也没有。各家各户村民的庭院里都种了不少花,这个季节,三角梅正开得鲜艳。村里的老太太在自家庭院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
近年来,柏树里村在优化村居环境上下了功夫,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精品村“一事一议”建设,持续推进村庄公园、美丽庭院等项目。
村中的体育公园环境优美,乐清美食绿意盎然,环形步道依碧水而建,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散步的地方。
村部旁的党建广场建成于2015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设有宣传栏、长廊、篮球场等,是村党支部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成为了附近群众休闲娱乐的主阵地。
白天,村民围坐在长廊里,一边聊家常一边做些小手工;夜晚,爱好文艺的村民登台献艺,赢得阵阵掌声。村民利用新建的文化广场和健身路径等配套设施,进行篮球、排舞等文化和体育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乐清美食乡风文明建设在村内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好家风”聚“好民风”,柏树里村将移风易俗、崇德向善等写进村规民约。驻村、村两委干部经常进村入户开展宣传,让文明新风吹进了家家户户,滋养着村民的幸福生活。
在柏树里村的入口景观处,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漂亮的水晶流苏,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在村子的文化礼堂里,也可以看到成条的漂亮流苏在展出。没错,流苏就是村里的“致富单品”。
上世纪90年代,柏树里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连顺在上海跑业务,已经开始接贸易公司的订单了。他将流苏的半成品引入村里,让文化水平有限的村民,在家里就可以做加工的活计,家家户户的老人和妇女,只要愿意做,就能赚钱。后来,越来越多的村人从事起了流苏产业,订单业务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多年来,村两委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党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出谋划策。
在拆违成功的基础上,村两委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利用拆违盘活的土地,建成了标准厂房,集中安置村内企业、小作坊等40余家,乐清美食直接逆转了村内流苏产业小、乱、散的格局,村年工业产值曾一度达到2亿元,为农民创收3000万元,真正实现了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捧稳“致富碗”的目标。
村里的李女士在杨连顺的工厂里,从事流苏水晶亮片的检验修理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了,她说,在村里工作,既能顾家,也能赚钱,蛮好。杨阿婆也做了30多年的小流苏,现在年纪大了,手上有活,心里充实,每天赚点菜钱不成问题。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曾经,随着流苏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印染企业也拔地而起。由于印染企业规模低、小、散,绝大多数业主考虑企业运行成本,将污水直排河道,附近水域遭到重度污染,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产与生活。
2008年,在椒江区政府、章安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与帮助下,七家印染企业与村集体联合投资300余万元,筹建创办了浙江省第一家村办“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500吨/日,并于2009年正式投入运行。企业污水与农村生活污水一并纳入污水厂处理,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二级生活用水标准,从而改善了水环境。
2021年,村里又开发了20亩园地,探索美食、农家乐建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先行。成为全区首个“无违建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柏树里村的一张张“金名片”闪耀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