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之后南通怎么走?王晖书记接受专访时这样
2020年11月12日,习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在江海交汇处激荡起经久不息的涟漪。不久后,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点将”南通: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大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省委的期许变成美好现实,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的奋斗目标。河东美食南通市委书记王晖在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南通将拿出不负时代的使命担当和敢于探路的勇气锐气,奋力在江苏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5.7亿元,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速6.6%,超过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站稳江苏第4强……最新出炉的前三季度成绩单,让“破万亿后,南通冲刺状态能保持多久”的疑虑烟消云散。
GDP跃上万亿元台阶,南通经济动能依然澎湃:从“压舱石”看,上半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7个,同比增长34%;从“经济细胞”看,前三季度新增规上企业1326家,增长数居全省第一。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交汇叠加,南通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态势日益明显,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跨越赶超的重要窗口期。”王晖说,作为全省唯一滨江临海的设区市,南通既有跨江出海链接全球的海港优势,也有溯江而上服务内陆的通道优势,还有依托上海融入世界的窗口优势,天然具有门户功能。通州湾新出海口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即将开港,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获批,南通将持续强化枢纽功能、增强产业实力、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制度环境,全面展现具有江海特色的现代化形态。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一个不常见的目标写入报告:劳动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国际上有一个规律,人均GDP达到2万至3万美元时,劳动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应该在50%以上。”王晖分析,南通人均GDP约2万美元,目前劳动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45%,“我们力争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5年达到50%。”
将两大主要任务具体化,党代会报告描绘清晰可感的现代化图景。“起草报告时,我们没有列提纲,而是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5年后的南通是什么样子。”王晖透露,梳理归纳社会各界的智慧火花,南通铺展“一枢纽五城市”蓝图: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将蓝图分解,就是一张张施工图、任务图。以产业为例,南通明确,5年内经济总量全省占比突破10%。目前,南通经济总量全省占比约为9.7%,要在5年内将比重提升0.3%,必须保持比全省平均快0.3%至0.4%的经济增速。
这并非易事。南通万亿GDP的构成中,约8.1%来自转型升级压力日益增大的建筑业;5%来自亟待进一步提升附加值的家纺产业;4.5%来自税收贡献较小的农业,比苏南高出约3个百分点。
能耗“双控”等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也倒逼南通调整依靠区位和资源优势猛攻重大项目的传统打法。但在王晖看来,危机中有“危”也有“机”。南通将落实能耗“双控”作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契机,打造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平台,常态化监测亩均产出、单位能耗产出等指标,对高能耗低产出企业逐一制定盘活举措,无法改造的实施腾笼换鸟,为经济瘦身健体。
南通人口结构亦有“隐忧”。“七普”数据显示,该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占比达30%。为快速发展的城市持续引入青年人才,南通瞄准年轻人在大城市就业安居痛点,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并向从专科到博士的各层次毕业生发放综合补贴。去年末,南通常住人口历史性超过户籍人口,今年前10个月,又引进3.8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江海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科技创新力、要素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新征程上,南通有一系列难题待解。”王晖说,南通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思想大解放破除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在攻坚克难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前三季度,南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跑出一条令人振奋的上扬曲线%,比工业应税销售增长快22.4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南通市党代会明确10条战略路径,第一条就是“激发创新第一动力”。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南通突破“下一个万亿”的强引擎在哪?“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王晖介绍,系统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化、科技创新产业化、创新体系生态化,南通打出高标准建设沿江科创带、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宽视野集聚创新人才等“组合拳”。以“一核、四区、多园、可拓展”格局打造的沿江科创带,既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又策应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让“好风光”与“新经济”比翼齐飞。
系统化思维,同样体现在“美丽南通”建设中。南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3年全省第一,但部分内河水质不理想。“打破分段治理传统路径,南通以流域单位整体推进水环境治理。”王晖介绍,实现全方位截污,面广量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成为难点。该市创新“三仓+微型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实现农家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就地利用。
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南通锐意创新而不刻意求新。项目为王,依然是这里的高频热词。“项目为王已讲了20多年,我思考再三,还是将它写入党代会报告。”王晖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于优质项目。推动科创型项目与重特大项目齐头并进,南通延续多年的“项目拼抢赛”优化规则,既着力招引带动性强的航母级大项目,又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也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7.3%,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以争先锋贯穿全局,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激扬“狼性”精神,保持敢为人先的奋斗姿态……以往成功的秘诀,依然是南通制胜未来的法宝。王晖说,南通将锚定最高标准,矢志追赶超越,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更多过硬成果,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1月6日,吕四港海风猎猎。站在重达1400吨的红色集装箱岸桥旁,遥望碧波荡漾的湛蓝港湾,启东市委常委、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裕兵充满期待,“下个月开港,没问题!”
作为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吕四港开港,不仅点燃南通深水大港梦想,也将打通我省联动江海、通达大洋的战略通道。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说,牢记习总书记谆谆嘱托,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建设江苏开放门户职责使命,南通将以更大步伐跨越长江、更宽胸怀拥抱大海,在强化枢纽功能、增强产业实力、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制度环境等方面发力突破,全面展现具有江海特色的现代化形态。
打开中国地图,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形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上海,一个是南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就认为长江入海口两岸具备建设世界级特大城市的最适宜性要素条件,建议与浦东一样,一同开发建设南通,共同打造万里长江的“龙头”。但受制于交通瓶颈等制约,这一提案当年只能停留于纸面。
突破“南不通”,南通人憋着一股劲。2008年,一举打破4项世界纪录的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南通蕴藏的经济潜力被迅速激活,成为大中城市排行榜上不断跃升的“黑马”。去年,荷载能力达苏通大桥5倍多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通车,当年,南通经济总量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17个、江苏江北首个“万亿之城”。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南通就好通了。”2020年11月12日,习总书记视察南通,在五山滨江远望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时感慨。
不久后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为南通现代化建设把脉指向: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大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南通建设江苏开放门户其局已开、其势已起。”王晖介绍,过去5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所辖县(市、区)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元,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制造业、服务业年应税销售均超万亿元;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等多项重量级工程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通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态势日益明显,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跨越赶超的重要窗口期。”
立足万亿起点开启新征程,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一枢纽五城市”现代化蓝图:加速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全国第一!11月4日,高德地图发布第三季度我国主要城市交通“体检报告”,南通“健康指数”再次位列榜首,为“南通好通”再添生动注脚。
“未来南通更‘好通’。”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飞信心满满地介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年初发布,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首次在国家级规划中得到确认。“十四五”时期,全市交通投资总额预计达1500亿元,约为“十三五”的2.14倍。今年全市大交通共安排重点项目98个,计划完成投资201亿元。
走进总投资46亿元的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工程建设现场,建设者倒排工期,紧张推进扫尾工程。“工程由4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组成,其中两个集装箱泊位采用‘5G无人集卡+自动化岸桥+自动化轨道吊装卸’工艺,自动化程度不输上海洋山港‘魔鬼码头’。”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沈捷介绍,仅吕四港区,就可建设5万至10万吨等级的深水泊位60多个。
江苏新出海口的优势不止于此。连通长江下游深水岸线和东部沿海深水航道,通州湾建设通洋、通常和海启高速连接线,洋吕铁路、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公铁水集疏运体系,将构建全国罕见的“内河到港口、铁路到货场、港口通大洋”综合集疏运体系,力争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2035年达到1500万标箱。
着眼于“通”,发力于“融”,江海交汇点上崛起公铁空、江海河立体交通枢纽:与上海合力推进的南通新机场选址获批,预可研报告基本完成,将建成双跑道、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的“轨道上的机场”;北沿江高铁南通段、张靖皋过江通道等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八龙过江”格局加速形成;江海快线、机场快线纳入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快速推进,将实现跨区域“好通”、全市域“快通”。
“猜,3平方公里的小岛,能爆发多大的经济能量?”刚登上如东阳光岛,记者就被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东问住了。
“中石油江苏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2011年投产,累计接收LNG运输船480余艘,外输天然气560亿立方米,保障了江苏三分之一以上的用气量。”不等记者回答,蔡东指着不远处的巨大储罐介绍,“仅这一个项目,一年就曾给如东贡献税收近10亿元。岛上还在推进3个LNG接收站项目,到‘十四五’期末,接卸能力将达到2500万—3000万吨/年,成为国家级LNG接卸基地、仓储基地、销售基地和交易中心。”
放眼全球,湾区经济已成国际经济版图突出亮点。伴随着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南通206公里海岸线快速从苇荡荒滩变身金滩银滩。去年以来,仅“大通州湾”就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63个、总投资3328亿元;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2316亿元;落户中天精品钢、桐昆聚酯一体化等百亿级以上项目16个,成为“增长极中的增长极”。
而沿着166公里长江干流岸线%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80%以上的国家特色产业基地,80%以上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85%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大手笔打造另一个超级引擎——创新。南通市委副书记沈雷介绍,以建设沿江科创带为统领,以构建“如鱼得水、河东美食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为支撑,南通将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和长三角引领性的区域科创中心。
黄金水道、黄金岸线竞相释放“黄金效益”,破“万亿”后,南通经济动能依然澎湃强劲: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5.7亿元,增长10%,名列6座新晋“万亿之城”第二位。该市锁定目标,力争5年内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全省占比均突破10%,形成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600家。
10月底,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榜单发布:前三季度,南通优良天数比率87.5%,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再次位列全省第一。网友感慨:在南通,呼吸都是一种幸福!
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少市民发现,南通的“绿色福利”正越来越丰厚。以习总书记点赞的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保护修复为样板,该市结合“百年一遇”堤防改造提升,将贯通447公里江海堤岸,打造可开车、可骑行、可漫步的景观大道。沿江生产、生活、生态岸线,仅今年,沿江地区就腾退企业58家、面积3071亩,到2025年确保腾退超过120家、面积近1万亩。
对家住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易家桥壹号院的潘桂芳来说,每天幸福感最“爆棚”的时刻,就是迈入小区大门的一瞬间。5年前,看着生活了20多年的小区越来越“老”,潘桂芳忍痛搬离。没想到,小区今年开始“逆生长”,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变成柏油路,楼里楼外焕然一新,增加了智慧车库、露天车位,还建成一座小游园。“环境变了,住着特舒心,年初我就搬回来了!”
易家桥壹号院的幸福正向更多小区蔓延。根据摸排,南通约有10万户30万名居民生活在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该市正通过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系统解决老旧小区停车、充电、管网、加装电梯等突出问题,力争5年实现应改尽改,让老城区和新城区交相辉映。
从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到建设新时代教育之乡,从守护高水平全民健康到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南通财政支出的80%投向了民生领域。南通市代市长吴新明说,新征程中,南通将在共同奋斗、亲手创造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困有众扶、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贲腾 徐超 丁宏波 俞圣彤 陈明 通讯员 卢枳江)
围绕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
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江海联运枢纽和南通新机场空铁枢纽建设,加密过江通道,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构建公铁空、江海河立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南通打造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焦科技创新,以建设沿江科创带为统领,以培育创新型企业为重点,以集聚高端领军人才为关键,以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和长三角引领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20强。
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更高水平融入苏南、对接上海,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同城同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初步建成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中形成更多标志性、引领性成果。
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统筹推进优江拓海、江海联动和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千万标箱东方大港和万亿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建成高能级、强竞争力、极富潜力的现代化湾区。
系统推进碳达峰行动,全面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低碳生活体系,成为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沿江沿海沿河形成魅力水岸空间,全域彰显江风海韵花园城市风貌,建成美丽江苏南通样板。
在共同奋斗、亲手创造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困有众扶、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城市吸引力、市民自豪感明显增强。
原标题《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万亿之后南通不负时代再出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