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产大全
俗话说:一个地方一个特色,上海特产与北京特产浓浓的帝王官府气息完全不同,它带着浓烈的南方秀丽灵透特点,上海特产主要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从老百姓的吃穿及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如上海绒绣、上海织绣、上海丝绸、高桥松饼等,无不如此,也正因为这样,上海的特产更让人能体会上海百姓的民俗与风情。
南翔小笼包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还根据不同节令取蟹粉或春竹、虾仁和入肉馅,每只馒头折裥十四只以上,一两面粉制作十只,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戳破面皮,蘸上香醋,就着姜丝,咬一口南翔小笼包,然后细细品味,品味上海传统的饮食文化,品味远离喧嚣都市的那份“乡野”之情,南翔小笼包是上海著名特产。
梨膏糖据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是唐初的政治家魏征为治疗母亲的咳嗽而发明的一种食品兼药品,后来流入民间,是民间治疗咳嗽等病的良药,城隍庙梨膏糖与北京特产秋膏糖同出此处,只是地方不一样叫法有异而已。在一个多世纪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梨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上海美食特产
上海绒绣闻名海内外,特别是建国后在品种上由原来只能生产拖鞋面和手提包片,发展到今天能绣各种领袖像、人物风景等大型艺术品。在色彩技法上,从原来简单的色彩改进为自行染色,并吸收了刺绣技法的长处,由单色绣改进为拼色绣、彩锦绣、接色绣等技法,画面无反光,风格庄重,非常适宜制成领袖名人肖像。并作为国家级的礼品,或纪念堂、展览厅、宾馆内的陈设品。
嘉定区的徐行乡是驰名世界的黄草之乡,这里出产的黄草,具有光滑、柔软、坚韧等特点,用黄草编织的草制品既美观大方,又轻巧适用,是上海的传统特产。
高桥松饼又名细沙千层饼,是上海高桥镇的著名特色产品之一,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
蟹壳黄是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因成品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而得名,口感酥、松、香,是上海著名的特色小点心。有人写诗赞蟹壳黄“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在上海早期的茶楼中都有蟹壳黄,深受茶客喜爱。
上海织绣有刺绣、抽纱、机绣、绣衣、印花品、地毯和艺术挂毯七大类。上海织绣以顾绣最为著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上海地毯以工艺细腻、图案典雅著称,产品以手工羊毛地毯为主,还有丝织地毯等。艺术挂毯则能较好地表现油画、中国画的艺术效果,用作室内装饰,更显其高贵大方。
上海五香豆又称奶油五香豆,所用原料是专门选自浙江省余姚县出产的蚕豆,挑选极为严格,黄皮豆和虫蛀豆都不能用,要使用清一色的青皮豆,由于是上海城隍庙“郭记兴隆五香豆店”首创,故又称“城隍庙奶油五香豆”。普陀美食1937年抗战爆发后,郭氏开设五香豆店,20世纪40年代后,五香豆已成为上海特色产品,沪语有“勿吃城隍庙五香豆,等于没来过上海”之说。是一种好有特色的上海小吃特产。
松江特产,自魏晋以来就闻名全国,仅产于松江县西门外秀野桥下。据松江县志记载,天下鲈鱼皆两鳃,唯松江鲈鱼为四鳃,且巨口细鳞,鳍棘坚硬。用鲈鱼制作的名菜,有被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韭玉会、鲈鱼羹等。
上海最早栽培水蜜桃的人是天文家徐光启的儿子徐龙兴。解放后,市郊各县的桃园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中南汇县成为重点果区。品种除了有玉露水蜜桃、陈圃蟠桃外,还有早熟的“早生”、“雨化露”和中熟的“白风”、“凤露”以及晚熟的“白花”等。上海水蜜桃以皮薄、汁多、香浓、味甜赢得海内外欢迎。英国、美国、日本都先后引种过上海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