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特色农产品“云”推介】“千面”莱阳梨
(记者孙宗顺 摄影 李刚 薛云鹏)莱阳是驰名中外的梨乡,莱阳梨产品及文化丰富多样,堪称“千面”。但莱阳梨加工企业多面临“上无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下无独立运营渠道”的问题。眼下,为打破产业困局,一场以品质为基础、科研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莱阳梨产业升级革命呼之欲出。22日,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胶东在线烟台市首批菜篮子示范基地(企业)暨烟台县域农产品品牌全国媒体云推介”活动走进莱阳市昌荣食品有限公司,揭开好膏如何回归自然本线万元研发莱阳梨羹 填补莱阳梨深加工市场空白
对于莱阳梨加工行业来讲,莱阳市昌荣食品有限公司还是一个“新人”,但闯劲十足。该公司董事长宋昌荣介绍,作为土生土长的梨乡人,本着想让消费者全年都能吃到莱阳梨的初心,公司于2013年从传统食品行业转型至莱阳梨深加工行业,坚持“用品质说话”的理念,一路走来,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市场。
“当时投入50万元搞莱阳梨羹研发,产品研发出来后,我带着产品跑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找人品尝提意见,他们质疑,问我没有防腐剂、添加剂,产品能行吗?我回答他们,产品零添加、无色素、无香料,保质期可达一年。等他们尝了以后都说还可以,更坚定了我做良心产品的信念。虽然现在企业规模还不大,但我们一定要先做强产品才行,用质量说话。”宋昌荣说。
在公司总经理石伟看来,“非遗传承,品质昌荣”一直是我们的经营理念。转型初期便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秘诀,便是坚持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公司沿用古法熬制同时,还运用独创的“VS”生产技术,在国内梨加工行业首次使用低温闪蒸技术进行熬制、浓缩;做到了不加水、不加糖,20斤莱阳梨熬制出一斤莱阳梨膏,最大程度地保留莱阳梨的天然营养,回归自然本真。
宋昌荣介绍,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出现过小插曲,东阿阿胶曾两度致电表达合作意向,他却误以为是骗子直接“忽视”。“我当时就想,我们规模不算大,东阿阿胶怎么会找我们谈合作?当时我们也没有那个底气。”直到东阿阿胶第三次致电,并现场洽谈后,双方才算达成合作。
凭借严苛的质量管理和独创的“VS”技术,成功与东阿阿胶合作并开发出了高端阿胶慈梨膏、阿胶八宝膏、阿胶七珍膏系列食药同源精品膏方,年加工出货量近1200万元,真正实现了“西有东阿阿胶,东有莱阳梨膏”。“食药同源产品一直采用古法熬制,熬制是一个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物料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一个过程;食材与药材要熬制一整天,熬制的药汁静置后,次日取食药材的上清液,经过一天的慢火熬制,低温负压真空浓缩以后,三至四天才能成膏。我们的设备能有效过滤掉十几万道尔顿分子,灭菌的过程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跟药材的营养及风味,因此,我们公司的膏方产品澄清透亮,能够挂旗,口感有食材和药材的本真味道,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石伟说。
2019年,该公司投资400余万元,对厂房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流水生产线吨,年加工莱阳梨及莱阳梨膏能力达到500万吨。同时,企业每年对桑葚的需求达到200300吨、山楂近600吨、大姜近百吨,拉动了周边县市区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集基地种植、原料仓储、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市场销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专业型莱阳梨深加工龙头企业,与青岛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做精、做专莱阳梨深加工产业和文化。
公司还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了莱阳市唯一一个团体标准“莱阳梨膏”团体标准;开发并生产的“昌荣果缘”牌莱阳慈梨膏、莱阳梨羹,不含任何添加剂,而且填补了市场空白,食药同源系列莱阳梨膏、山楂膏、桑葚膏、酸枣膏、阿胶姜枣膏等精品膏方,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同时,作为储备产品,公司正在研发的无糖山楂膏、莱阳梨护肝新品等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作为莱阳梨产业和文化商会第一任会长、莱阳梨膏熬制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宋昌荣带领公司和商会谋划莱阳梨产业更深远发展规划。2020年启动了“莱阳梨科技赋能,健康升级”项目,利用中草药提取活性肽对莱阳区域近80亩古梨树进行品质改良。“我们要在确保无农残的基础上,增加莱阳梨的营养成分,像微分子多肽、庆云十大美食SOD抗氧因子、总黄酮、蛋白质等。试点成功后,将加大莱阳梨果品改良面积,对改良的莱阳梨进行回购,扩大生产规模,进行系列功能饮品开发,最大限度的从源头保证莱阳梨原料的安全,提升莱阳梨品质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也是宋昌荣会长对家乡的情怀。”该公司总经理石伟说。
宋昌荣表示,商会将进一步促进莱阳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围绕标准化生产、搭建产业链合作平台推动品牌建设、发挥基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三产融合、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等举措,将莱阳梨由产品做成品牌,由品牌做成产业链,用产业链造福消费者和农民,让莱阳梨迸发无限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