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凉皮:一座城市的美食地标
对于大武口人来说,凉皮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承载着来自五湖四海支宁人的集体记忆,代代相传。
“三住宅”“一棵树”“三栋楼”“905”“刘红梅”,一个个苦心经营出的“老字号”品牌,成为大武口凉皮的代表,也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美食地标”。
为充分发挥国家地理商标“大武口凉皮”的品牌效应,石嘴山市近期举办了“宁夏首届大武口凉皮节”,在活动现场设置凉皮制作工艺展示、凉皮品尝、凉皮文化宣传推介、宁夏美食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区域,吸引25家凉皮经销商参展,通过跨年直播招客引流。
在石嘴山这个宁夏老工业基地,凉皮以其快捷和经济实惠一度占据了工矿时代人们的味蕾。
“小时候,一份凉皮吃得不过瘾,又苦于囊中羞涩,索性买个馒头,吃完凉皮,中宁特产再用馒头把汤蘸个精光。”现在想来,市民高女士仍然觉得小时候的凉皮最好吃。
大武口凉皮的制作流程工艺十分讲究。从选面粉到洗面浆、再到上锅蒸,历经八九个小时;面团需反复揉捏数千次,直至淀粉全部洗出;面皮柔韧透亮,面筋疏松透气,具有麦芽的香甜;摒弃了重油、重调料、重芝麻酱的陕西风格,使用本地的平罗辣椒,同心十大美食搭配上蒜水芥末等调料,调配出酸辣香的独特风味。
上世纪80年代起,常有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的凉皮小贩穿梭在大武口区街头巷尾;上世纪90年代,小贩们告别提篮小卖,搭起简易房,有了固定卖点;时至今日,城区内不断地涌现出全新的店面。
近30年过去了,一份凉皮从0.25元逐渐涨到了七八元,但当地人对大武口凉皮那份念想和感觉始终未变。
因为采用纯手工制作,凉皮店产量有限,排队买凉皮成了大武口街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刘红梅凉皮店,千余份手工凉皮刚到下午就卖光了。许多外地订单,刘红梅采取真空包装外加顺丰快递的方式处理,到货后口味也不会受到影响。
大武口人还创新制作出卷凉皮。顾名思义,就是把凉皮用裹的方法做成的小吃,即把黄瓜、熟花生、面筋、香菜等用芝麻酱和其他调料拌匀后放入一大张凉皮里面,然后裹成卷即可使用,成为年轻群体和上班族的快餐首选。
“大武口凉皮从来不跟风复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根据各自的地方风味,调制出千差万别的口味,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味道,造就了大武口凉皮不可复制的辨识度和市场影响力。”大武口凉皮协会会长周峻铭说。
如今宁夏各地也都能见到大武口凉皮的身影。周末往来银川与大武口的出租车和私家车上,后备厢里就载着凉皮。凉皮,已成为石嘴山人出门的伴手礼。
味道,让大武口凉皮得以走出门店,走进商超,并在网络上延伸新的消费圈,每天6万余份的供应量还在加码升温。
如今,大武口凉皮不仅在银川、吴忠、乌海等地实现配送,还在北京、上海、昆明、深圳等地开设了大武口凉皮实体店,甚至国外也有大武口凉皮的销售点。
今年56岁的马凤兰是“一棵树”凉皮的缔造者,来自湖北十堰的她1991年开始在自家屋中做凉皮,半辈子与凉皮结缘。靠着不起眼的凉皮生意,马凤兰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目前,大武口有凉皮经营店243家,共带动就业1000余人,年营业额近8000万元,“三住宅”“一棵树”成功入选宁夏著名商标。
去年2月,大武口凉皮拿到了第一个国字号“金字招牌”——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为大武口区的一张“特色名片”。
由政府主导、企业投资重点打造的大武口凉皮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一期投资300多万元日产2万份凉皮生产线已建成,已吸引“刘红梅”“三住宅”等商家进驻。等二期生产线万份。
“大武口凉皮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保证凉皮口感,再配上各家独居特色的调味汁,既能最大化保证凉皮的规模化生产,而且不失传统老味道。”大武口区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严波介绍。(记者 蒲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