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清河门区河西镇河西村
在河西镇河西村的智能棚室里,一根根绿油油的黄瓜长势良好,农民正在忙着采摘,黄瓜品相好,咬一口松脆多汁,清香中带着淡淡的甜味,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大连十大美食这就是河西村有名的绿瓤黄瓜。大连十大美食农民依靠这小小的黄瓜,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位于清河门区西部的河西村,曾是一个工农杂居的村,3家煤矿分布其间,许多村民在矿上打工,收入稳定。2017年,响应国家、大连十大美食省、市去产能号召,清河门区关闭了所有煤矿,原来在矿上打工的村民一下子断了经济来源。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河西村有村民530户1300余人,而可耕种土地仅有660亩,算下来人均不到半亩。地少人多,村民的生计成了一大难题,一些家庭陷入贫困。2018年底,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达41户97人。
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2018年,河西镇整合全镇扶贫资金、三产融合资金和乡村振兴资金,集中优势力量,利用搬迁腾空土地用于河西镇智能棚室生产项目建设,委托河西村经营管理。河西村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吸引农民入社并在棚室生产基地建立党员示范岗,每一个棚室都有个“管家”。整个项目由村党总支带动合作社组织实施,一期建设10栋高标准棚室,当年年底就见到了效益,从净收益中提取10万元,为全镇预脱贫户32户74人,每人分红1300元。2019年,二期20栋高标准棚室项目顺利完工,年底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又分红1000元,最多的一家仅分红就能拿到7000元,看着手中实实在在的分红,农民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镇村实施这么好的扶贫项目,每年都能给我们分红,以后我们的生活有盼头啦!”
农民不仅尝到了分红的甜头,还可以到大棚里干活,实现稳定收入,确保脱贫不返贫。河西村吸纳了全村30名55周岁以上的农民进棚打工,每天80元工资,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曾经在矿上上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书民,家里有个上大学的女儿,在大棚干了好几年,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曾到外面打工,但都不如在村上好。“从家走着10分钟就到大棚,干活不是很累,钱挣得不少,我很知足。后年孩子大学就毕业了,日子更有奔头了!”对此,今年58岁的村民石淑兰也深有感触:“我们岁数大了,外头打工人家不愿要,在家门口就业,一边可以照顾家里,一边还有稳定的收入,这日子过得安心。”
由于严格把控种植采摘的各个环节,所以河西村的绿瓤黄瓜长势好,品质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村里还与哈尔滨蔬菜批发商达成订单采购协议,批发价最贵卖到每斤4元。村党总支部书记张会彬看着长势喜人的黄瓜激动地说:”今年30个棚预计盈利45万。下一步,按项目建设规划,准备再建20栋棚室,带领更多父老乡亲一起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群众生活富裕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天晚上,村民们聚集在村上的小广场扭起了大秧歌,和谐幸福的氛围环绕着这个村庄,村民脸上的笑容温暖而又真实。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清河门区河西镇河西村大力发展棚菜种植 绿瓤黄瓜敲开致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