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拱墅区文广旅体局2022年工作要点

浙江美食特产 2022-08-09 03:55151未知admin

  2022年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和区第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排头兵”姿态办好杭州亚运盛会,高质量推进运河文化示范区建设,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将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全年工作主线.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热潮。不断推进学习宣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充分利用文体场馆、运河文化红盟、武林艺术商圈联盟、大运河文化旅游交流中心等社会力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大”、“亚运会”等主题,组织展演、展览、讲座、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主题性文艺精品项目创作展演。

  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加强辖区内演艺场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阵地的管理。强化重点场所、重要时节管控,制定应急预案,对重点活动开展全程跟踪,保障重要时间节点文化市场安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通过举办论坛、艺术创作、文旅活动、研学旅游、影视传播等载体全方位展现大运河文化,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4.加强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防范化解,围绕重大活动和关键时节,开展文旅体市场专项行动。聚焦文化娱乐场所安全、旅游交通安全、文物文保安全特别是新业态项目的安全,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从严抓好文化、旅游、体育领域疫情防控,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各类设施、场所、活动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5.组织好亚运测试赛。6月底前完成曲棍球、电子竞技、霹雳舞和拳击4个亚运项目测试赛。及时发现测试赛的问题,进行复盘评估,指导场馆运营方整改完善。优化保障团队协作,筑牢亚运赛时运行保障基础。

  6.优化竞赛组织保障。精益求精做好竞赛保障工作,完成三个场馆的赛时运行计划编制,柯城美食落实器材保障,配合做好赛事安保、交通、防疫等服务保障方案,加强保障人员的培训与演练。预设各类突发场景,开展“赛时一天”综合应急演练,确保亚运完美呈现。

  7.积极营造亚运氛围。开展文旅迎亚运宣传,推出亚运相关的旅游线场以上的“迎亚运”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营造全民迎亚运的浓厚氛围。

  8.加大拱墅形象推广力度。借助亚运会、亚残运会及“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等平台,突出大运河文旅IP形象,持续丰富拱墅文化旅游推广途径,讲好大运河故事。

  9.完善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版,公共文化服务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新建2家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5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930平方米。区文化馆争创省首批“幸福文化馆”,做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整体改造提升和区图书馆国家一级馆复评,完成区体育中心提升改造。争创省级体育强区,创建3个体育文化社区,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苑点25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含学生)比例达到30%,社会体育指导员配比达到2.7‰。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持续丰富公共文体服务。

  10.广泛开展特色惠民活动。提高主流人群覆盖面。办好全民阅读节、社区文化月、运河之旅、运河拾贝等基层品牌文化活动。发挥大运河“水路即戏路”特色优势,打响大运河戏曲惠民品牌,结合大运河戏曲廊道建设,开展送戏下基层、戏曲驿站惠民演出等,让广大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运河文化示范区建设成果。

  1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水平,以工作室、文化名人、艺术顾问等合作方式,引入一批高端艺术创作、表演和运营人才。着重培养好金牌讲解员、金牌导游等技术人才,以赛代练,积极参加省市行业技能比武。实施基层文化素质队伍提升工程,强化对基层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辅导,开展文艺骨干“十百千”培训2000人次以上。

  12.推动文旅项目群建设。围绕亚运节点,精彩亮相武林美术馆、大运河紫檀博物馆、武林之星博物馆群、上塘古运河景区等文旅新地标。助力杭州音乐厅、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等大运河文化标志性工程。积极创建“大运河第一街”(桥西历史直街),焕新重现祥符老街、华丰工业记忆走廊等传统风貌街区,展现好拱墅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

  13.做深运河文化内涵。积极培育浙江文化标识——“大运河文化(拱墅段)”,制定文化标识建设专项规划,打造文旅IP及场景化落地项目,提升大运河拱墅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增强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推进基因解码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展示、发布一批基因解码成果,推动解码成果转化利用。推动文艺创作创新,精心提炼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大运河精神特质,通过艺术创作等形式进行展示传播,完成20个歌曲、舞蹈、小品、诗歌作品。以“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等为载体开展文化走亲活动。

  14.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进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巩固非遗保护在全省优胜位次。办好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节。出台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管理办法,完善区级评估体系,开展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依托传统工艺工作站、省非遗文献馆和浙大城市学院等,开展200场“指津?非遗谭”、大匠之心”等非遗展示研讨活动。深化“非遗进校园”,加强《浙里的非遗》系列教材课程建设,评选20个非遗教学优秀案例。做深非遗+旅游,征集培育5家区级非遗特色主题酒店(民宿)。

  15.落实文物保护监管机制。规范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完善“区—街道—管理使用单位”三级文物工作管理模式。建立“月检查、月通报”制度,加强日常巡查整改,加快隐患攻坚清零。有序推进通益公纱厂、陆游纪念馆等8处文物修缮工程,持续开展龙兴寺经幢、欢喜永宁桥等3家重点国保单位专业监测。实施文物工作者全员培训。强化文物活化利用,推出宋韵文物研学旅游线路。

  16.聚力打造一批文旅IP。加强新年走大运、大运河文化旅游节、大运河诗歌节、大运河戏曲节、半山立夏等文旅品牌建设。加大市场推介,深化文旅融合IP培育力度,使“千年大运河、繁华武林门”声名远播。

  17.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全区环境景区化、服务品质化、产业统计科学化和建设发展制度化。召开全域旅游创建动员大会,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扶持政策,60%以上的街道和文化场馆开展景区化创建。培育文旅新势力,开发运河旅游新路线,形成旅游产业稳中向好、加快发展局面。利用新媒体矩阵开展旅游宣传,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18.深化文旅体产业融合。推进重大文旅投资项目,完成6个“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形成“一街一品”,全年旅游项目投资达40亿以上。发挥亚运场馆、亚运文化、亚运品牌、亚运明星的综合带动作用,积极承办高等级体育赛事,联动发展体育产业、赛事经济。持续丰富“运河·印”、“运河·味”等4大特色版块,开展“古韵街巷”主题摄影大赛,评选拱墅十大特色街巷,新增7个景区街道,助力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争创4A级景区,推进“百县千碗”农都美食小镇,助力武林路女人街和运河历史街区改造升级。

  19.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加快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精心打造别具一格的旅游商品和服务。加大文旅消费惠民力度,常态化开展“非遗花伞集市”、“百县千碗美食体验”等老百姓身边的文旅市集。打造年轻态城市文化地标,支持运河大剧院、杭州《X秀》、如梦上塘等品牌发展,形成多元化、高品质的演艺矩阵。整合运河文化红盟、武林艺术商圈联盟、大运河文化旅游交流中心等社会力量,推出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文旅产品。

  20.建成文旅数字驾驶舱。按照“上下一张网,全省一朵云”,建好拱墅文旅云,实现省市区三级数据全面贯通。围绕提升治理能力、服务企业经营、服务市民游客的要求,配合市文广旅局构建市、区一体的文广旅游系统数字化改革总框架。实施文物安全数字化工程,完成文物建筑“智慧消防”系统建设。

  21.推动数字场景迭代升级。持续推广“多游一小时”“30秒入住”等应用,推动辖区文旅产品、服务入库“浙里好玩”平台。推广实施“一键借阅”“文旅一码通”“文旅一张图”“娱乐场所监管一件事”等服务,开发特色场景应用,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数字服务空间。完善全民健身数字地图2.0版本。推出拱墅数字文旅场景运用。

  22.推进数字政务服务改革。实施审批事项全程“网办”、“掌办”和全省通办。完善“互联网+监管”平台,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继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审批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全覆盖。

  23.持续提升市场环境。围绕二十大召开、亚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切实抓好扫黄打非、校园周边整治、安全生产、非法地卫整治、旅游目的地整治、旅游用车规范等专项整治工作。探索文化、旅游、体育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执法办案与信用体系建设衔接,形成市场监管闭环。

  2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执法培训,通过专题学习、专家授课、案件讨论分析会等途径,提高执法队员业务素质。全面推行“浙政钉·掌上执法”,提高数字执法能力。常山美食强化日常检查和“双随机”联合检查,每周检查不少于200家次,全年办理案件不少于50个。

  25.加大对新兴产业的监管。强化文物执法力度,组织文物行政执法培训,开展文物安全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强化体育健身场所和住宿业管理,妥善做好各类消费纠纷处理,切实提升对电竞酒店等以提供上网服务为主要招揽手段的行业的监管水平。强化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做好登记备案,规范艺术考级市场活动。

  2022年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和区第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排头兵”姿态办好杭州亚运盛会,高质量推进运河文化示范区建设,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将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全年工作主线.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热潮。不断推进学习宣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充分利用文体场馆、运河文化红盟、武林艺术商圈联盟、大运河文化旅游交流中心等社会力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大”、“亚运会”等主题,组织展演、展览、讲座、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主题性文艺精品项目创作展演。

  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加强辖区内演艺场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阵地的管理。强化重点场所、重要时节管控,制定应急预案,对重点活动开展全程跟踪,保障重要时间节点文化市场安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通过举办论坛、艺术创作、文旅活动、研学旅游、影视传播等载体全方位展现大运河文化,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4.加强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防范化解,围绕重大活动和关键时节,开展文旅体市场专项行动。聚焦文化娱乐场所安全、旅游交通安全、文物文保安全特别是新业态项目的安全,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从严抓好文化、旅游、体育领域疫情防控,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各类设施、场所、活动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5.组织好亚运测试赛。6月底前完成曲棍球、电子竞技、霹雳舞和拳击4个亚运项目测试赛。及时发现测试赛的问题,进行复盘评估,指导场馆运营方整改完善。优化保障团队协作,筑牢亚运赛时运行保障基础。

  6.优化竞赛组织保障。精益求精做好竞赛保障工作,完成三个场馆的赛时运行计划编制,落实器材保障,配合做好赛事安保、交通、防疫等服务保障方案,加强保障人员的培训与演练。预设各类突发场景,开展“赛时一天”综合应急演练,柯城美食确保亚运完美呈现。

  7.积极营造亚运氛围。开展文旅迎亚运宣传,推出亚运相关的旅游线场以上的“迎亚运”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营造全民迎亚运的浓厚氛围。

  8.加大拱墅形象推广力度。借助亚运会、亚残运会及“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等平台,突出大运河文旅IP形象,持续丰富拱墅文化旅游推广途径,讲好大运河故事。

  9.完善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版,公共文化服务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新建2家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5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930平方米。区文化馆争创省首批“幸福文化馆”,做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整体改造提升和区图书馆国家一级馆复评,完成区体育中心提升改造。争创省级体育强区,创建3个体育文化社区,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苑点25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含学生)比例达到30%,社会体育指导员配比达到2.7‰。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持续丰富公共文体服务。

  10.广泛开展特色惠民活动。提高主流人群覆盖面。办好全民阅读节、社区文化月、运河之旅、运河拾贝等基层品牌文化活动。发挥大运河“水路即戏路”特色优势,打响大运河戏曲惠民品牌,结合大运河戏曲廊道建设,开展送戏下基层、戏曲驿站惠民演出等,让广大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运河文化示范区建设成果。

  1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水平,以工作室、文化名人、艺术顾问等合作方式,引入一批高端艺术创作、表演和运营人才。着重培养好金牌讲解员、金牌导游等技术人才,以赛代练,积极参加省市行业技能比武。实施基层文化素质队伍提升工程,强化对基层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辅导,开展文艺骨干“十百千”培训2000人次以上。

  12.推动文旅项目群建设。围绕亚运节点,精彩亮相武林美术馆、大运河紫檀博物馆、武林之星博物馆群、上塘古运河景区等文旅新地标。助力杭州音乐厅、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等大运河文化标志性工程。积极创建“大运河第一街”(桥西历史直街),焕新重现祥符老街、华丰工业记忆走廊等传统风貌街区,展现好拱墅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

  13.做深运河文化内涵。积极培育浙江文化标识——“大运河文化(拱墅段)”,制定文化标识建设专项规划,打造文旅IP及场景化落地项目,提升大运河拱墅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增强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推进基因解码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展示、发布一批基因解码成果,推动解码成果转化利用。推动文艺创作创新,精心提炼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大运河精神特质,通过艺术创作等形式进行展示传播,完成20个歌曲、舞蹈、小品、诗歌作品。以“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等为载体开展文化走亲活动。

  14.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进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巩固非遗保护在全省优胜位次。办好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节。出台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管理办法,完善区级评估体系,开展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依托传统工艺工作站、省非遗文献馆和浙大城市学院等,开展200场“指津?非遗谭”、大匠之心”等非遗展示研讨活动。深化“非遗进校园”,加强《浙里的非遗》系列教材课程建设,评选20个非遗教学优秀案例。做深非遗+旅游,征集培育5家区级非遗特色主题酒店(民宿)。

  15.落实文物保护监管机制。规范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完善“区—街道—管理使用单位”三级文物工作管理模式。建立“月检查、月通报”制度,加强日常巡查整改,加快隐患攻坚清零。有序推进通益公纱厂、陆游纪念馆等8处文物修缮工程,持续开展龙兴寺经幢、欢喜永宁桥等3家重点国保单位专业监测。实施文物工作者全员培训。强化文物活化利用,柯城美食推出宋韵文物研学旅游线路。

  16.聚力打造一批文旅IP。加强新年走大运、大运河文化旅游节、大运河诗歌节、大运河戏曲节、半山立夏等文旅品牌建设。加大市场推介,深化文旅融合IP培育力度,使“千年大运河、繁华武林门”声名远播。

  17.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全区环境景区化、服务品质化、产业统计科学化和建设发展制度化。召开全域旅游创建动员大会,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扶持政策,60%以上的街道和文化场馆开展景区化创建。培育文旅新势力,开发运河旅游新路线,形成旅游产业稳中向好、加快发展局面。利用新媒体矩阵开展旅游宣传,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18.深化文旅体产业融合。推进重大文旅投资项目,完成6个“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形成“一街一品”,全年旅游项目投资达40亿以上。发挥亚运场馆、亚运文化、亚运品牌、亚运明星的综合带动作用,积极承办高等级体育赛事,联动发展体育产业、赛事经济。持续丰富“运河·印”、“运河·味”等4大特色版块,开展“古韵街巷”主题摄影大赛,评选拱墅十大特色街巷,新增7个景区街道,助力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争创4A级景区,推进“百县千碗”农都美食小镇,助力武林路女人街和运河历史街区改造升级。

  19.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加快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精心打造别具一格的旅游商品和服务。加大文旅消费惠民力度,常态化开展“非遗花伞集市”、“百县千碗美食体验”等老百姓身边的文旅市集。打造年轻态城市文化地标,支持运河大剧院、杭州《X秀》、如梦上塘等品牌发展,形成多元化、高品质的演艺矩阵。整合运河文化红盟、武林艺术商圈联盟、大运河文化旅游交流中心等社会力量,推出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文旅产品。

  20.建成文旅数字驾驶舱。按照“上下一张网,全省一朵云”,建好拱墅文旅云,实现省市区三级数据全面贯通。围绕提升治理能力、服务企业经营、服务市民游客的要求,配合市文广旅局构建市、区一体的文广旅游系统数字化改革总框架。实施文物安全数字化工程,完成文物建筑“智慧消防”系统建设。

  21.推动数字场景迭代升级。持续推广“多游一小时”“30秒入住”等应用,推动辖区文旅产品、服务入库“浙里好玩”平台。推广实施“一键借阅”“文旅一码通”“文旅一张图”“娱乐场所监管一件事”等服务,开发特色场景应用,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数字服务空间。完善全民健身数字地图2.0版本。推出拱墅数字文旅场景运用。

  22.推进数字政务服务改革。实施审批事项全程“网办”、“掌办”和全省通办。完善“互联网+监管”平台,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继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审批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全覆盖。

  23.持续提升市场环境。围绕二十大召开、亚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切实抓好扫黄打非、校园周边整治、安全生产、非法地卫整治、旅游目的地整治、旅游用车规范等专项整治工作。探索文化、旅游、体育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执法办案与信用体系建设衔接,形成市场监管闭环。

  2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执法培训,通过专题学习、专家授课、案件讨论分析会等途径,提高执法队员业务素质。全面推行“浙政钉·掌上执法”,提高数字执法能力。强化日常检查和“双随机”联合检查,每周检查不少于200家次,全年办理案件不少于50个。

  25.加大对新兴产业的监管。强化文物执法力度,组织文物行政执法培训,开展文物安全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强化体育健身场所和住宿业管理,妥善做好各类消费纠纷处理,切实提升对电竞酒店等以提供上网服务为主要招揽手段的行业的监管水平。强化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做好登记备案,规范艺术考级市场活动。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