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竖新镇探索知根知底的本土民企运营乡村振
过了晚上8点,崇明大多数村子都已进入梦乡,竖新镇仙桥村却热闹非凡。人们集聚在村里新开的乡村振兴商业综合体——均瀛.仙桥中心附近,有的在咖啡馆里聊天,有的在宠物店里撸猫,有的在茶馆内饮茶,还有的拎着刚买好的特产从店里走出,在乡间小道上步行几分钟就到了下榻的民宿,欢笑声此起彼伏。“这里开张以后,来了好多年轻游客,比前几年加起来都多!原来村里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现在我们也有夜生活了!”家住附近的村民陈忠芳感慨。闵行十大美食
均瀛.仙桥中心是竖新镇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的探索,也是崇明首个由本土民企投资运营的乡村振兴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什么要在乡村运营综合性商场?能有生意吗?本土民企和乡村振兴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驱车穿行在时光隧道般的前竖公路上,一路皆是秀美的田园秋色。仙桥村村部斜对面,一个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已于今年国庆假期前全新亮相。
这个综合体由“村飨”餐厅、农产品展示中心、茶室、咖吧、便利店、点心铺等商铺组成,同时兼具仙桥村游客接待中心、村史馆等功能。
为什么要开一个稻田边的综合性商场?在竖新镇宣传委员朱永康看来,从外部看,近年来,仙桥村乡村旅游业、民宿产业发展迅速,如今全村共有民宿20余家,每逢节假日,村里游人如织,他们都有购物消费的需求。从内部看,“仙桥村虽然环境越来越美,但村集体经济水平一直上不去,急需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新渠道。”
这次的“活水”,来自竖新镇本土民企——上海均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租下了老村部和一个废弃玻璃厂的闲置厂房,改造后以乡村振兴商业综合体的形式对外运营。“运营这个项目是水到渠成,我们不担心亏钱——事实上,公司正是看到了市场对‘乡村商业’的需求,才选择在农旅资源丰富的仙桥村探索这个项目。”均瀛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博告诉记者。
以往沪郊的市场化乡村振兴项目,多为两种模式:一种由本土或外部引入的大型国企运营,另一种则由外部民企运营。由本土民企直接运营本地市场化乡村振兴项目的,并不多。这种模式优势在哪?
在仙桥村党总支书记管仕忠看来,本土民企兼具国企和外部民企之长:既具备投资稳定性,不至于让乡村振兴项目频繁易主、影响市场主体投资预期,又有极高的市场敏锐度,让乡村振兴项目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自我造血”能力更强。“而且,本土民企和村民之间知根知底,运营项目是带着‘情怀’的,这能大幅提高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感受度。”
市场敏锐度方面,上海美食特产该项目和真正的综合性商场一样,采用的是“1+N”经营模式——由1家市场化主体运营,通过这个主体引入多个经营个体,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如今,均瀛.仙桥中心里的不少商铺都由第三方投资,未来还将继续引入更多优质商家入驻,今后中心的商铺还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业态调整。
记者了解到,均瀛.仙桥中心不仅唤醒了村里的闲置物业资源,还为村民、村集体提供了增收新渠道。
运营一个多月来,项目人气红火:如今,闵行十大美食已签约的第三方运营主体投资已超1000万元,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客流量达2.1万人次,营收达27万元。根据相关协议,运营前三年,均瀛公司每年向村里支付10万元租金,三年后租金金额再根据市场规律浮动,营业收入按比例分成,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回馈村民。
该项目还请了12名员工,皆为仙桥村村民,32岁的张英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是个民宿管家,均瀛.仙桥中心开张后换了工作,如今是项目的前台接待。“太喜欢这份工作了!住在村里、工作也在村里,步行3分钟就能到单位,每天9点上班,我8点50分出门都来得及,收入也不错。在这里工作的归属感也强,这里的环境、产品我都熟悉,介绍起来也方便。”
让村民、村集体增收的同时,均瀛.仙桥中心也在逐渐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张英告诉记者,以往说到“农家”,闵行十大美食后面接的词往往是“土菜”,事实上农家菜不一定是“土”的,也有洋气的西餐厅和咖啡馆。“比如仙桥村636号,那里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西餐厅、奉贤特产咖啡馆,到了晚上还会变成酒吧。以前周末时,父母会叫我们带上孩子去他们家吃饭;现在到了周末,我会带父母来到村里的西餐厅,请他们吃西餐、喝咖啡。”
记者了解到,依托景区辐射带动效应,去年,仙桥村实现家门口劳工收入达150多万元,民宿、农家乐经营户平均收入达1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6万元,增长20%。“均瀛.仙桥中心,是我们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标志着仙桥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正式由建设转入运营。我们将继续探索,让乡村人气更旺、活力更足。”朱永康说。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