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民俗·中秋
清嘉庆《松江府志》: 八月十五日“中秋食月饼,登楼台赏月,观鹤。”华亭鹤是松江特产,宋代起不多见。宋朱之纯《三山亭诗》注:“华亭每中秋夜有仙鹤下,不多见也。”是日,游子赶回家中,合家团圆,在娘家的妇女回夫家过节,同吃“赏月饭”。
20世纪50年代前,富家购买香斗,午后点天香。香斗大如脸盆,用硬纸和香棒糊成,分三层,均围以五彩纸箍,中间贴“月圆人寿”之类剪纸金字,中央竖一株高香,金山美食上细下粗,高可尺半,下面配纸扎龙门牌坊,金山美食缀以楹联匾额。好事者集资在庙门口或桥堍、街衢通道口置大香斗,以大面缸作底盘,金山美食缸外糊黄纸,饰以彩箍金字,缸内点缀龙门旗伞。一炷高香粗如庭柱,近一人高,用四根檀香作支柱,缸内固以木屑,须爬竹梯点火。
入夜,设天香案桌,供菱、藕、石榴、柿子鲜果四色,寓意“前留后嗣”。俗称中秋节是毛豆、芋艿生日,供品必有煮熟的毛豆、芋艿,寓意“毛一千,余一万”。
祭月先焚香点烛,全家依次跪拜,愿上天福佑,财源茂盛,合家安康。祭毕,全家分食月饼,如有家人外出,切下一小块留着,表示团圆。清乾隆陈金浩《松江衢歌》:“草场浜采小菱来,月饼分尝帘尽开。伏谒姮娥须下拜,晚妆不为看香台。”(原注:菱以草场浜为美。中秋市卖月饼。里巷构台烧香,曰香台。)芋艿、毛豆、藕、菱、圆子、塌饼、鸭子等为中秋节时令食品。早饭大多吃芋艿绿豆汤、赤豆汤。午饭和晚饭大多添加芋艿烧毛豆、水煮毛豆荚(俗称“炝毛豆”)两样菜。入夜,除月饼外,吃由桂花、莲子、红枣、菱、生梨、杏仁粉调制的“玩月羹”。有“走月亮”“踏月”等活动。农家多自制南瓜饼作月饼,流行至今。
节前,亲友间互赠礼物,有月饼、应时水果等,富裕家庭送火腿、高档烟酒等礼。各食品商家竞销广式、苏式潮式等各式月饼,一年一度的“月饼大战”已成惯例。
中秋节民间传统行事。旧时在中秋节夜,亲友结伴夜游观景赏月,称“走月亮”。晚上7点到9点,相偕出游,月下散步,最好能步行过三座桥,除健身外还可以赶走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