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莱芜双十一:莱芜特产就是最好的招牌
家住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八里沟村的李晓是一位电商,专门从网上销售莱芜特产。坚持做本土特色是她的电商经营理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咱们莱芜特产就是最好的招牌。”
“截至现在,今年双十一的销量已经突破800单,每单平均200元左右,比去年多卖了300单。”11月11日,李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晓在淘宝上开店销售莱芜特产,其产品有代售的顺香斋香肠、“三辣一麻”产品、煎饼等,也有自制的香椿和其它腌菜。“双十一”购物节,大多数商家都降价促销,但李晓的莱芜特产店却降价幅度不大。“顺香斋香肠、煎饼这些代销产品常年销售价格不变,只有自制的产品能打打折搞一下促销活动。其实,我从10月份就开始备货搞活动了。双十一期间虽然不是全年的最高峰期,但仍然比平时卖得多。”李晓说。29岁的李晓家住牛泉镇八里沟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接触过电商。“2008年,我上大三,当时因为还在上学,精力不能完全放在电商上,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9年,大学毕业准备工作的时候,我出了严重的车祸,右边身体不能动,右边头部也受到了重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慢慢恢复。”
突发意外,打破了李晓的人生规划,也因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身体虽然慢慢恢复,但是因为车祸给我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工作我都无法独立完成。”李晓说。
为了养活自己,李晓想到了大学期间做电商的经验,“咱们莱芜的特产品种多,上学期间我就多次分享给同学,他们都说好吃,因此我就想着在家做电商,专卖咱们莱芜的特产。”
万事开头难,李晓的电商之路也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挺困难,没有知名度,销售得少,有时候一周也卖不出一单,也不敢压货,买家买什么我就拿什么,卖多少就进多少货,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笔生意,就是赔钱卖出去的。”李晓说,“但是因为经营的是本地特产,部分产品还是自己动手做的,因此竞争相对较小,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电商也慢慢有了起色。”
如今的李晓,从最初的几单生意做到了一天最高销售1000多单,由不敢压货到一次可以压上万元的货。去年腊月,她几乎每天能销售1000多单,忙起来的时候连轴转,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做生意有时候还需要借助外力,“因为《舌尖上的中国》介绍到糖瓜,去年春节前我主推糖瓜,记得不到一个月,卖了1500多斤。”李晓说。
“这几年的电商经验让我感觉到,咱们莱芜特产就是最好的招牌,虽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但是多数是冲着咱们的特产品牌来的,就像我东北的许多买家,都是当年闯关东过去的,对咱们莱芜的香肠和煎饼都非常有感情。”李晓说。
对于未来,李晓也有自己的规划,“今年也去了几个地方,考察了一些产品,未来打算注册自己的品牌,主打姜汤等女性保健产品,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莱芜的特产推广给更多的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今年“双十一”再度引发网购狂潮,莱芜市众多电商抓住这一机遇,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各大电商纷纷亮剑,曹美食频传捷报。数码电商宋磊本说:“...[详细]
付迪是莱芜一中的一名数学老师,多次获得“莱芜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奖项。谈到这些成绩和荣誉,付迪说:“我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名老师,...[详细]
从莱芜东站发车的火车——普慢7053、7054次自197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到现在40多年来在这条铁路线上往返从未间断,火车东站的工作人员也这样...[详细]
莱芜市小故事社区采取多种措施,把社区打造成居民的“幸福驿站”。[详细]
目前,莱芜市牵头探索建设“星期日工程师”网络交易平台,面向高层次人才,致力于打造一个国内知名的人才柔性流动、成果加速转化、项目无缝...[详细]
自莱芜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农科院积极深入乡村农户,为农民送技能、送蔬菜品种,帮助村民建设冬季大棚,并指导村民如何种植大棚蔬...[详细]
苗山镇常庄村是莱芜市东部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上世纪70年代,因为火车的开通,这个小村庄打开了和外界交流的一个通道……[详细]
在莱芜,有8个乡村旅游项目群、200多个特色旅游村,覆盖了全市村庄的五分之一。游在莱芜,住在莱芜,有的是看不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详细]
这里,有难得再见的老物件,会勾起心底迷蒙怅惘的乡愁——这里就是棋山泉乡村记忆博物馆。[详细]
谈起绿皮小火车,不免想到老站台、老站牌、延伸的老铁轨以及火车的汽笛和缓慢前行时窗外渐行渐远的风景。作为见证了城市快速发展的火车站,鄄城特产...[详细]
“80”后莱芜姑娘卢小杰大学毕业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成立了润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影视传媒作品与“互联网+”相结合,为企业提供一...[详细]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数十年来在书法道路上锲而不舍地追求着。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定陶特产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并在多次展出中获奖。他就...[详细]
莱芜梆子《三定桩》是蜚声全国的一部戏。这部戏反映的就是,曹美食建设辛泰线时老百姓为了铁路早通车,讲政策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