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奋力打造西瓜产业“硅谷”的昌乐路径
昌乐县,古称营丘,是姜太公始封地、齐文化发源地,现为中国蓝宝石之都、中国西瓜之乡。地处北纬36°黄金纬度线,它不仅拥有“最悠久的齐国文化、最大的蓝宝石加工基地、最壮观的火山地质遗迹”,还因为拥有丰富的火山灰土壤而造就了“品质最好的西瓜”。
据不完全统计,市民每消费10个早春西瓜就有4个产于昌乐。作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西甜瓜产业科技引领示范样板县,昌乐西瓜设施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年产量60万吨,年产值达24亿元,品牌价值达41.61亿元,位居全国西瓜品牌价值首位;这里汇集了全球最好的西瓜品种和全球最好的西瓜栽培技术,一项项首推于昌乐的先进技术不断竖起全国风向标,被遍布全国甚至海外的种瓜师傅带至五湖四海;一代代勤劳智慧的西瓜“工匠”在这里搏风激浪,创造出一个个推动西瓜产业发展的“了不起”,谱写着打造全球西瓜产业“硅谷”的时代华章。
5月,从昌乐出发,第二届中国(昌乐)火山农业峰会在这里开幕。作为火山农业的策源地,昌乐在全国率先推出火山西瓜品牌,探索昌乐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10月,从全国而来,第18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议在昌乐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78家单位代表齐聚宝都,打造全国无籽西瓜产业发展新模式。
从主动出击到全面认可,从本土发力探幽索隐到群英汇聚把脉问诊,昌乐形成了以地标农产品“昌乐西瓜”为主的“1+N”特色产业体系,蹚出了一条“立足一处特色、打造一个品牌、带动多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乡村振兴路径,走出了一条不断改革创新、坚持共同富裕的昌乐路径。
从清康熙年间成为皇宫贡品,到民国期间“每岁运销青岛甚夥”;从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特需瓜摆上国宴,到首批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从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到荣获“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昌乐西瓜一直荣耀等身。
如何发挥昌乐西瓜的C位优势?如何以昌乐西瓜为原点,用“1”带动N个产业品牌的崛起,让其他特色农产品也搭上品牌强农快车道?
基于昌乐独有的火山资源,昌乐将具备独特性甚至唯一性的火山农业作为发力点。
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昌乐)火山农业峰会,将“火山农八鲜”这一区域公用品牌推向人们视野,“昌乐火山农产品、给大家多些新鲜”的传播口号越来越得到消费者认同。中国农产品的新品类——火山农产品就此启航。它是否可以将昌乐农业品牌做成燎原之势尚需时日,但这一定是昌乐农业品牌的坚定出发。
“人气在哪里,关注点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营销也就应该跟到哪里。”昌乐县委副书记徐莹认为,“新形势新时代需要新的载体和平台。”在峰会上,昌乐与V5直播、豆果美食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2020年5月,全国首个主打火山品牌的特色高端优质西瓜品类“泫晶红颜”在昌乐亮相,这是西瓜之乡昌乐在“火山+农业”上的牛刀小试。一箱两个,售价160元,电商平台上架这款特别的西瓜后,2小时即被抢购一空。
在“泫晶红颜”高端西瓜品牌的一炮而红下,昌乐牢牢抓住潮流趋势,积极打造电商直播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插上“云翼”。与中国电商委合作,联合推出“火山农八鲜”区域公用品牌,在每日优鲜、天猫、食享会、豆果美食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启线上推介活动,培育了一批“农民网红”,打造了一批“直播村”。
品牌塑造,打开的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大门;模式创新,破解的则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在昌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军清看来,确定“八鲜”品类后,更关键的是建立产品标准,根据不同的类别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包括品牌申报体系、授权体系、产品管理体系、商品流通体系等,建立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可追溯链条,提升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为做好运营“火山农八鲜”品牌的准备,2019年以来,昌乐就统筹县域资源,集聚产业要素,签约授权了21家经营主体来使用“火山农八鲜”品牌,发起成立了“火山农业产业联盟”。联盟横向统筹国有公司、金融机构和基地园区,吸纳18家农业龙头企业加盟;纵向布设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现供需调节、集散收储、冷链配送等,共同培育壮大火山农业品牌。
地处乔官镇的联盟示范引领项目区,总占地2万亩,已形成种苗培育、农资供应、标准化生产、钢城美食产品初加工、直播带货等产业链条,催生了观光采摘、直播体验、研学游等多类业态,让150多个村庄的1.6万名农民开始分享“火山+农业”的发展红利。
“一定要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品’共创来推动品牌线中国农业品牌政策研讨会上表示。
上世纪70年代,在昌乐县西瓜研究小组试验基地——瓜农张立恩的家里,为了十几粒丢失的无籽西瓜种子,张立恩杀了家里唯一会下蛋的“银行”——老母鸡,看着鸡嗉子里掉出的西瓜种子,久久无语……
上世纪80年代,在昌乐县尧沟镇西辛村,瓜农吕传文在西瓜棚里一待就是大半天,望着经过无数次试验后留下的200株西瓜幼苗,他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西葫芦嫁接的西瓜苗,最后成活的4棵幼苗带来了日后的大规模应用推广……
无籽西瓜的自主研发与规模化栽培,填补了省内空白,让昌乐西瓜名扬九州;嫁接技术的实验成功与大面积推广,解决了制约西瓜生产的重茬(枯萎病)痼疾,引发了西瓜种植技术的革命。可以说,无论是昌乐“金山西瓜”的带头人张立恩,还是钻研西瓜嫁接技术的能人吕传文;无论是无籽西瓜培育研究,还是全国率先成功开展的西瓜嫁接试验,昌乐西瓜一直站在种植技术的金字塔尖。到1994年,昌乐西瓜嫁接育苗达100%,成为全国最早普及应用西瓜嫁接育苗技术的西瓜产区,为全国西瓜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昌乐西瓜继续站在产业潮头领舞,面对上市时间较集中的产业瓶颈,继续坚持“科技驱动”,在全国首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陆续创新推广小拱棚覆盖、大拱棚栽培、大拱棚多层膜覆盖栽培、立体栽培、冬暖式大棚西瓜种植等栽培新模式,创造了我国北方“四季有瓜”的奇迹。
打铁还需自身硬。昌乐西瓜的声名远播,靠的也正是这份扎实的内功。每年的5月或10月,全国各地的西瓜种植户、种业公司就会来昌乐“朝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赵廷昌看来,“因为这里有最全的西瓜品种和最先进最前沿的种植技术。”
“尤其是今年西瓜栽植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阴天,很多地方的西瓜都绝产,但昌乐的西瓜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还很正常,可以说昌乐在栽培技术方面仍然无人能及无出其右。”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崇启评价。
从2018年开始,昌乐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会举办西甜瓜产业博览会或新品种展示周等活动,钢城美食这是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与昌乐县政府深度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昌乐还不断加强标准化生产体系、全程质量管控体系、经营主体诚信建设体系建设,以此严控产品品质。
今年5月的展示周期间,昌乐集中展示了全国20多家科研院所及30多家知名企业培育出的671个西甜瓜新品种,是全国西甜瓜专业展会中展出品种最多的一届盛会。第18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期间,昌乐集中展示了全国30多家科研院所及30多家知名企业培育出的200多个西甜瓜新品种。
依托展示平台,昌乐先后聘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许勇、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育种平台主任张兴平等13人为“昌乐县农业发展高级专家顾问”,引进全国西甜瓜领域高端人才20余人,与新疆农科院、安徽农科院合作设立特色厚皮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瓜类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研发中心,签约荣华环水岭、凤歧火山大樱桃等一批投资超过27亿元的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我们与昌乐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在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许勇看来,“北方设施栽培西瓜一直以昌乐为技术模式推广,昌乐是北方早熟栽培西瓜的一个典范,昌乐西瓜生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全国西瓜的供应量,也是全国西瓜价格的晴雨表。在这样的产业高地上建设示范基地,其示范和带动效应将成倍放大。”
在双方共同打造、占地200亩的昌乐县西瓜科技示范园,一栋栋玻璃温室和标准化高温大棚鳞次栉比,几百个新品种西甜瓜在此茁壮成长。这里以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联盟为纽带,依托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的技术优势,汇集了国内外优质西甜瓜品种。
“近1000个西甜瓜品种在这里打擂台,十几项标准化种植技术在这里展示,优质西甜瓜在这里产出,产业高地在这里形成。可以说,这里当之无愧是全国西甜瓜产业的‘硅谷’。”许勇由衷地说。
自动喷灌,冷藏保鲜,温室育苗……位于鄌郚镇占地3000余亩的伟圣田园综合体设施农业日趋完善。
无论是投资高标准专业检测室,还是严格的二维码追溯机制,他们的目标指向只有一个:食品安全。在农业园区,随处可见智能杀虫灯,喷药、施肥必有技术指导,产品外销要经过严格的农药残留等检验,要统一包装打上自己的商标品牌。
几年来,公司董事长张国伟还制定了标准化“作战图”,几时播种、几时施肥、几时除虫,都不再是笔糊涂账。按规范生产,农药和化肥用得少了,产量不减,品质也更好。今年,张国伟正继续着力把这种工业化生产的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让越来越多的标准化生产“作战图”烙进农民心里。
在一系列努力下,由伟圣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高端无籽西瓜种植区项目入选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在昌乐和诸城的园区常年为周边农户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工资收入45000元以上,加上土地流转收入,实现了双重收入。”张国伟介绍,“目前已点对点帮扶1082户贫困户,使他们成功脱贫。”
过去有人担心,搞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又搞标准化生产,农民的效益恐怕要受损。昌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军清说,其实不然,这些年通过质量安全建设后,打响区域公共品牌的农产品都产生了溢价,最终农民得了实惠。
他举例,就以“庵上湖”品牌来说,旗下的农产品如今已实现平均溢价30%。过去,庵上湖农户的农产品大多走农批市场,最终定价由收购商说了算;现在有了品牌,农民也能参与定价,现在的庵上湖西瓜能卖到18元一斤。
庵上湖品牌的成功在于“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的推广,“村民必须按照合作社的标准来,有积分考核,任何违反标准的种植都会被扣分甚至不予使用。”昌乐县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继斌说,“全村一个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品牌美誉度,现在庵上湖西瓜糖度普遍在14度以上,户均收入达到12万元。”
像庵上湖一样,昌乐通过连续几年的探索推进,已构建起“示范园+标准化种植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技术推广体系,带动昌乐西瓜产业不断创新升级。
据统计,近3年来,昌乐已合作引进试验西甜瓜品种超过3500多个,示范推广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立体栽培等西瓜种植新技术20多项。昌乐每年约有近千名“种瓜能手”分赴甘肃、内蒙古、云南、海南、北京、辽宁等全国西瓜主产地,以及俄罗斯、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传授西瓜种植技术。
从种植能手到行业标杆,从西瓜经纪到电商达人,从“看天吃饭”到“智能管理”,从“肩挑车拉”到“物联网销售”,通过物联网跨界融合西甜瓜主导产业,昌乐正在探索中践行着西甜瓜发展的“新模式”,带动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产值实现了24亿元,西瓜产业确确实实成了昌乐农业的第一支柱产业。
在昌乐县委书记刘裕斌看来,不断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内涵,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昌乐路径,昌乐西瓜产业的发展图景已日渐清晰:依托中国(昌乐)火山农业峰会和全国首个火山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火山农八鲜”,全面提升昌乐县火山农业知名度,打造火山特色西瓜品牌;依托昌乐西瓜科技示范园和中国(昌乐)西甜瓜科技博览会,打造引领全球西甜瓜优质品种的“种业之都”和种植技术的产业“硅谷”;依托中国火山产业发展联盟,打通火山农产品销售最具影响力的“双线”渠道,打造火山农业生态产业集群;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实现群众增收致富,最后就是依托深厚的齐文化底蕴和农耕文化成果,建设完善而又有特色的展示火山壮阔与西瓜产业的文化“兰台”,续写昌乐西瓜产业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