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边区-营口市人民政府
老边区地处渤海湾东北部,海岸线多条河流。其中,流经区内的大辽河、新邱特产奉士河、淤泥河、大旱河等河流形成了供给全区淡水的主要水系。全区境内滩涂均属泥沙底质,饵料丰富,有史以来,就是鱼虾贝类的天然索饵场、产卵场和孵化场,生长的对虾、海蛰、梭子蟹、贝类以其质优味美享誉国内外。
老边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在2—7米之间。地下水位高,一般在0.5—0.8米之间。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适宜,雨量适中。年平均日照2898小时,年平均气温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73毫米。境内低洼的地势和适宜的气候为水稻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老边区现已成为全国水稻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境内有磁铁矿。铁矿石储量9475.7万吨。矿藏分布于边城镇于家洼子、王家、郑家、路南镇江家、老爷庙、赵家平房、新立和柳树镇后山村一带,面积达82.5平方公里。
老边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位于渤海湾东北岸,辽河入海口处,总面积 305 平方公里,农业种植面积 11.01 万亩,其中,旱田种植面积 3.52 万亩,水田种植面积 5.71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1.58 万亩(保护地面积7520亩),台田面积 2.6 万亩。全区海岸线公里,有适宜各种贝类养殖的滩涂面积20万亩,浅海面积20万亩。2005年,全区粮食总产量 4,836 万公斤,蔬菜产量 7,100 万公斤。水产(海水养殖、海淡水混兑养殖、淡水池塘养殖、稻田渔业)养殖面积 16.4 万亩,产量 3.28 万吨,产值 5.09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54% 。家禽饲养量 1,060 万只,生猪饲养量 10.2 万头,黄牛饲养量 1.18 万头,奶牛饲养量 1,130 头,畜禽产值达到 2.42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5 %。
老边区是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和营口市绿色食品基地,绿色无公害大米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各种新鲜蔬菜除供应营口市区外,打入我国北方市场,并外销俄罗斯。水产品主要有海蜇、对虾、河蟹、文蛤,优质鲫鱼、鲤鱼、鲢鱼等优质80多个品种,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老边区按照“三种两养一开发”(蔬菜种植、甘草种植、牧草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域内外市场开发)的区情农业发展思路,坚持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相结合,转型农业步伐加快,做到了恢复与开发并举。根据水情特点,适度增加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发展迅速,畅通了农民生产的渠道,拓展了农民增收的途径,实现了依靠产业调整提高产出效益的目标。全区农事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有效地促进了高效、精品农业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两免七补”惠农政策(两免,即免征农业税、免征除烟草以外的特产税;七补,即对育苗、台田、种猪、农机、优良品种、海珍品养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七个方面进行补贴),切实发挥了政策的引导、促进和推动作用。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大正集团、天宏鹅业、绿源食品、辰星米业、傲源伊露乳业、生润海珍品养殖等 7 家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大正集团为国家级龙头企业)。2005年,新邱特产全区农事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5.24 亿元,直接带动农户 2.71 万户。建成各类示范园区8个,其中大正肉鸡养殖小区被列为辽宁省现代农业园区,柳树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正在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太和庄高效保护地示范园区、王家食用菌示范园区、前石保护地香瓜生产示范园区等一批农业园区对高效农业的拉动作用逐渐显现,一些高产高效优质新品种通过园区得到广泛推广。2000年,老边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近年来,老边区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主题,以经济总量扩张和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立区、科教兴区、项目活区、产业强区”战略,按照“二产提速增效”的发展理念,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为重点,以争上“高投入、高效益、高科技、高素质企业家”的“四高”项目为主攻方向,以发展集群经济聚合优势产业为主要手段,既注重引进的规模和效益,又坚决放弃能耗高、污染大、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的项目。全区已拥有各类工商企业1,360多家,主要工业产品1,300多种,并有3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121家,形成了以冶金制造(24家)、化工医药(32家)、机电汽保(44家)、服装纺织(21家)为特色和支撑的四大产业集群,凸现出以五矿中板有限公司、嘉晨燃化有限公司、阿斯创有限公司、营口东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向阳科化集团、辽宁鼎立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孵化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的温床,催生了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涌现出销售额全国排名第一的日捷隔板有限公司、销售额全国排名第二的大光明仪器厂、催化剂生产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三的向阳科化集团、东北同行业唯一大型新型药用辅料生产基地的奥达制药有限公司、供应东北的石油添加剂生产基地辽南石化厂等骨干企业。已有98家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企校联合关系,全区28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全年实现招商引资额28.1亿元,引进域外资金22.5亿元。冶金工业园、向阳工业园、三征化工园、金地球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初具规模。
“十一五”期间,老边区将继续大力实施“工业立区、科教兴区、项目活区、产业强区”战略,加快以“建立一个省级开发区,建设两条经济带,打造三个基地,抓好四大产业集群”为目标的体系建设。即,建设好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营大路北线和营柳路(渤海大街东沿)两条经济带,打造营口市重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抓好冶金制造、化工医药、机电汽保、服装纺织四大产业集群。
老边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位于渤海湾东北岸,辽河入海口处,总面积 305 平方公里,农业种植面积 11.01 万亩,其中,旱田种植面积 3.52 万亩,水田种植面积 5.71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1.58 万亩(保护地面积7520亩),台田面积 2.6 万亩。全区海岸线公里, 近年来,老边区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主题,以经济总量扩张和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立区、科教兴区、项目活区、产业强区”战略,按照“二产提速增效”的发展理念,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为重点,以争上“高投入、高效益、高科技、高素质企业家”的“四高”项目为主攻方向,以发展集群经济聚合优势产业为主要手段,既注重引进的规模和效益,又坚决放弃能耗高、污染大、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的项目。“十五”期间,老边区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城市开放的双重机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立区、科技兴区、项目活区、产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构建以工业、商贸、城市产业、近海资源产业、高新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亿元,农业总产值实现9.5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1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1,162万元,几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居于全市前列,为“十一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老边区距营口老港仅2公里,距鲅鱼圈港50公里,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305国道、鞍营公路、营大公路穿境而过,即将建设的高速客运铁路营口东站位于境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按照营口市建设大港口、大城市、大工业的发展要求,老边区已纳入营口市主城区建设规划,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了城区、镇区、工业小区、农业精品园区、城乡市场“五位一体”的城区建设新格局,供水、供电、通讯条件等基础设施优良,形成了承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强大的基础能力。
二是具有雄厚的产业优势。目前,全区已形成冶金制造、化工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汽保四大产业集群,冶金工业园、向阳工业园、三征化工园、金地球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初具规模,拥有各类工商企业1360多家,主要工业产品1300多种,并有3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矿营口中板有限公司、营口嘉晨燃化有限公司、辽宁向阳科化集团、营口三征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都坐落在区内。高效载体催化剂、蓄电池隔板、汽保设备、橡胶制品、载重挂车等产品的产量、销量、科技含量处于东北、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具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优势。全区建立了发展环境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实施了软环境建设工作的联席协调制、跟踪督办制、公开公示制、整改告诫制、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了相关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和工作衔接机制;构建了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的纪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等多层面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了奖惩激励机制,将软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到党政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行风体系,把软环境建设开展的好差情况,作为衡量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机关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提前介入,提前在项目的审批、立项、招标、施工全过程予以监督,保证公开、公平、公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