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昌邑市“三个结合
“手造”是非遗文化资源“两创”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昌邑市充分发挥传统手工艺资源优势,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为基础,推动非遗手造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的时代生机,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潍坊市“东亚文化之都”创建。
抓保护与育品牌相结合,夯实非遗手造基础。一是深挖非遗资源,建好项目库。组织多方力量,深入镇村广泛挖掘非遗资源,科学规范整理,纳入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对具备一定传承条件、生产规模、发展前景的技艺类非遗项目,纳入“手造”项目库,重点支持、动态管理。目前,昌邑市共拥有省级非遗8项、潍坊市级非遗28项、县级非遗144项,纳入“手造”项目库非遗项目 60余项,为“手造”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二是分级分类管理,培强优等生。根据非遗项目特点,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向可创新、能发展、市场认可度高的项目重点倾斜,加快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市已培育柳疃茧绸、华晨丝绸、同文堂毛笔等非遗手造品牌 10 项,其中依托蜡染、扎染技艺打造的华晨丝绸手造品牌“青云染”已拥有11个系列 400 项产品,年销售额达 3000 万元以上。三是以点带 面发展,拓宽保护路。实施片区化发展战略,推动非遗资源抱团集群发展,整体提升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以乐春传统面食制作为特色的都昌街道、以砖雕为特色的围子街道、以草编为特色的卜庄镇等 10 个传统手工艺发展片区。其中,卜庄镇草编产业从业人数达 1300 余人,覆盖40余个村庄,从业人员年人均增收 8000元以上。
抓传习与强扶持相结合,大力传承非遗手造技艺。一是打造非遗传习基地。依托省级和潍坊市级精品非遗项目和优秀传承人,以生产性保护为重点,建设昌邑丝绸文化传习中心、昌邑手工技艺传习中心、鲁砚制作技艺传习中心、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和华裕茧绸文化博物馆等非遗传习中心 24 个,华裕茧绸公司、柳疃镇棉纺城分别获评省、潍坊市非遗传承实践基地。二是培育非遗传承人。实施以“入口机制、培训机制、关爱机制、工作机制”四项机 制为核心的传承人培育工程,严把传承人申报关,严格筛选把握各 级传承人的申报条件,传承人规模达到 90 人。积极组织各类培训, 增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能力,鲁砚制作技艺传承人孙风海获评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和非遗协会,建立非遗工作者队伍,构建市镇村三级保护传承体系。关心关注非遗传承人的生产生活,强化政策和要素支持,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针对疫情对非遗产业的不利影响,蛟河十大美食引导支持农商行推出“非遗传承贷”,为9个非遗项目办理授信706万元。卜庄镇积极为草编合作社扩建争取土地指标,有效推动草编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发展。
抓平台与促融合相结合,推动传统技艺创新发展。一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将非遗融入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政策和扶持资金,推动传统技艺产业化。特别是依托柳疃镇“近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昌邑茧绸发源地”、省级非遗项目等深厚丝绸文化底蕴,构建集丝绸技艺传习中心、茧绸博物馆、纺织企业、桑葚采摘、丝绸文化节庆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促进文化、旅游、创意、实业多元升级。将非遗融入景区提升,在红色文旅小镇——龙池镇设立非遗及特产展示展销区,引入非遗产品20余类,实现“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多业态文旅融合发展。将非遗融入品牌 打造,深挖30余项非遗品牌项目,开发非遗手造 2000余款。二是搭建合作共赢平台。针对非遗传统技艺创新不足问题,蛟河十大美食完善学习、交流、汪清特产合作载体,挖掘潜在需求,促进深度渗透,加快传统技艺创新发展。帮助华晨科创工坊与剪纸、年画等非遗传承人合作,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工艺,形成“灵心彩绸”系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推动山东建筑大学剪纸艺术专家与市科艺广告 公司合作,推出《二十四节气手账本》《新剪纸文化产品——十二星座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三是搭建宣传展 示平台。线上,协助传承人入驻抖音、快手、淘宝等新媒体平台,拍摄小视频、开通直播,仅今年春节期间就带动毛笔、核雕、布艺、 糕点等非遗手造项目增收200多万元。线下,通过举办和组织参加 剪纸、布艺、好手艺大赛等非遗技艺项目比赛,不断提升技艺水平;每年组织非遗手造传承人走进校园、景区、商场,现场制作、展示、展演 300 余场次,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体验非遗手造魅力,进一步提升了非遗手造的社会影响力。(通讯员 魏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