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烛光”点亮毕生理想 ——余江和陇南育才学
子央李纪红他放弃优越条件,带着团队,携全家老小从重庆来陇南办教育;他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提出尊重个性、保护锐气的观点,不断探寻科学办学的新路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才能卓越的高素质...
他放弃优越条件,带着团队,携全家老小从重庆来陇南办教育;他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提出尊重个性、保护锐气的观点,不断探寻科学办学的新路子。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才能卓越的高素质国家公民”是陇南育才学校的目标,也是校长余江的教育理想。
三年多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余江和他的团队,给世人呈现了不一样的育才。
一个校长,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想的事情也很多,怎么打开局面,让每个老师在你的领导下找到存在感、幸福感,让学校有长远、科学、系统的发展,这是余江走上育才学校校长岗位后思考的问题。
余江生于重庆,从小学习刻苦勤奋,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师范大学,投身教育的梦想种子开始在这里发芽。
“重师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躬行师道,这种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也为我后来从事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余江说。
大学毕业后,余江先后在国家示范高中大竹中学、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工作,曾赴美国德克萨斯州国际高中工作、学习,创办了安康市高新国际中学。
“用充满激情、倔强的心,为教育事业开创一条希望之路。”余江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
“那些名校不缺我一个,但是相对偏远欠发达的陇南,则更需要对教育有热情的人,育才更能让我一展身手,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谈到当时为什么一心选择陇南,选择育才学校时,余江这样说。
“余江校长为人和蔼可亲有温度,对事总是高标准严要求,因此他经常会说一句‘你的怠慢比不作为更误事’。”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罗登位说。
三年多来,余江为了提高办学品质和教学质量,长期深入学生当中,通过和学生细心交流,进班和学生一起上课,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等方式,对学校的“教”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自余江任校长以来,育才学校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倾注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的确立、连接全国名校的教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把握时代脉搏的管理举措的实施……无一不让我们敬佩校长的远见卓识,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信心。”石秀云老师说。
人生最重要的是跟谁在一起,能与余校长并肩共事,是我们教师的幸运与荣光!在育才学校采访时,很多教师都向记者表达这种情感。
谈到对余江的印象,高三学生刘学斌说:“尽管余校长平时工作很忙,却从未放下对学生的关切,总是亲切地叫我们‘孩子们’,时常与我们谈心,交流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有循循善诱,也有厉声指正,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显得亲切而不失威严。”
“余校长感觉就像一个大哥哥,喜欢跟我们交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他都会在食堂门口,等大家一起去吃饭,还经常问我们饭菜怎么样,吃饱了没有,他自己也天天在食堂吃。”初三学生史杜军、张雨彤这样说。
文化育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才能卓越的高素质国家公民。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才能卓越的高素质国家公民。”这是陇南育才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余江的教育理想。
余江深谙文化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重要性,所以,育才将自身的文化培育放在成绩的前面。
“没有国际视野,人就会走向盲目自闭;视野开了可以明道理、辨方向,可以更加宽容和坦荡。”余江一方面推荐学生进行国际文化教育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另一方面利用成都七中易国栋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的身份,参加全国教育家论坛,到全国各地的名校交流学习,回来后召开校委会、中心学习组会议,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学习名校经验,探寻科学办学新路子。
走在校园里,清新舒畅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走廊里,随处可见学生作品,创办校刊《育才文苑》,兴修文化墙,建造龙门泉……这些,都是余江的“文化情怀”。
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三大赛事”;感恩教育、理财节、美食节、艺术节“四大节日”;校运会、元旦晚会、迎新晚会、成人礼、六一晚会“五大晚会”,已成为“文化育才”的生动诠释。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高雅的爱好,既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陶冶情操,也能抵制一些恶俗习惯,避免误入歧途。”余江说。
“在余校长的倡导下,学校组建了美术、陶艺、舞蹈、武术、合唱团、足球、篮球以及创客、机器人和Python编程等十余个社团,以兴趣为载体,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个性独立的能力。把家国情怀教育和“能做小事、敢做大事、争做好事”的校训,内化成学生努力学习和养正成人的动力,关注的是学生10年、20年,甚至30年后的可持续发展。”分管小学部的副校长高小兰说。同时,育才学校利用课堂、游学、图书室、开放实验、宣泄室、发呆室等多维空间,努力把育才学校打造成为师生精神生活的家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器人、创客社团参加武都区首届机器人创客大赛,均获一等奖;在陇南市2019小篮球联赛中,U10组获第三名,U12组获第二名;其他各个社团活动也异彩纷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余江说,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象征,育才学校的教风是“尊重个性,保护锐气”;学风是“精益求精,日新月异”。我们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全体师生的血肉中,内化为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追求,让其成为师生终生受用的一笔精神财富。
学校的根本就是“教与学”的关系,余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必须定期让老师外出到名校深造学习,拓宽视野,提升水平;第二,在学校坚决落实“八个一”精神,即“每天听一节课、每周参加一次教研会、每月读一本书(有心得体会)、每月树立一个学校典型、每月提出一个新举措(为学校发展增加一个亮点,助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每月提出一个有效招生措施、一人一导师制度、一人一特长一人一爱好”。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复学复课,从2月下旬开始,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余江带头,全体教师参与,领先于其他学校开播线上网课教学,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身为校长,应该作表率,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何种困难,只有校长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大家才会信心倍增,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余江说。
在查询和了解了学校历年来学生的总体成绩和教学质量后,余江找到了阻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办校时间短,社会认可度还不高;一个时期,教师队伍不稳定;受学生进校成绩的影响,导致没有特别优秀的高考成绩。
因此,余江特别关注毕业班的建设和尖子生的培养。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做好榜样,组织调配和监督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没有了不起的个人,只有让人敬畏的团队”,余江特别重视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提出变以往“同行是冤家”为“同行即合作伙伴”,摒弃“单打独斗”的工作作风,引进“成都七中未来智慧课堂”“北京四中教学资源”,让学生跟名师面对面,让学生取长补短。同时,引入“提分宝系统”“网络阅卷系统”,高效阅卷、分析成绩,利用大数据进行错题分析,精确到一人、一题,实现一对一辅导。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教学工作更加精细化,2018年和2019年的中高考成绩表明,这些举措,是科学有效的。
“余校长非常重视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请专家团队来校培训,指导教师开展学术研讨,不断为教师寻找和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他希望育才的老师像一本书,厚重而有内涵。”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者,高小兰对余江在师资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这样的评价。在老师无助或遇到困难时总是给予充分的帮助和鼓励。
在余江看来,没有一个学生天生就是不好的,所以他代表“育才”向社会作了一个承诺:“你送给我一个孩子,我努力还你一个栋梁。”
即使培养不出杰出的科学家,但至少也不能培养一批不能服务社会和报效国家的利己主义者。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呢?余江觉得,最终都离不开教育的初心——为国育人。
“学生最怕你不把他放在心上,你只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赞美他,关心他,尊重他们的个性,保护他们的锐气,他们就会把你当成朋友,与你交心。”余江说。
从公办学校退休的杨玉琴老师,被育才学校返聘。谈到自己的感受时,杨老师说,学校办学理念新,有高度,从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校训等方面就能体现;学校的德育工作更是润物细无声,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也常抓不懈,已经形成了常态;育才学校是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终生成长。
“余江校长从来不只看重成绩,他希望我们理解‘为服务祖国和人民走出去’的真正含义,希望把我们都培养成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初三学生代一鸣说,“从初一到初三,我在育才已度过了3年光阴,高中我会继续选择在育才就读。”
“我的孩子升高三时,余江美食因迷恋网络电子书,厌学,成绩一落千丈,自己主动提出退学,不参加高考。后经多方做思想工作,选择去育才就读。通过育才一年多的学习,成绩飞涨。2019年被福建龙岩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录取。”家长李赵明说。
作为家长,让李赵明感受很深的是:育才的教室旁边就是教师办公室,教师随时可以关注学生动态,学生有疑问可以第一时间向老师求教;小班额教学,每班只有30多名学生,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住宿条件比较好,有独立卫生间,有空调,有洗澡间,方便学生生活;食堂使用饭卡,每天最高限额30元,让学生学会了理财;老师都敬业,关心学生,让学生有了家的温暖。
通过5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甘陕川知名民办学校,打造适宜师生发展的育才教育,建成社会与家长放心的学校,谈到育才学校今后的发展,余江胸有成竹。
王建明是育才学校教导处主任,有二十多年的教龄,两进育才的经历,让他对学校的发展知根知底。他认为,育才如今有团结奋进的领导团队,有一群执着于教育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以爱为源,以苦为乐,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一线,为孩子们的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做着规划。
起身看座、弯腰(捡垃圾)精神、奔跑(时间管理)文化、40里远足、支教等活动育人,是余江实现理想教育的一宝。
余江说:“学校的人文文化,是师生强烈的使命感,统一的价值观,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友爱的氛围,勇敢坚韧的意志所构成的内在核心奋斗精神。”
2018年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强,要通过自己的渠道给育才学校捐书。“把书捐给更需要的学校。”余江说服了李强,最后把3000册图书捐给了李强曾经就读的小学。
2019届的几个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表达了一个共同愿望:报考师范类院校,希望将来能回到母校工作。
2019届毕业、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的赵玉珍同学,在一次义务支教中感言:“感谢余江校长帮我认识了贫穷,我一生的使命就是去改变贫穷……”
这些事迹,感动并激励着无数奋战在一线的老师和走出育才学校的莘莘学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育才学校“能做小事,敢做大事,争做好事”的校训。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创新,育才学校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体系,在2019年中考和高考中,成绩丰硕。中考中,据陇南市2019年中考全科合格率成绩分析,陇南育才学校全科合格率、总平均分均居武都区第一,被授予“2019年中考成绩优胜奖”;高考中,据武都区教育局中考入口成绩下达任务指标,育才学校一本指标完成率215%,居全区第一。根据武都区教育局中考入口成绩下达任务指标,育才学校二本指标完成率315.5%,居全区第一。
“为了让贫困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招生时育才学校实行按成绩梯度收费。”罗登位说,“学校还设立了校长助学金、奖学金等,仅2018—2019学年,学校就发放1255万多元。”
“我只希望在今后的十周年、二十周年校庆时,当我回到母校,可以看到学校在余江校长的带领下成为更加优秀的育才。”刘学斌道出了所有育才学生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