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构建十大支撑体系发展有机产业
万载县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具体抓了十大支撑体系的构建工作。
一是构建有机农业制度支撑体系。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的决定》,从战略目标、产业布局、资源保护、产业政策、标准制定、大余十大美食规范操作、工作督查、绩效考核等方面从政策层面上搭建完善的框架,形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构建有机农业生态支撑体系。在有机农业项目区规划生态林,水土保持林,营造农田防护林,禁止砍伐天然阔叶林、禁止创办有污染的工业企业、禁止捕捉青蛙等有益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积造农家肥,种植红花草,对有机农业项目区沼气建设重点进行补贴,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的地力,建立和保护健康的农业发展环境。
三是构建有机农业考核支撑体系。成立有机农业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及成员。有机农业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配备了最强的干部和人才抓有机农业,并将有机农业列为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立有机农业单项奖。
四是构建有机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大力推广“稻-草-畜(禽)”、“畜-沼-菜”等生态立体开发模式,按照产业化经营理念,把食品加工业作为该县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向外推介,实现工业、农业的联动发展。目前,该县兴建了投资近1亿元的中国最先进的冷冻干燥食品加工厂,全国第一家南酸枣糕有机食品以及远销欧美的有机结晶姜等食品加工企业。该县
五是构建有机农业监控服务体系。有机农业项目乡镇均成立了有机农业监控小分队,每十户农户组成协作小组,民主选举有机农业监督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有机农业监控网络,同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有机农业监控卡,记录每户农户的田块、面积、产量,大余十大美食并实行全程追踪问责。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县有机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生产环节的检测,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检测和监控,为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构筑起一道安全网。
六是构建有机农业标准化支撑体系。推行有机农业的标准化认证,先后向省质量监督局申报了有机水稻、有机木姜、有机毛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研发工作,并全部通过省级验收,现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有机水稻标准化操作规程项目。目前该县通过欧盟
七是构建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支撑体系。围绕有机农业的发展,政府整合农业开发、退耕还林、灌区改造、扶贫开发、测土配方、阳光工程等各项支农项目。每年整合各类支农经费
1000多万元用于有机农业的中低产田改造、良种推行、技术培训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大有机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发展订单农业,通过以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为钮带,吸引小额贷款更多地向有机农业倾斜。
八是构建农民自我管理的组织支撑体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实现“龙头加工企业+有机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达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九是构建有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按照环境生态化、农田标准化、大余十大美食设施现代化、种田科学化、操作标准化、产品国际化的要求,通过土地流转创办三兴闹坪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与南昌大学合作建立南昌大学万载有机食品研发中心,重点解决有机食品开发中的技术难题。与省农科院合作,就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有机肥开发、良种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地进行了生产与科技的对接。
十是构建有机农产品风险防范支撑体系。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积极参加农业保险,降低风险。从县农业局、县有机办以及有机农业项目乡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机农业病虫害防疫防治监测、服务工作组,完善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了有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9个乡镇,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23.6万亩,其中有机耕地面积6.5万亩,有机野生采集面积17.1万亩。有机稻、木姜、小葱、百合、竹笋、蜂蜜、山茶油等30个品种通过了国际认证。建成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个,其中3家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该县有机农业耕地面积达将到10万亩,努力实现“3个亿”,即农民通过10万亩的有机种植基地实现1亿元,使农民每亩增收1000元;企业通过加工增值实现1亿元;出口创汇实现1亿元。(阳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