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深耕本土特色 增强廉政教育活性
“没想到群众的参与性这么强,活动上线才两天,就收到了诸如‘做宁一辈子,为宁要正气’‘伐贪伐捞,安心困膏’等80多条廉政方言警句……”说这话的是嵊泗县黄龙乡纪检干部钟燕欢,原来,4月初,嵊泗县“幸福黄龙我们一起”公众号推送了一条“侬讲,伊讲,阿拉一道讲”廉政方言警句征集活动,以本地方言说廉、倡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嵊泗县纪委县监委充分从地方挖掘廉政“因子”,提炼廉政内涵,用党员干部耳熟能详的人和事,嵊州美食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就地取材”开展廉政教育,基层群众纷纷表示接了地气的廉政教育更“活”了。
“廉渔俗”生活馆坐落在嵊泗县黄龙乡峙岙村,在展馆一侧的墙壁上,展出的都是黄龙乡实景拍摄的大海、礁石、捕鱼、海钓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摄影作品,每一副作品的介绍上却是透过实景折射出廉政寓意。
在一副内容以渔民手提一条大鱼的作品中,不仅仅让人们看到了丰收的喜悦,更从深层次影射出“反腐倡廉要发挥群众力量,漏网之鱼永远逃不过群众的眼睛”的意蕴。在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是该乡对渔区美丽影像与廉政文化的有机融合和提炼,富有渔区特色的展馆自然成了党员群众廉政文化熏陶的重要阵地,尤其是看着熟悉的风景,回味似曾相识的经历,让观展的党员群众在“熟悉感”中既学习了廉政文化,又触类旁通,心行向廉。
自去年该展馆建成以来,已接待了近500名县内外党员群众。“渔俗文化是我们独特的文化,是渔区群众熟悉的本土东西,通过我们从小就看到大的渔村情景影像来学习廉政文化,更能够触景生廉。” 峙岙村书记庄圆说道。
延伸廉政文化触角,讲地方自己的故事。近年来,嵊泗县纪委县监委充分发挥本地文化创作力量,以清廉村居建设、反腐倡廉、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本土素材创作廉政小品剧本,以身边人出演身边事,原汁原味的展现身边的廉政故事,让党员干部在“戏”中感受人生、体知冷暖。
《回扣》是较为成熟的廉政小品,嵊州美食以嵊泗县嵊山镇“清朗渔市”为背景,讲述渔区船老大在贩卖渔货过程中拿回扣导致不公平交易,在枕边人的“义正言辞”之下认识到这种行为不可为,并齐力构建清朗渔市透明交易氛围的故事。这类小品多次穿插在全县各种大型活动之中,因其自身语言风趣,在徐徐展开的剧情中,潜移默化的传递出健康向上的廉洁意识和价值观念。同时,观影的党员干部家属、基层群众也纷纷表示,小品讲的事情,都是发生在生活中的事,这样的廉政教育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和反思,入心效果更好。
“每场表演就像是在‘播种’,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心中播撒风清气正的种子,廉政小品是当之无愧的开展廉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嵊泗县纪委县监委宣教室负责人说道。
在嵊泗县黄龙乡的清廉道地会上,张阿姨正和周边的一群妇女讲着近期省市县纪委下发的几起通报。张阿姨不仅是渔嫂讲廉队的负责人,也是全县7个乡镇37个村(社区)的172名廉情监督之一。“老刘,平时要多和你儿子说说,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娱乐活动不要去啊……”“李姐,你老公是管工程建设的,和包工头之类不要走的太近,烟酒钞票千万不要拿”诸如此类的“闲扯”,让平时全职在家的妇女们知道了哪些框框需要和家属多念叨念叨。
除此之外,各类廉情活动也在基层纷纷上演,如嵊山镇的“乡理乡亲 共治共享”文化活动,花鸟乡的一封廉情家书,黄龙乡的村晚唱廉、清明艾廉说等,以及海上青石—菜园镇石柱村清廉驿家、五龙乡的廉心自治馆等,多种方式打造身边“廉”音,家门口的廉政教育基地。
“在全社会层面普及知廉守廉意识是一项大工程,对基层群众而言,一大推生硬的理论有时候抵不过熟人只字片语掏心窝子的话,我们廉政教育不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充分刨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类载体,让群众喜欢和乐于接受,我们的廉政教育才真正‘活’了。”嵊泗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