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些小镇“特”美
前不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提出拥有相应资源禀赋地区可着重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及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其中,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建设,要着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发展新闻出版、动漫、演艺、会展、研学等业态,培育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自然遗产旅游、海滨旅游、房车露营等服务,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街区、度假区。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建设,要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耕体验等业态。
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同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涉及32省份共127个特色小镇,浙江丽水大港头镇等文化旅游小镇名列其中。
时隔5年,这些以文化底蕴和乡村旅游见长的特色小镇到底有哪些好玩的?立冬甫过,金秋未远,正是出游好时节。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丽水大港头镇、江苏高淳桠溪镇、江西上饶江湾镇、福建南平和平镇、上海青浦朱家角镇、安徽铜陵大通镇、湖南湘西边城镇、贵州贵阳青岩镇、黑龙江漠河北极镇、陕西汉中青木川镇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登山临水、品味乡情,领略多彩文化、无边风景。
来到浙江丽水的古堰画乡景区,才知其分属隔瓯江相望的两个古村落。其中,“古堰”属于碧湖镇的堰头村,“画乡”则属于大港头镇的大港头村。
当我看到手中拿着一支巨笔的雕塑时,如我所料,南岸的画乡确实与画有关,因为这里是巴比松油画基地。村口,一棵古香樟郁郁葱葱,亭亭如盖,树下聚集了众多待渡者,其间不乏画者。
行走在江滨老街,两旁商铺林立,多半是二层,木质结构,也有青瓦白墙,古色古香。古村处于瓯江中游,因水而兴,历史上一直是周边货物集散地、商贾云集繁盛地。
青石板泛着清幽的光,与其他古村不同的是,墙上恣意挥洒着油画,时不时见到卡通造型,俏皮可爱,艺术元素遍布每个角落。随处可见拿着画板写生的人,有老有少,想必多是慕名而来。随意走进一家画廊,油画挂满四壁,错落有致。这些画很写实,笔触轻松,色彩斑斓明快,油墨香气中吐露泥土芬芳,使人赏心悦目。即便是经营青瓷的店,里面也挂着字画。同伴对茶盏有兴趣,我则喜欢字画,各自收获满满。
巴比松画派是法国19世纪的乡村风景画派,风格自然写实。巴比松为法国一个风景优美的偏僻小镇,当时有大批画家前往那里居住写生,巴比松画派由此产生。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国各地的画家来到丽水写生创作,画美丽的风景、画百姓寻常生活,这种追求真实、表现生活的绘画创作与法国巴比松画派异曲同工,由此形成了“丽水巴比松画派”,这正是“画乡”之名的由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画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写生创作基地之一。
老街一侧的商铺临水而建,随意从小巷中穿过,可到达江畔。现在已是枯水期,漫步江边,瓯江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江面点点风帆鼓起,几只竹筏悠然前行。一簇簇芦苇在江滩中摇曳,芦花似飞雪。江水澄碧,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悠闲的白云,远山如黛,绵延不绝。不少画家和学生正用画笔描摹眼前的景致,神态中充满安逸和娴静。
千百年来,两村之间没有桥,需乘船往返。从古埠头登上画舫,江面宽阔平缓。下船登岸,渠水从“三洞桥”下涓涓流淌。这座桥为二墩三孔石平桥,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解决了砂石淤塞渠道的问题。眼里是小桥流水的风景,心中不由得惊叹古人的智慧。忽然,水面雾气升腾,朦朦胧胧,一切迷幻起来,恍若仙境。
穿过古老的文昌阁拱形门,即进入堰头村。读着文昌阁上“高阁文界齐北斗,中书亮节映长虹”的楹联,心想古村定然崇文重教,贤人辈出。一听介绍,果真如此。明代时,叶氏一族从松阳迁居于此,严谨治家,勤耕苦读,宗族科甲不断,鼎盛时期曾连出5名进士。
水渠两岸,参天古樟映入眼帘,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最长的有1500多年,依然枝繁叶茂,倒映在水面,把原本清澈的水染得碧绿。秋日的古树苍郁,绿叶在时光的浸染下慢慢加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勾勒出树的奇崛姿态,苍劲挺拔。
街巷的路是用青石板抑或鹅卵石铺就,村落保存了二十多处清朝至民国时期的民居,多为三合或四合式两层楼天井院落,屋顶是青色瓦片,檐角上刻着精美花纹,青石台阶留下旧时光。眼前一座老宅建于清道光年间,三合院式,抬梁穿斗,朴素中现出几分华丽。门楣题额“懋德勤学”,显示主人对后代的希冀,从中不难找到此地文运昌盛的答案。题额为“南山映秀”的民居则是四合院式,左右各设厢房。这四字不但称赞此地景色秀美,也流露主人归隐田园之情。
堰头村尽头就是通济堰,这正是村名的由来。心中有闲适,悠然望山水。走上廊桥四下眺望,一条拱形大坝横跨瓯江支流松阴溪上,溪水奔涌而下,部分流向通济古堰。大坝处浪花滚滚,鸥鹭翩翩,山峦葱茏叠嶂。一女子系着花布围腰,撑着竹排,正一篙一篙地划向对岸,像在蓝莹莹的丝绸上犁开了一道口子。水天一色,山水相映,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好一幅绝美的图画。
时光已过去1500余年,修建古堰的“詹南二司马”早已不见身影,只留下江边的雕塑。早在南梁时,朝廷派出詹司马、南司马前来治水,他们集民间智慧,成功建起拱形坝截流。凡欲筑坝,须解决淤沙问题,他们在坝的一侧设计了一个闸门,初创了通济堰。尔后,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贤与民众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到了南宋庆元年间,曾任同知枢密院事的何澹奏请朝廷,调拨3000名兵士重修通济堰。他针对木质坝抗洪能力弱的老问题,采用当地青年穆龙的建议,用松木桩打坝底,用石块筑坝,石块间以雌雄缝连接,使大坝牢不可摧,成就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备,由干渠、支渠、毛渠三部分组成的竹枝状水利工程,滋润着碧湖平原万亩良田。通济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发挥作用。
行走江畔,银杏树满身金黄。嗅着缕缕桂花的幽香,沐浴着秋阳,暖意融融。八百里瓯江日夜奔流不息,恰似一支灵动的画笔,画出了迷人的自然风光,画出了艺术气息,画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致。古堰画乡犹如一首隽永的诗、一幅江南的画、一曲悠扬的歌,让我心生欢喜。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有朋友提议,去“现代桃花源”高淳感受秋天,体验慢生活,因为那里的桠溪镇可是著名的“慢城”。说走就走,一行人立即往南京出发了。
从高速下来后,我们直奔高淳桠溪镇。所谓“慢城”,是指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要求必须是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而桠溪镇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生活方式与国际上倡导的慢城理念正相契合。可不要错以为桠溪“慢城”是一座城,其实这里所指的“慢城”,是包括桠溪镇6个小村庄在内的一大块区域,总人口只有2万左右。
大家一路打听,终于看到“桠溪慢城”的指示牌。“城”中主干道宽敞平坦,每到一个路口,都有指示牌显示景点名称和方向。一路的菊花伴着我们前行。入眼而来的,是葱绿的茶园、金黄的稻田、清澈的池塘,以及苍翠的竹林、果园和红红绿绿的秋树,各种色彩沿着山势斑斓着、铺陈着,美不胜收。有时,会有一座小山村在绿意中点缀,有时,会有几个“城”中居民在稻田收割,远远的,就像一幅水墨画。这座“城”是宁静的,宁静得能听见各种花草的呼吸;这里的空气是清新的,清新得能分辨出每一种植物的味道。我们不时把车停下,慢慢地欣赏,慢慢地拍照。一路上,三三两两的游人跟我们一样,把车停靠在路边,举着相机为彼此留下倩影,那笑声跟鸟鸣一样,有着山泉的质感。
我们没有刻意研究旅游线路,只是随意地走走停停、看看拍拍,没有目的,只在乎过程。朋友笑言,这就是“慢城”的慢游方式。何况,这里所有的地方,都是“景点”。经过望玉岛度假村、瑶池山庄、石墙围民宿村后,我们来到“欲望庄园”。这里没有一个游人,欧式风格的庄园静静伫立在旷野里,周围大片枫树环抱,在寂静中传递着一丝神秘的气息。曾经,根据法国著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危险关系》在这里拍摄,这座楼专为拍摄而建,章子怡、张柏芝、张东健等在此演绎了燃烧的爱与欲,本来无名的庄园也被称为“欲望庄园”。
走过“欲望庄园”,我们来到大山村。大山村是不能开车进入的,我们把车停在村头停车场,缓缓走进村中。村边的池塘里,有成群的鸭子在畅游,一架童年记忆中的水车随意“散落”在池塘边。草地上,几只大白鹅和一群鸡悠闲地踱步、啄食。小道旁,有村民卖着红薯和热腾腾的糕点,掀锅一看,那糕小巧玲珑,只有一元钱硬币那么大,忍不住就伸手抓了两枚。高淳的糕点远近闻名,还真是又甜又糯,十分细腻。村中房舍都是白墙黛瓦,代表着徽派建筑风格的马头墙与门前的红灯笼辉映出浓浓古韵,竹制的伞形门廊和篱笆,门边随意挂着瓜藤的小竹亭,都透出浓浓的乡野气息。这里的农舍并不像我老家乡下一样整齐统一,反而是前后错落的,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错落美。有荷塘点缀其间,几片残荷铺在水中,让人联想到夏日里荷叶田田荷花送香的别样风情。河上有竹桥相连,有竹亭休憩,河水微漾,倒映如画。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开着农家乐,陈设也是随意的乡村味道。看着红红火火的农家乐,我能感受到这里村民的富足。在青山绿水间,在鸟语花香里,慢城居民构建着属于自己的田园生活,也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桠溪,同它的名字一样,让人心里流过清泉,让人忘却红尘烦忧;桠溪,小心呵护着自然的馈赠,将现代桃源留给子孙后代。
已是傍晚时分,我们随意走进一家农家乐,菜上得很慢。开始以为这也是慢城的节奏,后来才知,按照慢城的标准,所有农家乐都不能从外面购进熟菜,以保证所有菜品的原生态。不管是猪,还是鸡、鸭、鹅,都是农家散养。菜一个个上来,野菜拌豆腐、酸菜炒猪肉、野鲫鱼、老鸭汤、土鸡煲……一个个大海碗,盛得满满当当。虽然这些农家菜不像宾馆菜品那样摆盘精美,但味道真是鲜美无比。我一向对猪肉敬而远之,可是这里的肉却让我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几个挑食的女生也大块吃鸡肉,大碗喝鸭汤。有朋友说,到高淳不吃螃蟹等于没来高淳,何况现在正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所以,我们专门点了一大盆螃蟹。农家乐主人告诉我们,高淳的固城湖水质特别好,湖里出产的螃蟹十分有名。我们细品慢嚼,那螃蟹膏肥体壮、肉质细嫩,每人连吃了两只,意犹未尽。
“慢是一种从容,慢是一种品质。”小桥流水、碧波环绕的江南水乡风貌,原来并不只存于童年的记忆中。难怪,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桠溪体验慢生活。脚步匆匆的现代人,都渴望着慢下来,品味生活的真滋味。
我看到“江湾”两个金字在牌楼上面。牌楼并不如何高大,却自有一种威严,让人仰视。据说上边的雕饰各个寓意深刻,象征着吉祥如意福禄双全等。
来到江湾,是在一个微雨天气,细雨如丝轻拂,凉丝丝,却不冷,也并不恼人,当然不会影响江湾的魅力。杏花春雨江南写出了春日里花飞雨飘柔和妩媚的美,换成桂花秋雨江南,也未尝不可,桂花香清亮甜润,在秋雨中逶迤而至,好像在欢迎远客。
婺源处处风景如画,走在江湾的石板路上,一样是步步流连,贪恋着眼前的绿树红花斑驳旧影以及白墙黛瓦。我时走时停,雨亦是时下时歇,那些悄然爬上粉墙的青苔、墙缝中探出头来的调皮绿色植物,共同向我投来挽留的目光。我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浑然忘了前边越走越远的同伴。我哪里还有心思琢磨自己会不会迷失,我是早已不知不觉地迷失在初遇那些小花小草的小欢喜里了。
放眼望去,成团成簇不知名的花,像是粉色的云霞,铺张季节的华美霓裳;而那些肆意而生的花草,三片两片叶子,在清风细雨中安然守护着自己那一点璀璨,沉静不事张扬,恰如遥远天幕上碎钻般的星,淡淡的亮,眩动痴迷的目光。婉约的江南气息,从这些青枝绿叶间不绝如缕地吹送过来,纤细处,隐约的温柔光泽,指点给我一个盛大而又深邃的秋日,源自季节的馈赠无处不在。
江湾,让你感受到秋日胜春朝的韵味。春日的气味甜腻醉人,秋日的气息多了些舒朗。信步走来,巷陌间多是与我一样的游人,乡人们都在做什么呢?在一户人家墙外,发现一个木桶,桶内养着鸡,这样窄仄的空间,也不知道它是不是习惯了,没听见叫,安安静静地享受着谷粒。没走几步,遇到一口井,井台是光滑的青石,泛着冰凉的雨光。打量井壁上杂生的草,仍然绿得盎然,那绿不见衰颓,反而像是润泽得要滴下几颗绿珠子来。幽深的古井深处,想是蓄了千百年的碧波吧。那么规整的井台,老得没有一丝锐气,不知道多少人曾经来这里提水,脚步纷至沓来,你来我往,早已磨光了它的棱角。我愿意相信,这是时光的给予。在这些古村落,每一个细节,都是会说话的。于是,我小心翼翼成了个仔细的人,担心漏掉什么小物件,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怀揣最多美景的人。
巷弄两旁的建筑,一色飞檐翘角。有些富贵人家青砖的门楣上,刻着古人衣锦荣归时的情景,那么热闹喜乐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可以听到喧腾的人欢马嘶,让人想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古语。知书,达理,这是一个过程。听说这里由宋至清培养出了状元、进士、官宦38人,传世著作竟然有92部之多。江湾文风鼎盛、群贤辈出,是一个以文化底蕴著称的村落,由此可见一斑。步入幽暗的厅堂,古旧的家具,家具上的小摆设,壁上的字画,漫洇出时间的汗渍,容易让人生出恍惚感来,我竟不由自主地长长吁了一口气。退到同样幽深的门廊内,举目仰望,天井里,雨线密集起来,檐上雨滴叮叮当当滴落,那一片朦胧的亮,在这一刻显得有些寂寞,有些辽远。深宅,大院,高门,阔堂,我环顾着周遭的一切——是不是也曾有一个女子,如我这般,悄立于门旁,静静打量过它们?这一刻的对望,让我看到时光之外,深宅院落寂寞女子惆怅的心事。阴湿的雨天,让人不由自主生出隐约的忧伤。
主街之上,却又是另一派景象。街心皆植花木,见之令人心怡。每隔数步便有灯杆,高悬红灯笼,一派繁华气象。忽地记起了《牡丹亭》中的句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前一句在描摹春日里的盛世繁华,但“烟丝醉软”也可以是秋日的,是从花蕊与流水中弥漫出来的软和糯,只应该放在那“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婉约深处。想来,这心思也一样是轻悄而珍重的吧。
坐在茶楼上,一杯香茗在手,举目四顾,处处青山如画,碧水长流。茶香袅袅,三两个朋友谈笑晏晏。那个给我们端茶续茶的老人,满脸皱纹,笑意挂在眉梢眼角,偶尔打趣几句,宾主俱乐。只觉得世间美好的事,也不过是这样,世事静好,心无旁骛。
离开村街,我们一路去大鄣山卧龙谷。山间又是另一番景象,午后的时光不禁过,我们穿行在幽深的山间小径上,翻着雪白浪花的山溪跳荡流过,让周围莽莽苍苍的群山更添了气势,桀骜的山石犹在水间,岿然不动。
我们一路小步慢行,山谷不知深几许,我们只是被脚下的路引着,走向更深更远处。正行时,迎面走来两名乡人,劝阻了我们继续前行的脚步。
那么,就停了脚步吧,山在,水亦在。山还远,水也不见尽头。风光本无限,河西特产我们所能抵达的,毕竟十不及一,停在哪里,心底不是牵连不断的不舍呢?暮色丝丝缕缕悄无声息地漫过来,层叠的树木、岩顶的白云,被一层淡淡的暮霭笼着,渐渐虚缈,仿佛被浩瀚的夜色浮起来一般。
踏上归途,心底陡然生了无尽的怅惘,这样美得难以描摹的江湾,我是真的来过吗?谁能告诉我,当有一日蓦然回首,我该怎样再次踏上千山万里路,该怎样再次走进大山深处的万千风景?
一座城堡霸气地被称作城镇,必定肩负过特殊使命。和平地处闽西北边陲,静卧于武夷山南麓,也称南武夷,为古时进出福建的三个隘口通道之一。武夷山茶,彼时声名鹊起,是丝绸之路贸易的稀缺货源,不难想象其时的繁荣和富足。和平原名禾坪,是武夷山脉千峰万壑中少有的一块肥沃平坦之地,号称林海中的粮仓。
这样的一处要地,这样的一个鱼米之乡,自然引得商贾客旅纷纷前来落脚聚集,带来异域文化,带来泱泱大中原浸透华夏血液的传统文化,迅速提升构建了和平——唐代建制,美誉“昼锦”;宋代时人口稠密,街市繁华,人称“旧市街”;明代更是飙升为“三十三都”,但却遭倭寇猖獗侵扰,民间便自发集资建造防御壁垒,即和平城堡。
和平城堡宏伟浩大,占地近半平方公里,护城墙蜿蜒数百丈,东西南北开四个大门四个小门。四个大门上分别耸立四座瞭望警戒谯楼,深深门洞,冬暖夏凉,厚达十多米,似乎装得下满城父老乡亲,装得下满城稻粱禾黍。堡内青石板主街两条,90多条巷道长短宽窄各异,弯弯曲曲、环绕交织,藤蔓带瓜地牵系着大大小小、或豪华或清简的数百栋民居,以及书院、庙宇、戏院等配套设施。整座城堡宛若一个王国,日出开门,日落关门,经营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官府设和平分县,置“分县署”和“把总署”,驻兵防守,隶属邵武府治。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位于城堡东南隅谢傅巷,坐西朝东,面积500余平方米,五开间,两进厅,架构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用材硕大,四根纵梁与横梁搭建成威武庄严的井字穹顶,营造出公堂肃穆氛围。而今公堂的地面上,两排半圆小坑分外醒目,令人耳畔似乎回响起衙役“威武——”和咚咚警戒棒的杵地声。衙门外,那块犯人枷号示众石上,一双脚印清晰可见,关押人犯的班房、衙役训练的校场一如旧时。
堡内两条主街,商号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五日一圩,人流众多,堪称“福建第一街”,至清道光三年(1823年)臻于饱和,街上常常拥挤混乱。于是,官府下文立碑进行整治,碑文曰:“道光三年,合市修理街道。此处狭窄,上下人多,两边不许堆积卖物,违者公罚。”这座青石碑履职百余年,迄今依然发挥着作用,街道两侧为集市设置的固定摊点,仍在屋檐滴水以内。时光在这里,站立得如此坚定。
斜对面店铺高调地打着“碎铜茶”招牌,吸引了万千目光。河西特产茶叶能将铜板粉碎,这恐怕从古至今只有和平才有,史料美誉其为“名苑奇葩”。我好奇地前去了解,店铺女主人圆圆满月脸,身材丰腴,微微笑着,三指捏起一撮茶叶,放入嘴中轻轻咀嚼,而后从柜台里取出一枚“乾隆通宝”铜币放入嘴中,我不由凝神侧耳,捕捉到轻轻的嗑嘣声。少顷,她缓缓吐出茶渣,那枚“乾隆通宝”也变作片片碎块。纪录片《发现档案》播出过和平“碎铜茶”,记者现场质疑茶中是否添加了碎铜物质,茶农索性将其带到茶园,摘取鲜茶叶片进行了证实。
和平傩舞的阵阵鼓声从长街尽头传来。这个“奴隶社会的舞蹈活化石”,在和平城堡里从未衰竭,鲜活至今。它一路南下迁徙,进入闽地蛮荒丛林,生根长起,戏装艳丽,面具夸张,边跳边舞,驱鬼敬神,逐疫去邪,让人联想到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
和平豆腐最好吃,正所谓“一块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和平豆腐叫游浆豆腐,被称作中国一绝,它从久远的第一锅出笼,血脉从未间断。一锅豆腐沿用上一锅酵母,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从不添加石膏与卤水,可谓血统纯正的绿色食品。站在小小店铺前,买一块油炸豆腐细细品咂,果如当地诗中所言:“温柔玉板满盘鲜,扑入油花唱又颠。金甲披身香四逸,千烹万煮总缠绵。”
和平黄峭《遣子诗》震撼着世代人的心灵。黄峭出身名门,为中原皇帝直系后裔。他18岁考取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复唐”抱负无望实现时,弃官归隐家乡和平,创办和平书院,培养出一百多名进士。他有三房妻妾、21个儿子,河西特产却在八十大寿时赋诗:“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送18个儿子外出谋生,安家落户,仅留下三房长子尽孝送终。正如黄峭所想,其后裔至20世纪已遍布世界各地,达4000多万人,和平城堡俨然成为这支黄氏族人的牵系纽带。
堡内大街小巷,蕴涵无数动人故事。“姻缘巷”窄窄一步之宽,传颂着一段美好姻缘的往事:巷子对面,两个住户,一家有个男孩,一家有个女孩,一天两人同时出门,撞个满怀。女孩娇羞地哭泣起来,男孩连连道歉,承诺他日金榜题名,一定娶她为妻。数年后,男孩高中状元,兑现承诺,二人喜结连理,这条巷子因此成名,流传至今。如今,单身青年来到和平城堡,都会到“姻缘巷”走一走。对面的男孩,对面的女孩,相遇即相拥。
我游过很多江南古镇,唯独朱家角与众不同。如果说以前游的古镇如小家碧玉,那么朱家角便是大家闺秀。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号称“上海第一大镇”。明万历年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兴盛,朱家角成了远近闻名的大镇。有诗赞道:“鱼米庄行闹六时,南桥人避小巡司。两泾不及珠街阁,看尽图经总未知。”
朱家角紧靠淀山湖风景区,因着浩浩荡荡的淀山湖的滋润,朱家角水流纵横,水面宽阔,仿佛一颗被渺渺之水包围着的江南明珠,被誉为“沪上威尼斯”。
到朱家角已是中午,走进一家餐馆,餐馆前竟有一个小花园,正临着漕港河。漕港河将朱家角一分为二,放眼远望,一座五孔石拱桥横卧在潋滟水波之上,如一条彩虹,将小镇南北相连。这石拱桥完全不同于我以前游过的玲珑小桥,它又长又高,既柔美,又雄浑,气势不凡。
午餐后忙登上这座被誉为“沪上第一桥”的放生桥,站在桥上远望,水波澹澹,天广地宽,水的尽头,依然是水。河面上舟船往来,一片繁忙。河的两边,白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仿佛一幅水墨画卷,让人的心瞬间变得宁静而平和。
转过放生桥,进入上海市郊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北大街,这里曾经“长街三里,店铺千家”,如今仍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脚踏石板路,一步一店铺。抬头一线天,古意扑面来。”这里虽名叫“大街”,却窄得只能望见一线天。街上石板路逶迤,老字号林立,红灯笼高挂。这儿的民居飞檐翘角,古朴素净,间或也有一些外表洋气、欧式风格的老房子,让北大街显得活泼而明丽。走走看看,逛的是一份闲适,一种心情。在这里,我竟然看到了小时候最爱吃,揉满了乡愁的桔红糕,真是让我欣喜万分。
走得有些累,便去坐船。在这水流环绕的古镇,坐船是最有趣味的,也最能领略朱家角的魅力。船悠悠地行在水上,转过一个个水巷,两岸闲适的古镇生活在眼前徐徐展开。水面如同满月一般丰盈,视野特别开阔。阳光下,圆津禅院明亮的黄墙倒映在水中,禅意深深。明镜止水,皓月禅心,红尘的一切随水波流向了远方,这是一方清澄的天地。我仿佛看到,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和朋友们在这里谈诗论画、品茗赏月,悲天悯人的佛心在这里生根发芽。
“小桥流水天然景。”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喜欢上朱家角,在这里建园造宅,清代学者王昶、报业巨头席子佩、御医陈莲舫……这些人文遗迹,连同朱家角的古桥古街古弄古寺,形成了“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的旅游亮点。显然,一天时间不够我一一游毕,但“二园”中的课植园却是必定要去的。
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建于1912年,寓意“一边课读,一边耕植”。“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家风家训。课植园俗称“马家花园”,主人马文卿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搬至无亲无故的朱家角,一定是看中了这块宝地——这儿离上海很近,又水环水绕,风光秀美,宁静恬淡,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整个庄园中西合璧,由厅堂区、假山区、园林区三大部分构成。厅堂区庭院深深,雕梁画栋,雍容华贵。阳光透过雕花落地长窗,铺在拼成各色图案的印纹水磨砖地上,绵长的岁月便在这光影中流淌。别具一格的是书城,有仿城墙、城垛。书城楼宇古色古香,楼前有一拱岸桥,栏杆装饰着翠绿琉璃瓦筒,独特又精致,上桥即可进入书城,可见主人对读书的崇尚和追求。而假山区亭台楼阁,遥相呼应,小桥流水,迂回曲折。园林区古木参天,林深草密,小径幽然,桂花的香味总是粘在身边,清雅、恬淡,这是秋天最美的味道。想象着主人一家坐在桂树下品茗,谈笑间,桂花飘落,茶香于是更醇厚了。听说,课植园是主人游览了江南地区的园林后博采众长,历时15年才建造而成,所以精致又豪华,我一步一景细细品赏,沉入其中,竟忘了拍照。
朱家角还是“沪郊的好莱坞”,《一江春水向东流》《情深深雨濛濛》《谈判官》等百余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这个气质非凡的“大家闺秀”,让见到她的人都会一见钟情。
大通古镇位于铜陵市西南,古名澜溪,建镇已有千年,历史上曾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我在铜陵市郊区文化部门工作了19年,大通镇隶属郊区,工作关系,我每年都要去大通两三次。这是我离开铜陵后,第一次重踏这片古老的土地。
大通始建于西汉时期,唐代称“大通水泽”,宋开宝八年(975年)建镇。清末民初,大通镇作为《烟台条约》的重要通商口岸,成为长江下游著名的交通要道。
大通地域分为了两块,一是背靠长龙山的澜溪街,二就是和悦洲。澜溪街青石铺就,街道两边建筑新旧杂陈。新建筑也有历史了,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或稍晚一点的机构办公用房。当然,耐看的还是民国或更远时期的徽派老建筑,都属前店后坊性质。临街是店面,大门多是排门,排门一开,店面也就全开了。后面则是加工作坊。也有店坊一体的,如白铁皮匠就在店面里开工。白天,排门依次叠靠在一起,到打烊时再逐一上起。长街二三里,店铺数百家。街道两侧的店家排列整齐,让街道充满了生气。
一艘长达二十多米的木质龙舟吸引了我的注意。龙舟一侧是一所私人宅邸,古色古香,颇具韵味,门楼上悬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鹊江龙舟赛和龙灯龙舟文化研究基地的牌匾。房子的主人叫张胜保,今年57岁,祖祖辈辈以渔业为生。近年来,张胜保等206户持有国家捕捞证的渔民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退捕转产。“虽然不再捕鱼了,但是根植骨子里的水乡文化基因没有丢!”张胜保说,六十多名“末代渔民”自发成立大通镇民间龙灯协会,组建的“水上龙灯”队,不仅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容,更走向全国舞台。
和悦洲原名“荷叶洲”,呈圆形,四面环水,似荷叶漂浮水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清朝初期,这里就已形成自然村落。清水师提督彭玉麟来荷叶洲操练水师,认为荷叶岁有枯荣,讳其意,遂更名“和悦”,沿用至今。现在游客眼里、口里的“大通”,很多时候是专指和悦洲。
和悦洲上有“三街十三巷”。三条街平行于江流,一街是商号集中的大街,二街以金融业为主,服务业聚集在三街。街之间以巷连接,分别以水命名,为江、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河、洛、沧。其中含三重寓意:一寓大通商埠对水的重视与依赖;二寓以水克火(徽派木头穿枋的连体建筑最怕火灾),消灾祈福;三寓生意兴隆(因徽商认为水代表着钱财)。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鼎盛时期,和悦洲常住居民达九万之众,有百家店铺、三家报馆、八大银楼、八大商帮、四大码头,还有教堂、寺院、茶楼、戏院等,被喻为“小上海”。然而这一切的繁华和富贵,戛然终止在抗战的烽火中。日本飞机轰炸和悦洲后,驻守大通的川军借“焦土抗战”之名,一把大火把和悦洲化为灰烬,整个大通镇仅有佛教名刹大士阁和天主教堂幸存。
铜陵有“八宝”,大通镇的“大院生姜”名列其中,早在宋代就被列为朝廷贡品。大院生姜自古就有“残渣遗齿,隔夜尤香”之说,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大通茶干也是安徽传统名菜之一,已有400多年历史,因体薄如纸、色艳味浓、鲜美耐嚼而扬名。各地到九华山拜佛的香客途经大通,都要买一些大通茶干,以解吃素之需。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是我国气候最冷、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小镇,被誉为“神州北极”。很多人对这里满怀憧憬,是因为夏至时分那道划破长空的北极光,而更多猎奇者选择冬天到来,想要和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一较高下。
乘车在漠(河)北(极)高速公路上驰骋,汽车里回荡着电影《冰雪奇缘》的主题曲《Let it Go》,随着公路的延伸,城市钢筋水泥的建筑依次后退,目光所及,皆是成片的樟子松林、红松林以及白桦林,树枝上覆盖着被子般的皑皑白雪,仿佛童话世界。
“快看,雾凇!”经过一个叫作“大马场”的地方,导游指着窗外说。在他手指的方向,高高的白桦林和路边的蒿草仿佛披上了一层白色的披风,洁白而闪亮,如同一个个武士挺立在雪原,在瓦蓝瓦蓝的天空映照下,煞是好看。
一路飞奔,一路美景。突然,一座两层楼高的凯旋门造型冰雕赫然入目,门楣处,5盏红灯笼烘托出浓浓的冬日氛围。灯笼之下,“北极村旅游风景区”几个大字提醒我们,目的地北极村已经到达。
一进北极村,恍若行走在梦里。从村口的墨玉路转到黑龙江大街,路边的路灯上,一溜红灯笼蜿蜒两公里,而在北极村横竖交错的两条主干道——黑龙江大街和北极大街上,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灯笼,漫步其间,恍如穿行于盛唐长安,一个个笑意盎然的热情村民、皑皑白雪下的袅袅炊烟,无不透露出百姓生活的红火。这里不仅有极低的温度,还有保持原始风格的木刻楞村居,村民挂冰灯、抽冰尜、滑爬犁,这些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民俗,无不吸引着游客的眼光。
北极村在冰雪的覆盖下,处处点缀着梦幻般的色彩。“神州北极”石在两尊巨大雪雕的护卫下,愈显威武雄壮。在北极风情园,不同字体、颜色的“北”字在白雪中愈加耀眼。
徜徉于冰雪之中,脸被冻得渐渐麻木,有一种“透心凉、心飞扬”的豪迈。脚下沙沙的踏雪声清脆悦耳,双脚却渐渐不听使唤,耳旁的风从一开始的丝丝冰凉变成寒意阵阵,不远处有暖气的屋子就成了一种亲切的呼唤。随意走进一家热饮店,坐上热炕头,一口热姜汤下肚,身体顿时热了起来。邻桌的老乡就着烧酒唠家常,老板娘则和她的姐妹们讨论谁的衣服更美……在这个静寂的边陲小店,窗外的冷冽与窗内的质朴一起映入眼帘,使人顿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谁说北极无故人”的温情。
似乎是担心我们一日看尽美景,高纬度的北极村,夜晚也来得格外迅疾,下午4点还不到,太阳便早早收起最后一束光线。于是,各家各户门前的冰灯依次亮起,红灯笼在白雪的映照下愈加红艳。淡淡的烛光透过冰灯,闪耀出霓虹的色彩,整个北极村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灯光秀,呈现另一种韵味,吉祥、欢乐、喜庆,令人不禁想起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此时走出热饮店,果然如同穿越到童话中:最纯、最美、最奇的雪景,洁白、空灵、冰爽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一切又是那么虚幻,犹如梦境。
冰雪是北极的骨骼和任督二脉,夜游北极,最诗情画意的地方,都与冰雪有关:北极邮局前的雪雕,北极广场的巨大雪人,以及各个街道无处不在的雪墙、冰灯,还有雪人谷、冰雪大观园、滑雪场……静谧的北国之夜,在五彩灯光和篝火的映照下,冰雕、雪雕焕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芒,构成了北极村令人向往的神奇世界。
冰雕和雪雕是冬季北极景区的灵魂,而七星广场上的两座雪屋更如天外飞仙一般,一不留神就带人踏进了武侠的意境。两个雪屋小院粉妆玉砌,雪墙上一道道圆弧造型,是木刻楞民居的模样;屋顶的瓦片上是蘑菇状厚厚的积雪,一层压着一层,似乎马上就要滴下来;雪墙正中一个方形造型,就是雪屋的窗,有棱有角,中间是十字形的窗棂,仿佛随时会被里边练功的“武林高手”推开,惟妙惟肖,美轮美奂。
进入雪屋,一张寒玉冰床映入眼帘。相信看过《神雕侠侣》的人,都会对小龙女的寒玉冰床有印象。书中说,它是由极北苦寒之地数百丈坚冰之下挖出的寒玉制成,乃天下至阴至寒之物,坐卧其上,心火自清,练功时尽可勇猛精进。在雪屋里,不光有寒玉冰床,还有雪雕的椅子、“玉砌”的餐桌,都是冰清玉洁的模样,无论是在寒玉冰床上躺卧片刻,还是在雪雕的椅子上稍坐,神清气爽的感觉顿时充盈身心,似乎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北极之夜,没有孤寂的纠缠,有的只是静谧安然。宁静则博大,宁静则生灵,宁静则致远,安心福地,处处为家,即使偏安神州之北也不觉寂寞,即使常年冰雪覆盖也不感孤寒。静心赏雪,细品北极,神州北极之旅带给我一段惊艳的冰雪奇缘,令人留恋。
初冬的清晨,边城的江面上被一层浓雾笼罩着。那雾白茫茫的,很浓,像是天上的云,浓得化不开。虽然对岸距离不过百米,但因大雾的原因,朦朦胧胧的,无法看清楚。只听见江水流动的潺潺声,似音乐般悦耳动听。这时,只听对岸传来一阵吆喝声,接着是铁链和钢圈发出的脆响。一会儿,一艘小船破雾而来,几个人立在船头,仿佛从仙山琼阁中飘来。
慢慢地,江风吹拂,雾散了,晨光洒在江面上。江面上蒸腾着一层岚气,水特别的清,河特别的静。过渡的人渐渐多起来,码头上不时传来棒槌捣衣声,以及女人们爽朗的笑声,边城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原型所在地,原名茶洞镇,2005年,因为发展旅游的需要,正式更名为边城镇。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边城》开篇这样描述:“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沈从文写的这条官路,就是旧时湖南通往四川的官路,串起两个小镇:一边是茶洞镇,它是湘西花垣县西北的一个小镇;另一边就是一河之隔的洪安镇,隶属秀山县,原属四川省,现属重庆市。其实,这条河上游不远处还有一个镇,那就是迓驾镇,属于贵州省松桃县。这片地方分属于三个不同省份,因而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正因为此,沈从文写作小说时,将其取名为“边城”。边城的故事由此展开,风靡了一代又一代。
茶洞旧时主要是汉人居住的地方。“茶洞”本是苗语音译,“茶”是汉人的意思,“洞”是小平地的意思,“茶洞”就是“汉人居住的一片小平地”。
旧时湘西山高路险,多走水路。流经茶洞的这条江,因江水澄碧清澈,故名清水江。它发源于贵州松桃县城上游,流经茶洞一带,经过花垣县城,从保靖注入酉水。有河就会有船,有船就会有码头。船只上下行走,码头上人渐渐多起来,商贸便开始发达。人们或做生意,或躲避战乱,从酉水分岔,溯源而上,来到茶洞,以做生意为主,聚集而居,所以形成一个繁华的集镇。茶洞旧时属湘西四大名镇之一,其余三镇分别是泸溪的浦市镇、永顺的芙蓉镇和龙山的里耶镇。
沐浴着朝阳,我们坐游船来到翠翠岛。这是清水江中的一个小岛,岛上立有一尊雕塑,一位苗族少女扎着大辫子站在石头上,向远方凝望着。她的身后,跟着一只黄狗。这是有名的翠翠塑像,由湘西籍著名艺术家黄永玉雕塑,复活了《边城》中的翠翠形象。
站在翠翠岛上回望边城,只见古镇依山傍水,一排吊脚楼伫立河岸,鳞次栉比,飞檐翘角,看上去十分漂亮。长长的码头上,有人晨练,有人垂钓,有人洗衣裳。河面上有小船游弋,桨声悦耳,划起一圈圈涟漪。
一会儿,我们上岸,来到边城中心广场,广场旁边便是“中国边城百家书法园”。园里的亭廊中,陈列有103块巨石,上刻当代百位书法家书写的《边城》全文。基座上刻有百位书法家的简介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十二生肖以及边城赶秋、过苗年、打糍粑、重阳节、唱傩戏、还傩愿等反映苗族传统文化的浮雕。
沿着河畔的游道,我们向下游走去,远远看见一座白塔耸立在半山腰,这就是《边城》中的白塔。小说中,白塔最后倒塌了,翠翠的爷爷也去世了。这白塔是根据小说情节专门打造的,为古镇增加了新的景点。
我们向白塔爬去,到了塔下,有一座小木房子,便是“翠翠屋”。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如今,翠翠屋已按小说原型建造而成。翠翠与爷爷的故事却早已远去,睹屋思人,让人不胜感伤,不胜唏嘘。
白塔上边,有一个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边城沿河景象尽收眼底。远方是层层叠叠的山峦,近处是密集的房子,清澈的河水从树丛中涌出来,伴着哗哗的声响,使人从边城的故事中清醒过来……
我们从汉中市走时还是正午,待赶到青木川时,已临近黄昏。也许是深秋的暮色来得早,虽然这里具有江南气候,青山依旧苍翠,草木依然活泼,但太阳的脚步却是匆忙的。我们顺着新修的水泥路,从镇外绕到提前预订的酒店住下。酒店地处古镇外东北角,背靠凤凰山,面对金溪河,虽然位置有点偏,但屋前屋后都是芬芳花草、亭亭绿竹,房间干净整洁,在优雅中透露着清幽。
仰慕青木川,缘于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青木川》和电视剧《一代枭雄》,那时,这个偏安一隅的小镇便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青木川地处秦、陇、川三省交界处,素有“襟陇带蜀,鸡鸣三省”之誉。明朝时叫草场坝,后建回龙寺,遂改称回龙场。清同治年间改为永宁里,民国时叫凤凰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青木川。
《青木川》和《一代枭雄》的故事,都源于民国时期青木川的风云人物魏辅唐。那时,这里地僻人杂,匪患丛生,魏辅唐杀了青木川民团团总之后,成了当地的“舵把子”。他用种植罂粟的钱不断扩张势力,并渴望通过发展经济文化图谋长久和稳固,于是不惜重金兴办学校,所有学生免费,保护客商,创造营商环境,还兴修水利、修桥筑路,使得青木川不仅成为川陕陇的“黑色三角洲”,而且学校、洋行、商户、茶馆、酒店林立,生意兴隆。新中国成立后,魏辅唐带队缴械投诚解放军。在1952年的“镇反”运动中,魏辅唐被枪毙。1987年5月,宁强县法院改判其为不追究刑事责任。青木川因为魏辅唐的传奇人生而辉煌,也因为他的故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访。
一条金溪河把青木川镇分为东西两条街,背靠龙池山的西街是旧日的老街,背靠凤凰山的东街是近几年建设的新街。我们沿着河堤,逆流而上去老街。夜色渐浓,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屋门前样式统一的红灯笼,将青石板铺就的老街照得通亮,显得古朴喜庆。虽然街道只有五六米宽,但路两边的明清式建筑却异常规整。一律的四合小院,一律的雕花门窗、红漆油彩。街边青石板砌垒的水渠里,涓涓细流昼夜不息,给老街平添了几分江南水韵。逶迤蜿蜒的金溪河水在街头引入,经过千家万户,涤去万千尘埃,最终在街尾汇入金溪河。
街上满是三三两两的游人,路两边的商铺也没有关门的意思,经营的多为药材茶叶、腊肉香肠、山野土蜜蜂和各类菌菇等,还有当地小吃核桃饼、香味扑鼻的高粱酒。每家商铺的门脸都不大,镶插式的门板、精雕的窗棂门楣、紫红色的木质结构,还有寓意丰富的瓦当石刻,让这些房屋如这里的历史一样充满古意。
在错落有致的民房中,突然窜起一座三层古建筑,这便是魏辅唐曾经开设的烟馆,也是当时镇上最大、最豪华的烟馆。据说,烟馆的房间分为上中下三等,招待各种烟民,见证了他们醉生梦死、追欢逐笑的糜烂生活。据说,魏辅唐为了揽财不惜手段,但他自己不抽鸦片,也不允许部下抽。
镇上还有被命名为“旱船屋”的荣盛魁,为魏辅唐之兄魏元臣的产业,是国内少有的船型建筑物。房子共三层,每层设若干包厢,包厢仿照船的船舱等级排列。这里主要服务于富商巨贾,是当年三省边界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雕梁彩绘、黄榻玉帛,设施极尽豪华。只可惜,一切繁华落尽,这些豪宅阔院已与平常百姓的房屋融为一体,若不是门前的标牌所注,谁也不知这里曾经的显赫。
穿过木牌坊,出了老街,拾级而上,便到了龙池山。星星点点的灯火,将上山的路照得一清二楚。虽然满天星斗,秋虫唧唧,但登山的人依然不少。一行人细说当下,遥想当年,不知不觉便登上了山顶。放眼望去,整个青木川尽收眼底。夜空下,挂满红灯笼的古镇像一轮弯月拥抱着龙池山,金溪河绕镇而过,河对面是灯火辉煌的新街,那里歌舞升平,吆喝声不断,俨然另一个世界……
我一向认为,青岩是一座舶来的极具江南气息的古镇。明清时期,青岩在马蹄声中不断翻腾演变,加之其身处交通要塞,商贾云集,带来大江南北甚至西方的文化与习俗,在古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细算下来,大西南深山里的青岩,其最早居民当是布依子孙和蚩尤后人。战事改变了古城的命运,使得古城不但是兵家必争之地,亦是商贾必经的重要驿站。因而,在繁华的古城背后,在那痛彻骨髓的历史烟云之下,青岩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乡愁记忆。
《贵州图经新志》载:“青崖在治城南五十里,贵州前卫屯田其下。”《贵阳府志》云:“突起河干,登其上,可眺望数十里。”这就是最初的青岩。明清时期,青岩为屯田驻兵的营地。随着戍边军队的脚步,在湘桂黔滇古驿道上,青岩古驿道更是承上启下、尤为重要的一段茶马古道。
在青岩,我最怕遇到的是晚秋微凉的夜风,在不经意之间,从青石古道那端倒拂下来,往衣领鱼贯而入,一直透凉到心底。天公不作美,偏又下了细雨,雾一般,萦绕在古驿道上。潮潮的街,加之微微的风,石道里的青石块儿便就越发光滑透亮。他们说,不一会儿,深秋的街灯就要亮了。这样的黄昏,乡愁油然而起。又何况,走在深深的古驿道上,见到的尽是江南一带灵秀矮小的老木楼,青瓦细梁和飞檐之下,挂满了红灯笼,这样古旧的屋舍,怎能不让人怀恋过去呢?木屋是层层叠叠沿街而建的,其中多有商铺,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是美食小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算来,这是一段距今六百余年的古驿道,从青石板细微的纹路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见,六百余年的光阴和六百余年的乡愁,原来全在这古道里了。我想,古驿道才是青岩古城唯一流淌了六百余年的血脉。我在这样的血脉里寻到了暗藏在心灵深处的旧痕,比如厚厚的城墙、幽幽的石巷、高耸的牌坊、寂寥的庙宇、尘封的祠阁宫院……
无论从哪一座城门入城,都是要沿古驿道攀爬前行的。在晚秋细雨的黄昏里,我记不得自己到底是进了哪一扇城门,只听古道两旁,低矮的楼阁之下,各类乡音悠悠传来,在不起眼处,邂逅了诱人的美食:青岩的豆腐系列、猪脚系列、干菜和腌菜系列、糖系列以及酒系列,在六百余年的传播中,已是名闻大江南北的美味。美食是最见乡愁的,在历经了六百余年洗礼的古城青岩,不管你来自东西南北,均可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乡愁味。
在乡愁百结的古城,在古驿道深处,让我特别惊异却又似乎理所当然的是,青岩竟然是一座四教合一的老城。史料里说,青岩在明万历初年就建有寺庙庵堂,至清道光年间的二百余年里,香火盛极一时,至今仍有数万佛道信徒。天主教、基督教亦是青岩四大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那高耸的教堂可以看出,青岩是一座包容的古城,我相信信奉宗教的人们,一定能在这里寻到自己内心的渴求与乡愁。
走在晚秋细雨中的青岩,穿过茶马古道上的青石牌坊,徘徊在密密匝匝的旧木楼之间,沐浴在古镇江南气息浓稠的夜色中,内心对光阴远去的无尽感慨不禁油然而起。我想,只要光阴在,古城就会在。城在,乡愁便不会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