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先生、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王进先生、宁河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焦健女士、七里海管委会主任徐波先生,为大家介绍宁河区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宁河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白凤祥先生介绍宁河区“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宁河”的工作思路、成效和下一步举措。
宁河区委书记 白凤祥: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市政府新闻办为我们提供这次介绍宁河、宣传宁河、展示宁河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专程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按照发布会安排,我简要介绍三个方面情况: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十个坚持”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系统回顾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十三个方面”成就,其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印证了“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和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习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原创性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引领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丰富,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市委、市政府站在持续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高度,提出“绿色决定生死”,带领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谋划实施了“871”生态工程(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构建全市湿地保护“1+4”格局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打造了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空间。特别是习总书记对七里海湿地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后,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八进”七里海,“现场版”部署推动湿地生态修复,明确七里海湿地在全市湿地保护“1+4”格局中“1”的定位,指导我们高标准编制《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大力度实施“十大工程”,实打实给我们上了一堂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党课,让宁河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深受教育与鼓舞。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强力推动下,宁河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多方筹措资金100多亿元,拆违建、清鱼塘、迁坟茔,疏浚沟渠、退耕还湿、移民搬迁,对湿地核心区实施封闭管理,七里海保护修复“十大工程”已完成7项,七里海湿地重回“宁静之美”,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天更蓝了。湿地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高、达到大城市中心区的30—50倍,带动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6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以上,宁河百姓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二是水更清了。湿地年补水量超过8000万方,水域覆盖面积增长50%以上,水质已由Ⅴ类变为Ⅳ类,带动境内河道水系全面贯通,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V类标准,实现了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三是鸟更多了。湿地栖息鸟类由182种增加至258种,每年停留的数量也由20万—30万只,增加到近50万只,2020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经停七里海湿地的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是历年同期数量的3倍,多年不见的震旦鸦雀、文须雀等全球性濒危物种也重返湿地,更多的鸟儿在宁河驻足,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又回到了人们眼前。
市委对宁河的定位是“生态涵养区”,绿色生态是宁河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近年来,我们沿着“两山”理念的指引,坚持生态立区,全力向绿色生态要质量、要效益,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追求绿色GDP。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基准,坚决从根深蒂固的“速度情结”“GDP崇拜”中摆脱出来,主动抬高“绿色门槛”,对20多个“两高一低”项目坚决说“不”,强力整治1144家“散乱污”企业,整合取缔23个工业园区,绿色产业体系雏形愈发明朗、结构趋向合理,税收占比超过80%,呈现出绿色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壮大绿色动能。宝坻特产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开发建设为引领,提速“一钢一纸”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先后引进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哈啰出行电动车超级工厂等一批高端高质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四年排名全市前列。三是振兴绿色乡村。在七里海湿地周边镇村率先发展生态农业、民宿经济,宁河特产设立百亿规模扶持基金,建成全市首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全区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稻蟹混养面积20.5万亩、占全市比重近50%;全区270个村全部创建为“美丽村庄”,“四好农村路”“垃圾不落地”实现全覆盖,乡愁四溢、余味深长的“富春山居图”在宁河大地徐徐展开,2020年旅游收入近28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四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全面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河西美食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全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区、文明城区,创新开展“双周志愿集中服务”活动,2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用行动践行绿色理念、共建美丽家园,生态环保成为全社会的文化潮流和思想共识。
经过多年打基础,宁河的生态底色越来越亮眼,“两山”转化路径越走越清晰,支撑“换道超车”的条件已经齐备,宁河的腾飞就在眼前。“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面提升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永续守护好“京津绿肺”,借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七里海品牌,提速“两山”转化步伐,建立“绿色系数”评价考核体系,推动生态势能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传导转化,打造全市“两山”理念转化样板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河。一是将生态势能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源动力”,加快推进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开发建设,构建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轻工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深化与京冀“飞地”联动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资源要素集聚,助力区域发展升级。二是将生态势能转化为振兴乡村的“支撑力”,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系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走好农业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之路,打造京津冀绿色精品“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加快发展环七里海周边、蓟运河两岸沿线、特色镇村支撑的“一环一带多节点”民宿经济,实施“千户试点、万家民宿”行动,打造京津冀地区休闲旅游“首选地”。三是将生态势能转化为品质生活的“吸引力”,提速主城区更新提升步伐,逐步完善软硬件功能,建设一批绿树掩映、独具特色的风情街区、商业街区,打造老城韵味风、新区高品质融为一体的中等现代化城市,更好满足宁河百姓对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最后,我代表宁河区委、区政府,对中央驻津新闻媒体和天津市各大主流媒体长期以来给予宁河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诚挚邀请在座的各位和广大市民朋友,来宁河休闲观光旅游,品农家味、赏湿地景、忆“水乡情”。
主持人:谢谢白凤祥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近年来,作为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的七里海湿地,在中央、市、区强力推动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数量、种类都有了大幅增加,尤其很多国家级保护动物飞抵七里海湿地,近期又是迁徙期,请问宁河区为候鸟飞临七里海湿地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情况如何?
七里海管委会主任 徐波:为候鸟飞临七里海湿地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实施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湿地整体环境水平。按照《天津市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体系》要求,通过实施历史遗留清理、水源调蓄、苇海修复、生物链恢复与构建等工程,使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与提升,为鸟类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大环境。二是改善鸟类生存环境,营造鸟类栖息地、觅食地和繁衍地。根据鸟类的生活习性,新建、改建了大小近100个鸟岛,招引了大量候鸟在上面筑巢繁衍。通过科学控制水位,营造了1.5万亩浅水区,水深在10-30厘米,并营造了1万亩深水区,招引大量天鹅、海鸥、野鸭、鸬鹚等游禽在那里游憩、觅食。三是强化日常巡查巡护,确保鸟类和湿地生态安全。七里海管委会组建巡查巡护队伍,与公安宁河分局警务站人员一起,坚持不间断地巡察巡护,重要地段设“卡口”昼夜坚守,及时发现、制止和依法严厉查处捕鸟、毒鸟、贩鸟等违法行为。四是强化爱鸟护鸟宣传,依靠社会力量共同保护鸟类。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宣传牌、广告牌,并利用集市,深入到村到户,广泛进行爱鸟护鸟宣传。
目前,七里海的鸟类越来越多。与10年前相比,鸟类由182种增加到258种,数量由20万—30万只增加到40万—50万只。东方白鹳、白鹳、大鹁、白琵鹭、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由20多种增加到50种(按2021年国家新颁布的统计口径)。今年春天东方白鹳就来了4000余只。还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千余只,天鹅600多只,白枕鹤、灰鹤各数百只。野鸭、苍鹭、白鹭、东方大苇莺等普通鸟类更多。如今在七里海筑巢繁衍的夏候鸟,包括燕鸥、须浮鸥等,由20多种增加到30种。震旦鸦雀、文须雀、中华攀雀等全球性近危物种,曾消失十多年,如今又重返七里海。
中国日报:宁河区坚定执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绿色生态作为宁河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请问宁河区如何将绿色生态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在产业布局与招商引资上有哪些转变,未来又将重点发展哪些绿色高质量产业?
宁河区发展改革委主任 焦健:宁河区深入落实“两山”理念,坚定不移把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发展方向,把环境容量和科技含量作为指挥棒,持续探索将绿色生态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做到“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宁河区作为全市生态涵养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围绕“十四五”规划,组织编制《宁河区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实施方案》,逐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二是放大生态效能。提升七里海湿地生态功能,将湿地修复与生态产业相结合,推动全域化绿色发展。赋能生态农业,打造环七里海、蓟运河生态旅游景观带,沿线布局特色文化村节点,开发特色民宿、精品客栈、绿色餐饮等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扩大“七里海河蟹” “小站稻”等品牌效益,进一步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三是强化招商选资。充分发挥未来科技城、中国民航大学的带动作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科技型企业落户宁河,英利高效光伏组件、华北集团高端通讯铜纤、哈啰科技出行超级工厂、金轮智能电动自行车制造、中材节能研发基地产业园、中电国际氢能产业基地等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地,累计落地亿元以上新动能项目30个,投资总额121.66亿元;储备5000万元以上新动能项目29个,投资总额50.11亿元。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入区发展。
四是实现产业升级。推动“一钢一纸”两大传统产业链条升级,扩大高品质特殊钢建设规模,推动高档纸业提档升级,引导传统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迈进。围绕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打造百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引进60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商,聚集沃尔福、华翔、科德等十余家五百强企业。新能源产业初现规模,推动建设风电及集中式光伏项目37个、容量1700兆瓦,增加我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实施。
总之,我区将进一步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区位、交通、生态、空间、人文五大优势,不断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持续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高端项目,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全市“两山”理念转化样板区。
香港商报:宁河是农业大区,在乡村振兴、“三农”发展方面,宁河区如何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对全区农户增收致富有哪些实际效果?
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王进:宁河绿色生态有着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我们的绿色生态环境点多面广,水系发达,环七里海的独特湿地生态资源等等。其次是现代都市型农业优势明显。农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数量多、质量好是我们重要优势。第三,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民创新创业创造奠定了基础。所以,未来宁河现代化建设,要以生态文明为底色,围绕生态友好布局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等等,向绿色生态要效益、要富裕、要幸福,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宁河样板”,全力谱写宁河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是围绕发展“绿”做发展文章。继续提升改进绿色生态建设,增加底色。二是做足发挥“水”的文章。充分利用宁河九河下稍水系发达的优势,把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把农村资源拓展激活。比如打响“宁河民宿”这个品牌。三是擦亮“宁河特产”的牌子。宁河的农产品品种多、质量优,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宣传资源,河西美食整合产品资源,整合品牌资源,整合销售资源,真正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精度加工,品牌化销售,补齐农产品仓储、冷藏保鲜、便捷物流等短板,真正让宁河农产品走向全国。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发布中心
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